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小林
【關鍵詞】 小學語文;趣味識字;故事聯
想;圖文結合
【中圖分類號】 G62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
17—0157—01
識字教學是當前我國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項重點內容。很多教師也逐漸探索與應用新興的識字教學方式,其中趣味識字教學得到了小學階段教師的普遍關注與認同,認為趣味識字教學可以更好地調動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并可取得良好的實踐效果。這種教學緊緊抓住“趣味性”的特點進行識字教學活動,與入學不久的小學生的重要成長需求相符合。基于此,本文將簡要分析趣味識字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以供同行參考。
一、營造趣味識字教學氛圍
作為教師,我們都知道一句話:最好的老師是興趣。在小學階段,激發并保持學生學習興趣是教學的關鍵,尊重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學習需求,能夠使學生在教師構建的趣味教學氛圍中積極學習,以此提高學生識字積極性,促使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掌握識字的科學方法,逐漸提高學生識字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識字的目的在于閱讀,教師要引導學生多閱讀,同時在閱讀中進行識字教學,這樣能保證識字教學的效果,并且提升教學質量。只有將識字教學與閱讀結合起來,才能增加學生對閱讀內容、對生字的理解,同時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生字的樂趣。如,教學《江南》一課時,學生在背誦古詩的同時,認識“采、蓮、葉”等生字,并且學會“東、南、西、北”等生字的寫法,有利于提升學生認讀生字的能力。因此,教師應在識字教學中積極構建趣味教學氛圍,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并感受識字過程中的樂趣。
二、運用故事聯想進行識字教學
故事聯想法主要是指教師根據生字的字形特點或是含義,利用語言進行詳細描述,引導學生對生字展開想象,既豐富趣味識字教學方法,又能夠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是一種實踐價值較高、教學成果較好的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借此培養學生觀察、想象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利用生字的字形特點改編小故事,使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掌握生字的特點以及含義,并對此產生深刻印象。如,學習“游泳”的“游”字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明確告訴學生,游泳一定要有水,也就要有“三點水作為偏旁”,而游泳池大多數都是方形的,故而中間是一個“方”字,而小朋友游泳具有一定危險性,需要在大人的監護下游泳,也就是人加上子,構建“游”字的最后一部分。此外,在學習“悲”“徒”以及“妹”等生字時,教師也可以采用故事聯想法進行教學。
三、采用圖文結合進行識字教學
小學生對繪畫有濃厚的興趣,并且年齡越小對繪畫的興趣也就越濃,不僅喜歡收集生活中接觸過的各種各樣的圖片,還喜歡涂涂畫畫。那么,教師可將學生學習繪畫的這一點與趣味識字教學結合起來,采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展開識字教學,提高識字教學效果。圖文形式的趣味識字教學可以按照收集圖片、說一說圖片、貼圖片、認識生字的流程來進行教學。首先,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從廣告、廢舊的書籍或是報紙等材料中收集自己喜歡的圖片,并將圖片收集在一個專門的書本中,形成“圖片冊”。其次,每周,教師要求學生從圖片中選出一幅或是兩幅進行觀察,說說圖片的含義。再次,教師引導學生將圖片整合起來,按照一定的順序貼好,最后根據圖片認識生字。在這樣圖文結合的趣味識字教學中,學生能夠體驗到學習生字的樂趣,并且養成良好的識字習慣。
四、利用生活實踐開展識字教學
小學生由于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都比較少,一部分學生的理解能力不足,在理解語文教學內容時比較困難。因此,教師在進行識字教學時,可以從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學習習慣上入手,積極展開趣味識字教學,并且將識字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有效提升教學效果,加深學生對生字的理解。如,在學習“水”這個生字時,學生很容易將其與“小”弄混,這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進行生字教學,播放山川河流視頻,而多數的河流都是蜿蜒曲折的狀態,從而確定“水”字的結構,而“小”這個字并沒有蜿蜒曲折的特點,由此可見這兩個生字的區別。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使學生對“水”和“小”產生深刻的印象,增加學生對生字的理解,還能夠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體會到學習生字帶來的快樂,進而在教師的有意識引導下愿意學習語文知識。
識字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識字教學質量關系著學生的發展。因此,教師總結教學經驗,采用趣味識字教學措施,深化學生對生字的認識與理解,強化學生的記憶效果,并使學生在識字教學中感到愉悅。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