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明照
摘 要:新課標明確要求教師應當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初中化學學科中部分知識點較為晦澀難懂,只依靠教師的講解很難讓學生接受,也需要學生自主學習來配合,因此想要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質量,還需要教師與學生的自主學習有機結合。
關鍵詞:自主學習能力;初中化學;培養
我們一直以來都是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教師在講,學生在聽與記。但是結果表明這種死板的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接受,會使學生失去自主學習的能力,并遏制學生主體性的發揮。新課標要求推行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能力培養方式成為當前教學的主要部分,因此幫助學生主動學習成為我們教學的主旨。
一、激發學習興趣,喚醒學生學習動力
1.巧設懸念,誘發興趣
懸念就是學習之前為學生設立一個問題,讓學生因為急于得到答案而產生探究心理,這是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來源。因此在教學的時候應當根據中學生的心理特點與規律,結合化學的特點,用新奇的引言導入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求知欲。
例如,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緒言為“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在這一課的設計時,我先問學生:“大家看過魔術表演嗎?現在,我來表演幾個小魔術,請大家欣賞。”這時學生都會表現得非常驚奇,然后我們可以將事先做好的化學小燒杯放在桌子上,將四個無色的小燒杯擺在桌上,然后將一瓶無色液體分別注入四個小燒杯中,奇跡出現了,四個無色杯子中分別出現了紅、藍、白、黃四種不同顏色的液體。在這樣的魔術中學生會感到非常驚訝,然后我就會說:“所有的答案都在這本書里,讓我們一起來探秘吧。從這本書里走出來后,你們每一個人都會是小魔術師。”這樣學生就會產生非常濃厚的興趣,也為以后講新課奠定了基礎。
2.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創設情境的最大特點就是帶領學生進入學習環境中去,引起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從而增加學習的動力,為學生的學習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學生對學科的興趣程度是他能否學好這門課的關鍵,因此在學習的時候我盡量引導學生關注一些相關情境,這樣就可以幫助學生提高相關的學習樂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學習“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課時,這里應當將二氧化碳的物理與化學特點都講清楚,但是直接講理論會讓學生感到生澀,如果我們通過一個故事情節完成對二氧化碳的認知,就會讓學生對二氧化碳有更深的認識。我通過查找資料,了解了關于“死狗洞”的故事:在意大利,有一個奇怪的山洞,人們叫它“死狗洞”。一個偵探帶著一只狗進入“死狗洞”,可是過了一會他的狗卻不明原因死了,這時偵探非常驚訝,他掏出打火機來點火卻發現點不著火,這時他知道了這個“死狗洞”的真正的原因在哪里了。當學生聽到這里的時候,也都個個伸長了脖子,想去探究其中的原因,這時的課就是學生要我講,而不是我要講了。這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原動力。
二、營造教學氛圍,調動學習自覺性
化學對學生來說不但是一門新課,更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因此一定要創造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環境,幫助學生解放心理壓力,展開自由聯想。因此,在上化學課的時候,要求學生自主學習,以讓學生自主思考、集體討論、合作實驗,最后才是教師的重點講解,這樣就是對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尊重和信任,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先作簡要提示,讓學生帶著提示讀書、查找資料,全程參與、全方位參與,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探究、思考、交流。
例如,在講“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時,我不會先講二氧化碳實驗室制法,而是在講解之前設計了一組對比實驗:(1)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2)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3)大理石和稀硫酸反應。在這些不同的實驗中,學生學會了比較,他們會將這些實驗的反應速度、結果和過程都認真觀察,最后以他們的理解來做分析,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被最大化地調動起來,然后再由教師做深入的引導。一個由傳統教學中教師認為非常難的問題,由教師這樣引導就引出來了,而且學生的興趣還非常高。
三、積極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化學的最大特點就是以實驗為基礎。我們可以在實驗中探究問題與獲取知識,而化學的世界是五彩繽紛的,這些都會引起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在化學探究過程中得到全面發展。教師在教學中首先要轉變觀念,鼓勵學生探究精神與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提高合作與創新精神。這樣就需要學生親自來做一些安全簡單試驗,只有親自動手了,才會讓學生有更深刻的認知能力。
例如,在講“氯離子的檢驗”時,我請一個學生來做這個實驗,結果全班每個學生都觀察得很仔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將動手的機會讓給學生,就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探索的精神,更會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結論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但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法,也會讓教師改變教學方式。脫離傳統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能力與自主學習意識主動地喚醒與感召、培養,就會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王華.初中化學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中學),2016(4).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