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高華



摘 要:義務教育課程新標準(2011年版)中提出了語言技能分級標準與要求,對寫作方面的技能進行了詳細的規定,在初中階段的三級到五級都提出了能夠編寫故事或寫出簡單的文段或段落的要求。所以,寫作是初中生必須具備的英語學習基本技能之一,是初中英語課程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寫作是一項難度較高的語言技能,這一項技能教師以及學生都沒有很好重視,或者重視了效果不理想。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經常出現一些語法、詞匯以及邏輯上的錯誤,原因就在于學生的詞匯不夠豐富,創新思維欠缺。思維導圖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越來越多的教師都把它運用在英語教學中。基于此,針對如何巧用思維導圖進行初中英語寫作教學展開簡要的探討。
關鍵詞: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思維導圖
一、引言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于初中三個年級有關寫作方面的語言技能要求是:
課程新標準明確了英語分級寫作的要求,但是對于教師的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語言教學要培養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在英語傳統工具性能力的基礎上,發揮人文性的特征,激發學生思維能力與創新精神。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豐富課程資源,充分利用教學資源,適應新課程的要求”。然而,由于社會發展的不平衡,各地區在英語教學上特別是初中生英語寫作教學上也有著很大的差異。下列表格是本年度某鎮兩所初中學校七、八年級學生參加所在區的期末考寫作(分值15分)得分情況。
結合以上新標準有關分級寫作要求、對教師教學新的要求以及學生寫作得分情況得出一個結論,我們亟待用一種更科學更有效的方法或者手段來解決目前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個人認為,思維導圖教學法也許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二、思維導圖簡述
思維導圖最初是由英國教育家托尼·巴贊(Tony Buzan)在1971年提出。思維導圖利用色彩、圖畫、代碼和多維度等圖文并茂的形式來增強記憶效果,使人們關注的焦點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圖形上[3]。思維導圖可以使得學生有著無邊的聯想,這使學生的思維過程更具創造性,帶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了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思維導圖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是一種將發散性思考具體化的方法;思維導圖為教師以及學生提供一個有效思維圖形工具;它不但可以協助學生記憶、幫助學生提高創造力和組織能力,而且能把復雜問題簡單化。如果運用在英語教學上,學生對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將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強。當今世界,有很多國家在很多的領域都用上了這種Mind-map,特別是一些發達國家,例如,美國在教學上大部分課堂都是采用這種Mind-map進行教學,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思維導圖傳入中國,最初也是用在教學上,用來幫助“學習困難學生”克服學習障礙的。現在,越來越多的學校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教育教學活動,啟發與指導學生,增強課堂上教育活動的互動性,且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
三、淺談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在課程新標準中三級寫作標準是“能編寫簡單的故事”、四級中則是“能寫出簡短的文段”,但是從學生的得分情況來看,似乎沒達到課程新標準在寫作方面的語言技能要求。目前思維導圖在英語教學中得到了一定的應用,但是大部分都是應用于詞匯教學以及閱讀教學,用在寫作教學上還是不多。既然思維導圖有助于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及提高學生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筆者認為,在我們的寫作教學中,特別是七、八年級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需要巧用這種寫作技巧。在剛過去的一年中,筆者在七年級寫作教學中經常采用思維導圖進行寫作教學,且取得了不錯的成效。現筆者結合外研版七年級下冊Module 3 Making plans就如何巧用思維導圖進行寫作教學淺談一下自己的感想。
(一)課堂導入工作很重要
很多教師,特別是新教師在進行英語課堂教學的時候,都喜歡“直入話題”“開門見山”,這樣抹殺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好奇心,剝奪了學生的求知欲,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直接影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認知。所以在寫作課上,教師一定要做好課堂導入工作,發揮思維圖促進寫作教學的作用,充分調動學生寫作的熱情和積極性,有效滿足學生培養發散思維的要求,同時也提高了寫作教學的質量。在教授Making plans這一版塊的寫作課時,筆者采取了對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這一問題進行“提問—分組討論—分享”的學習活動,活動中學生熱情高漲,敢于積極思考問題,敢于創新。
(二)有綱就有布局
我們都知道,無論做什么都應該是“三思而后行”,寫作也是一樣,我們需要先有一個寫作的提綱,根據寫作要求列出一個綱,列出體裁,是記敘文還是說明文或者其他,列出時態,是要用到一般現在時態、一般將來時態還是其他什么時態,列出人稱,這篇習作需要用第幾人稱。在Making plans的訓練課上,筆者利用思維導圖把體裁、話題、時態、人稱、段落布局都列了出來,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寫作時有更清晰的思路,并做到要點完整,句子結構通順且符合邏輯。
(三)寫前積累很必要
有綱就有布局,這布局當然也包括考慮到我們在寫作中需要用的一些基本詞匯以及句型。所以教師應該正確的引導學生在寫作前梳理一下與寫作話題有關的一些單詞、短語、句型,甚至語法,這樣,學生就能在寫作過程中對信息進行正確的輸出、歸納以及篩選,從而做到寫作的有效性。
這種梳理可以積極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與積極的思維,從而讓學生做到樂意地去寫作,快樂地寫作。
(四)遣詞造句、模寫、文章潤色一氣呵成
在進行了列綱、梳理所學知識包括詞匯、句型結構以及語法之后,我們可以教授學生進行遣詞造句,并開始利用所列的綱進行模寫。在遣詞造句和模寫的同時,我們要教授學生注意所列綱的內容以及寫作的要求以及要點,檢查所寫文章是否符合寫作的要求包括字數要求,寫作所列出的要點是否有遺漏,同時還要檢查所用的一些連詞是否正確,句子以及段落是否符合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