孫連富
摘 要:物理實驗對于初中物理教學有著重要的作用,其能夠引導學生對抽象的物理知識有直觀的認識,有助于對物理規律的探究。所以,演示實驗是當前初中物理教學中難以或缺的重要形式,如何有效地提升物理演示實驗教學的效果,是當前初中物理教學難以回避的重要問題。通過查閱相關資料,以實踐教學為依托,從目標的設定以及實驗過程的優化兩個方面闡述了初中物理實驗有效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有效教學
初中物理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掌握物理知識的同時,培養探究能力,進而提升科學素養。但是在物理實踐教學工作中,很多學生厭惡和恐懼這門課程,認為物理課程抽象、難學,教師一味地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向學生灌輸各種公式和概念,課堂教學非常枯燥。實際上,物理教學應該將實驗探究作為主要內容,而不是局限于對理論知識的講解,演示實驗理應成為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對于初中生而言,他們剛剛接觸物理這門課程,一些抽象化的概念難以理解,教師如果采用物理演示實驗,就能夠將這些抽象的內容具象化,有效提升學生對于物理規律以及概念的理解,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以及觀察能力的培養,加強了學生探究的積極性。為此對實現初中物理實驗有效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設定有效目標
在目標的指引下,物理實驗教學可以更加高效。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設定有效的目標,引導學生學習。傳統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并不注重對教學目標的設定,只是讓學生邊觀察實驗現象邊學習理論知識,所以學生學習中無法抓住重點,感到迷惘,失去方向。所以,為了奠定學習基礎,目標本身的導航作用非常關鍵。比如,在摩擦力這部分內容的學習過程中,針對“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實驗,筆者將實驗目標進行了如下設定:第一,借助實驗,學生能夠掌握與滑動摩擦力相關的因素;第二,借助實驗,學生能夠有效掌握增加以及降低滑動摩擦力的方法,并且將方法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在目標設定好以后,學生開展物理實驗的時候更加有針對性。比如,學生結合上面的目標,可以提出如下問題:我們要如何做才能夠得出既定的教學目標?滑動摩擦力的影響因素有哪些?我們要怎么控制這些因素才能夠增大和降低摩擦力,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該實驗結果?帶著這些問題,實驗課程將更加生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也會隨之提升,實現教學目標也就成為必然。所以,教師不單單要思考課程的開展方法,同時也要制定好實驗目標,保證實驗可以有序開展。
二、優化實驗過程
第一,將驗證式實驗轉變為探究式實驗。探究式實驗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分析、觀察以及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能夠顯著提升學生實驗素養。初中物理課程教學中的實驗主要是驗證型的實驗,探究性實驗的數量很少。驗證性實驗通常是判定實驗現象與物理規律是否吻合,加深以及鞏固學生對于物理規律以及概念的認知,不利于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無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主體性得不到充分發揮。我們在演示實驗教學活動中可以將一些驗證性的實驗轉變為探究性的實驗,有效激發學生對于知識的探究欲望,充分引導學生猜想實驗現象,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二,聯系生活實際。物理規律以及概念邏輯性相對較強,無法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將物理實驗內容與生活聯系起來,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提升實驗本身的趣味性,通過有趣而又新奇的演示實驗來導入新知識,從而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將抽象的內容具象化,使得學生能夠在生動、緊張的氛圍下學習物理知識。
第三,傳統教學模式與多媒體相融合。多媒體技術能夠使用文體、圖形以及視頻等多種形式呈現內容,具備渠道廣、信息量大以及交互性強的基本特征,使得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形象,提升了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深入理解,使得學生能夠積極地思考,有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因為傳統教學條件的束縛難以開展實驗的內容,可以采用多媒體對實驗現象進行仿真,學生能夠從屏幕上看到實驗的整個過程,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與記憶知識。
總而言之,初中物理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對物理實驗有正確的認知,使用演示實驗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的活躍度和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演示實驗的優化,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求真務實的態度,推動學生更加主動探索未知世界,有效提升物理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小虎.淺談提高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2016(6):165.
[2]潘成都.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先學后教,反饋矯正》課題實驗之反思[J].考試周刊,2012(96):144-146.
[3]葉小靜.促進學生有效學習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策略的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4(2):185.
[4]貝婧一.立足核心素養 優化物理實驗: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策略研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7(5):59-60.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