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田甜
摘要:中職教師認識到傳統文化的價值,將其有效融合到語文教學中,不僅能夠拓展語文教學內容、豐富語文內蘊,還能使學生的各方面素養得到提升。文章分析傳統文化和中職語文教學融合的必要性,指出傳統文化和中職語文教學融合與實踐的措施主要是挖掘教材中的傳統文化素材,創設文化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穿插民俗知識,展開語文教學。
關鍵詞:中職語文;傳統文化;思考
中圖分類號:G71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25-0025-01
語文學科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教材中承載著較多的文化內涵,對學生展開語文教學本身就屬于一種文化行為。因此,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認識到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中的價值,將兩者有效結合在一起展開教學。這樣,能充分發揮傳統文化的育人功能,實現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有效繼承和傳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以語文課堂為陣地弘揚傳統文化
在語文課堂中融入優秀傳統文化精神,將傳統文化的相關思想、知識賦予現代之魂,對學生進行思想觀、價值觀、倫理觀的教育,陶冶學生性情,增加學生人文內涵。如葉老師在講授莫言的《賣白菜》這篇課文時,把它與《弟子規》結合起來?!顿u白菜》這篇課文蘊含了我們傳統孝道中的內容,葉老師講授這篇課文時讓學生對弟子規的部分警句進行誦讀講解并通過大量的故事讓同學們深刻領會做人的基本準則——孝和信,以及修養品德的重要性?!毒疤┧{的制作》是一篇科普性的說明文,它也蘊含著中國古代匠人的精神——工匠精神,徐老師在講授該課文時就融入了大國工匠的事例,把傳統文化賦于了現代的靈魂,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吸納優秀的人文精神。語文課堂中一個個鮮活、有趣、精巧的故事取代了干巴巴、硬生生、直筒筒的說教、批評,教師一句句深情的教育結合了詩詞的情懷,教師的一個個文人的故事結合了時代的特征。通過語文教師的引領讓學生聽懂了古代先哲的道理,讓學生讀懂了古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優秀傳統文化通過語文課堂走進了中職學生心靈,于無聲之處影響著他們,實現對學生的有效教育和引導。
2.采用探究式教學法
探究式教學是以教師為主導,指引學生主動探索獲取知識的方法,是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教學方式。具體說來,主要通過教師在課堂上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自主探索欲望,并給予學生自主探索的空間,總結自己的學習成果并互相交流分享。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及時發現并調整學生探究中出現的問題,調動學生的學習和表現積極性,重視學生討論環節,讓學生在思維碰撞過程中促進思維的提升。例如,講授《六國論》一文時,可以采用探究教學法。此文是一篇史論,但它的針對性很強,帶有明顯的政論色彩,學生會覺得枯燥無味;它的史論內容,必須以史實為據,而它的敘史是高度概括的,這對歷史知識不足的學生來說,肯定會有一定困難,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就不會很高。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此文,圍繞六國滅亡的原因,編排舞臺劇,在排練和表演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進行良好的互動和交流,從而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感悟。這種探究式教學法突破了傳統古詩文教學一言堂的模式,使學生更好地領悟當時的歷史和作者的政治觀點,以史明鑒,提高自身的辯證思維能力。
3.鼓勵學生積極進行課外閱讀
在課堂教學階段,會受到時間的限制,中職語文教學需要注重課外閱讀知識的延伸。就學生課外書籍閱讀文面,教師需要提供針對性地指導,保障學生閱讀的有效性。中職語文教學在傳統文化滲透階段,需要凸顯常態化的特點,積極鼓勵學生閱讀《左傳》《孔子》《孟子》《史記》與四大名著等優秀的古代文學作品,經典文學等。協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斷吸納優秀文化作品內的傳統文化知識,借助經典名著,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以此更好地傳承與弘揚民族文化精神。
4.合理運用中華文化相關知識提升民族情懷
中職院校的學生學習能力和基本知識水平相對稀缺,對于校規校紀不遵守,自律能力較弱,尤其是在學生迷茫的階段,對于未來的方向和目的不確定,所以中職大部分學生沒有學習激情。中華文化是先人們長期斗爭的產物,學生在這些文明的浸染下,要珍惜當下生活,學會做人做事的行為準則。例如在學到《黃河落日》時,學生們要感受昂揚向上、百折不撓的民族精神;在學到《荷塘月色》時,體驗在大革命失敗下蔣介石叛變后,老知識分子的苦難歲月;在學到《我愛你,中國》時,感受作者對祖國的愛戀與贊頌之情。根據以上課文的學習,激起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責任感。中職院校傳播中華文化知識,可以使學生深入理解炎黃子孫的義務,發揚優秀的知識,培育良好的道德行為方式,在平常生活和學習中,學會做人學會辦事,只有這樣,才可以擁有美好的未來。
結語
綜上所述,傳統文化和中職語文教學的融合是提高中職語文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品德素養不斷提升的重要舉措,能使學生有效繼承傳統文化的精髓。因此,作為中職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認識到傳統文化的價值,結合學生的實際進行有效融合與滲透,以此來促進語文教學效率、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佚名.“互聯網+”助推中職語文課堂傳統文化的學習[J].學園,2018(28):125-126.
[2]張書雯.論中職語文與傳統文化的契合[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8(1):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