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守忠
摘 要:目前我國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未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上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結(jié)合小學語文的實際教學、與口語交際探討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設計的有效策略。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設計
小學生語文口語交際教學重在培養(yǎng)小學生口語能力、語言意識,從而更有針對性地滿足小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要求。2003年教育部頒布實施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第一次提到了“口語交際”的概念,人們在理念和教學上也逐漸接受了口語交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隨著現(xiàn)代社會人們對口語交際能力的要求,口語交際課程的開設對小學語文教學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一、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目標的設計不明確
在新課改的過程中,小學生對口語交際課的了解并不多。什么是口語交際,為什么要上口語交際課,他們還處在懵懂的狀態(tài),只是單純地為了上課而上課。老師在開設口語交際課的同時也并未充分了解口語交際的意義所在,盲目教學,內(nèi)容籠統(tǒng),沒有達到口語交際課開設的真實作用。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老師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考試內(nèi)容的教學上,對口語交際教學定位不準確、不清晰,成為口語教學效果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教學方法的設計不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教學內(nèi)容單一
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重在讓孩子進行表達,而這一點被大多數(shù)老師所誤解。孩子的口語交際,不是依賴語文閱讀和詞匯的積累。口語交際也不是小學語文的附屬品,它們是相輔相成存在的[1]。老師應該從孩子日常生活中尋找素材,讓教學形式更加具有交際性,營造濃厚學習氛圍,避免單一教學。
(三)教師自身能力不足
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的理論和實踐都不完善。教師只有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沒有很深的理論知識,造成教學內(nèi)容不統(tǒng)一,隨意性很強。有大部分老師覺得口語交際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就可以學到,不需要單獨進行教學和研究,使得口語交際教學不能達到既定的目標。
(四)學生的準備不夠充分
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口語交際能力不足,不善于表達。對口語交際教學的理解也不夠深刻,盡管大多數(shù)同學都喜歡上口語交際課,但只是停留在同學間的交流,沒有對課程進行理解和準備,對正常的教學不敢大膽地表現(xiàn)。
(五)教學評價設計不夠完善
完善評價標準能夠有效地反饋教學活動的開展情況。口語交際教學中,沒有明確的評價標準,僅僅依靠老師單方面的評價和傳統(tǒng)模式教學下的評價機制并不能客觀地反映老師的教學水平[2]。我們應該從多方位的視角對教學進行評價,讓教學評價更有針對性和具體性。
二、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設計的有效策略
(一)重視口語交際教學
由于在新課改中僅是籠統(tǒng)地提到口語交際,并沒有在實際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理念中得到重視,只是被語文學習中的閱讀和作文所取代。形同虛設的口語交際教學沒有達到新課改的效果。教育部門應該完善課程標準,制定優(yōu)化口語教學的教材,學校有關(guān)部門也應該對口語交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尋找解決的方法。對教學環(huán)境進行改善,對教學內(nèi)容加以引導,讓口語交際教學更具有實踐性。
(二)提升口語交際教學方法的實用性
在原本枯燥乏味的學習中,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對提高教學質(zhì)量有很大幫助。語文老師可以通過對各方面相關(guān)知識的學習,豐富自己的專業(yè)知識,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在課堂上,可以根據(jù)每個孩子的興趣愛好學習水平以及人際交往能力進行合理搭配,分組學習。本著讓小組成員團結(jié)合作、互幫互助的團隊精神,共同學習。定期制定一些興趣活動,各種比賽,激發(fā)小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老師在教學中還可以開設情景教學,通過老師對孩子學習情趣的引導,讓孩子大膽地進行口語交流。身處在特定環(huán)境里,孩子積極參與其中,激發(fā)孩子的記憶能力,使課堂氣氛更加的融洽和諧。
(三)健全口語交際考核機制
在對小學語文口語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上,絕大多數(shù)人認為作文好就是口語交際能力強,作文成為口語教學的直接反應標準。老師一味地針對學生的語法、詞匯量進行教學和糾正,誤解了真正實行口語交際教學的意義。完善口語交際教學考核機制才能更加有效地推動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3]。第一可以將口語和筆試相結(jié)合。筆試更加全面真實地反饋孩子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口語能夠訓練孩子的聽、說能力,可以通過故事的復述,看圖說話,來考查學生的口語交際水平。第二,情境測驗法。家長或?qū)W校可以帶領(lǐng)孩子們到戶外和實際的生活中,讓孩子們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去溝通交流,老師可以通過大家的交流總結(jié)來評價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通過老師對學生的評價,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方向和內(nèi)容。在日常學習中,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應當讓學生參與其中。讓評價方法多元化,通過學生之間互相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和家長的評價,讓每個學生都能領(lǐng)略其中帶來的成功喜悅。如此,不僅能夠在教學中更加地激發(fā)孩子的積極性,還能對學生的價值觀和情感態(tài)度有一定程度上的提升。
語言是人類重要的交際工具,沒有語言就沒有溝通。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是我們現(xiàn)代公民必備的素質(zhì)之一。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程的開設,讓我們認識到語言交際教學的重要性。這不僅能夠提升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宇.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探索和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8(43):63-64.
[2]曾毅.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5):22.
[3]方小梅.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策略探究[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8,4(8):209-210.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