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欣怡
【關鍵詞】 旅游資源;現狀;問題;生態保護;人文旅游
【中圖分類號】 G644.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7—0127—01
旅游業可以在對環境影響較小的情況下帶來較高的收益,我國因季節性強導致旅游收入在一年中波動較大。而在加拿大,旅游業可以貫穿全年,不僅將惡劣的自然環境轉化為獨具特色的資源條件,還充分發揮著族裔文化在文化旅游中的作用。本文將著重分析加拿大旅游資源狀況與開發,并與國內旅游業發展做比較,談談其對我國旅游業發展的啟示。
一、加拿大旅游資源及發展分析
1.形成條件。在地理條件上,加拿大地處高緯度地區,三面環海,其廣闊的地域、多樣的地形和豐富的氣候為旅游業提供了許多自然資源。從歷史文化條件來看,加拿大多元文化特點基于歷史發展、人口組成與族裔文化。這些都使得加拿大成為一個多民族,多種族國家,為加拿大開發旅游資源提供了優越的人文條件。
2.加拿大旅游資源分類與分析。從自然旅游資源來講,加拿大自然旅游資源總體上呈現分布分散、數量龐大、種類豐富的特點。普遍以優美的風光為依托而建立,通過建立生態保護區,不僅獲得了旅游收入,而且保護了珍稀物種,維護了生態平衡,這是可持續發展的資源開發方式。 從人文旅游資源來看,加拿大的人文旅游資源種類豐富。在寒冷氣候影響下形成的旅游項目是加拿大旅游業貫穿全年的關鍵。比如在旅游中融入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的生活,可以提高游客體驗感和滿意程度,從文化的角度來看,可以維護原著居民的傳統文化,并起到宣傳的作用,甚至可以促進各民族間的交流。
3.加拿大旅游業能夠貫穿全年的原因。首先是旅游形式多樣,從自然資源來看,動植物的觀賞、地形地貌的觀光、極光觀賞分布在一年四季。夏季可以體驗高緯度森林的涼爽,冬季可以看到極光,體驗滑雪。從人文資源來看,族裔文化的體驗、節日風俗的體驗等都是冬季的獨特體驗。其次,吸引力大受眾面廣。加拿大獨特的旅游資源和體驗方式,是其他旅游目的地不能代替的。它們吸引著有不同愛好的人前往,可滿足游客的各種需求。
二、我國旅游業現狀及面臨的主要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旅游人數和旅游收入持續快速增長,旅游產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成為增長最快的居民消費領域之一。但主要以“觀光旅游”、中短距離旅游為主,尚處于觀光旅游向休閑旅游過渡的階段,還沒有真正進入休閑度假旅游時代。
我國旅游業目前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在于相當一部分熱點旅游區污染嚴重。主要表現為水體污染,空氣質量下降,局部生態、環境受到破壞,旅游資源受到損害;旅游區環境衛生狀況較差,區內垃圾隨意拋灑堆積,污水、污物隨處可見;一些熱點旅游區超規模接待游客,旅游區人滿為患,擁擠不堪,旅游氣氛喪失;旅游開發建設項目與旅游區整體環境不協調。
三、加拿大旅游業對我國旅游業的借鑒意義
1.建立生態保護區。加拿大地大物博、人口稀少的特點是建立自然保護區得天獨厚的優勢。建立自然保護區可以保護稀有物種、維持生態平衡、完善旅游景區、提高旅游收入。與加拿大相似的是,中國也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東西南北景觀差異較大,在建立針對某種動植物的生態保護區維護生態的同時,會形成地方特色,因具有不可替代性而增強旅游吸引力。但開發過程中必須要采取開發與保護并舉的方法,對公眾進行宣傳教育、適當采取懲罰措施。
2.合理規劃基礎設施建設。食住行游購娛構成了旅游的基本要素,基礎設施對游客體驗感有重要影響,是發展旅游業的必要條件。政府部門可以通過豐富交通方式提供多樣的消費體驗,不同交通方式也可以滿足不同消費水平、不同旅游目的游客的需求,在人流較大的時間或地區可以起到分流的作用。在酒店選址上,中國目前旅游景區中賓館密集,在酒店選址時應該考量游客是否需要在景區過夜,在景區周邊選址時也應考量該地區的游客承載力、是否以旅游為依托等要素,以免造成資源浪費或對當地造成經濟負擔。
3.旅游淡季發展特色人文旅游。加拿大有豐富的冬季節日及活動,使季節性對旅游業的影響減小。在中國也可以在旅游淡季發展特色人文旅游。加拿大和中國都是多民族的國家,適合以民族文化為基礎發展人文旅游。而中國的優勢在于,少數民族的分布呈現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不同地區的民族文化風格迥異,特點明顯,因距離較遠,文化易保持其純潔性,少數民族優惠政策和自治可以為旅游業發展提供很大發展空間。
旅游業要實現長久發展,就要平衡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同時將人文旅游與自然旅游相結合。我國各地區的旅游業發展也可適當借鑒建立保護區、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季節性影響小的特色人文旅游等措施,充分利用我國氣候、人口分布、政策的優勢大力發展旅游業。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