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樂開
摘 要:初中政治是培養學生的政治素養、道德情感和法治精神的科目,對于初中生的全面發展意義十分重大。探究教學作為重要的學習方法,能夠有效推動政治教學的深入開展,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拓展學生的視野,保障政治教學質量。旨在對探究學習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開展進行研究,以進一步提升政治教學的成效。
關鍵詞:初中政治;探究式學習;開展策略
所謂探究式學習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主動發現問題,調查收集與處理信息,互動交流合作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提升能力,豐富情感,為探索精神與創新能力的發展創造條件。由于探究式學習更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形成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初中政治教學中探究學習的開展策略主要應該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注重啟發學生
初中生由于視野的不足,在學習政治的時候很容易拘泥于教師講解和課本內容,只知道吸收,不知道反思和獨立思考,對此,教師就需要及時啟發學生,為學生創設問題,在問題的帶動下,促使學生去思考,進而獲得知識。
如在教學“中國與世界”這一小節時,教師就可以啟發學生:“隨著我們國家的飛速發展,和世界的關系越來越緊密,那么你們能舉一些例子,說一說中國和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聯系嗎?”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開始思考。有的學生說:“中國是世界工廠,很多五百強在中國建立了工廠,如富士康、索尼、奔馳等。”有的學生說:“很多中國制造的物美價廉的產品也走出了國門,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而且創立了很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如華為、聯想、海爾等。”學生說得都很好,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借助于多媒體給學生展現一些圖片或者視頻,如蘋果手機在中國的生產,中國出口的玩具、家電等在發達國家的購物超市中十分普遍,幫助學生樹立全球觀念。
二、注重激勵學生
探究學習需要一定的主動性。但是由于初中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尚未養成,在學習中習慣于依賴教師,為了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教師就需要結合教材內容,適時對學生進行激勵,借此提升學生的探究欲望。
如在教學“我國的環境壓力”的時候,教師不要只是一味給學生講我國當前的環境狀況,而是要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探究學習機會,借此激勵學生。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小組成員都說一說我國環境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讓學生互動交流探索。之后教師圍繞“經濟促進環境發展還是阻礙環境發展”這樣一個話題讓小組之間進行辯論,最后對辯論最精彩的小組給予物質獎勵,如每人一本有關環境內容的課外書等。
三、注重氛圍營造
探究學習具有非常豐富靈活的形式。它可以是學生個人圍繞教師的問題自主探究,可以是小組合作探究,也可以是在一定的氛圍中大家一起探究學習,這對于活潑好動的初中生來說,遠比個人探究學習更有魅力。
如在教學“做中華文化的傳人”這一小節時,由于中華文化多種多樣,教師就可以讓全班學生每人都想一種中華文化表現形式,然后每位學生通過手機查資料獲得相關文化知識,給全班學生進行講解,每一種文化不能雷同。有的學生講的是中華詩詞,有的學生講的是禮儀規范,有的學生講的是人際倫理,有的學生講的是道德修養等等。講詩詞的學生要給大家吟誦一首詩詞,講書法的學生要給大家講一講王羲之和歐陽詢,講道德修養的學生要給大家講一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豐富內涵等,通過這樣的探究學習,既烘托了教學氛圍,同時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獲取的文化知識也得到了提升。
四、注重內容拓展
探究學習務必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政治教師一定要有開闊思維,結合課本內容,深入鉆研問題方向,在探究教學中不能只停留在問題表面,更不能蜻蜓點水,淺嘗輒止,否則很容易讓學生反感,打消學生的探究積極性,達不到探究學習的目的。
比如在教學“科技改變生活”時,教師如果只是讓學生舉例說明科技對生活的改變,由于這個問題對生活在信息化時代的初中生來說并不難,很容易導致學生探究學習動力不足。為了提高學生的探究動力,教師可以有意對內容進行拓展。如讓學生穿越到20年之后,讓學生暢想一下20年之后的科技創新。這個問題遠比讓學生敘說當前科技對生活的改變要有趣得多,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有的學生認為20年之后汽車都是無人駕駛,手機都是和手表一樣大小,上學不用在學校,而是在家就可以和教師進行視頻對話等等,這樣的探究學習,對學生來說非常有吸引力。
隨著新時代教育的發展,培育學生能夠適應未來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必備品格和能力的教育觀,日漸得到人們的重視,而探究學習正是從學生的全面發展出發的科學教學法。初中生處于人生成長的重要階段,人生觀和價值觀亟待建立和完善,只有在自主探究中,學生才能認識世界,認識人生。
參考文獻:
[1]張永山.初中政治教學中探究學習的開展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35):108,115.
[2]蘇愛蘭.初中政治教學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35):45.
[3]程永珍.淺析初中政治教學中探究式學習的開展[J].名師在線,2018(31):53-54.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