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紅英
【關鍵詞】 創新思維;英語課堂教學;教學氛圍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7—0086—01
開展創造性思維訓練,營造有利于激發學生創新精神的學習氛圍,進行想象力的訓練,并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訓練,對學習者的精神面貌、學習動機、自我形象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將有力地促進學生廣泛、靈活的思考,培養學生思維的敏銳性、獨創性及周密性,同時還能培養學生敢于創新的精神,為學生的智力發展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提供有效途徑。
一、營造創新教學氛圍,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
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和環境對學習者的精神面貌、學習動機、自我形象會產生積極影響。所以,開展創造性思維訓練,首先需要營造一種有利于激發學生創新意識的學習氛圍。
1.尊重學生,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勇氣。尊重他們的個性感情和才智能力,進行平等的雙向交流,使學生對課堂的創新活動采取積極的態度,并產生強烈的參與需求。基于這種認識,要經常對學生講“Trust yourself!”“Never give up! ”“Keep up your courage!”等激勵性話語,并鼓勵學生大膽地表現。比如,每次英語課都要給學生至少5分鐘的時間,讓他們輪流登臺演講或采用Daily Report等活動。
2.激發興趣。充分發掘“以趣激學”的因素,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動漫、圖片、音樂、繪畫、游戲等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給學生以啟示。比如對七年級學生來說可以用口訣幫助記憶,如”be”的用法:I用am,you用are,is跟著他、她、它,要問復數用什么?其余全部都用are......等等。這樣,學生覺得學中有趣,學有規律,并會在后面的學習中主動探索規律,科學記憶詞匯。
3.提供積極參與活動的機會。創新思維教學應采取集體教學與小組教學相結合的形式。在操作上,采用全班討論、交流,師生共同參與的教學方法,教師創設問題情景,學生獨立思考、實踐或探究發現,在做好準備的基礎上,開展結對子或小組討論等進行交流、合作學習。
二、把培養創新思維能力和提高聽說讀寫活動技能結合起來
把培養創新思維能力融進聽、說、讀、寫活動,是一個既自然又有用的方法。“聽”是接受性活動,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說”是培養創造性語言表達能力的活動形式,教師通過創設一定的情景可以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在閱讀中,分析文章的主題、段落大意、人物性格、主人翁的優秀品質等等,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以及分析能力。“寫”是各種創新思維能力的綜合表現,教師要求學生每星期寫一篇小作文,或設置某種寫作情景,能夠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寫作水平都得到提高。
三、進行多種思維訓練,增強創新思維的能力
1.創設情景,進行想象力的訓練。想象力是創新思維能力必不可少的有機組成部分,更是創造型人才必須具備的智能素質。對學生想象力的訓練是指創設一定的情景,引起學生運用頭腦中的已有表象創造新的形象。
(1)創設情景,自由對話法
在教學中每學完一個對話,就讓學生創設一個相應的情景,扮演不同角色,還可以自編一個新對話來鞏固學習內容,逐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熱情。通過這種訓練學生會從單純的模仿,發展到思維模仿,進而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2)看圖說話法
此方法既可鞏固所學的語言知識,又能訓練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開發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在學完一課后讓學生看圖,自編一段對話介紹這幅圖。
(3)故事續尾法
在課文教學中,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充分發揮想象力進行補充。這樣在訓練語言表達的同時,還能帶動學生思維想象不斷拓展。
2.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訓練
(1)語法創新教學
當前所提的交際英語我們并不排除語法教學,但教師必須從枯燥、繁瑣的語法分析中走出,讓學生參與,從根本上改變以教師為中心和以傳授和灌輸為主要特征的教學模式,構建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學生自主活動為基礎的新型教學模式。
(2)課文創新教學
課文的課堂教學要盡力達到多信息、高密度、快節奏,教師給學生的信息既要以教材為本,又不可局限于教材,練習容量要大,方式要多,還要注意落實,節奏也不可一味地快,要既豐富又具有實效。
總之,在英語課堂中,教師應多多鼓勵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從而有力地促進學生廣泛、靈活的思考,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培養學生思維的敏銳性、獨創性及周密性,同時還能培養學生敢于創新的精神,為學生的智力發展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提供有效的途徑。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