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菁
摘要:近年來,不論是國內電商行業還是國際電商行業都發展迅速,從而帶動了物流業開始盛行。而隨著各大企業對物流的重視程度日益增加,國內各大高校都爭先開設了相關專業和課程。就目前市場來看,各個用人單位對物流人才要求高,需求量大,按照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出來的物流人才已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因此,對物流人才教學培養的方式進行改進已是勢在必行。
關鍵詞:校企合作 案例討論 崗位模擬訓練
導言:近年來,由于電子商務尤其是跨境電子商務在國內外的迅速成長,使得物流行業在中國呈現突飛猛進的發展,進而導致物流管理的人才缺口已達數十萬之多。而導致物流專業人才短缺的主要原因一是來自于大學物流專業畢業生的人才數量很是有限,二是培養出來的人才進入企業以后與企業的需求不匹配。故作為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立足于企業的實際需要,根據企業對物流管理人才的要求,在與物流相關專業的物流管理教學中進行相應的改進,提出一些有建設性和可行性的教學措施。
一、調研我國高校物流課程教育的現狀
(一)現狀。隨著電子商務尤其是跨境電商的迅速成長,使得物流業的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關注物流管理,尤其得到企業管理者的重視。一旦出現了有這樣需求的市場,我國許多高校也紛紛開設了物流管理專業或者增加了物流相關的課程,加大了對物流管理方向課程的投入,而許多考生在專業選擇上也逐步偏向于物流管理這一極具發展潛力的專業,他們認為畢業后在物流管理方面更容易找到工作。
(二)局限性。物流管理是一個交叉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專業。而從企業角度來看,物流管理在多個行業和部門里都產生著很大的影響力,其特點就是業務范圍廣泛。為此,普通企業或者是物流企業都對物流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盡管中國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訓工作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但仍遠未達到企業對人才的要求。由于目前物流教學體系的不夠完善,整個物流教育不規范,不能有效有序地進行,物流人才培養模式仍在傳統方式中緩步前行。而物流企業正是目睹了國內目前物流業的蓬勃發展,才對物流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物流各環節的執行和運營上。眾所周知,世界上的資源包括人力資源、自然資源、資本資源和信息資源等,其中人力資源時生產活動中最活躍、最重要的資源。但放眼國內的各大院校,由于不健全的教育體制,造成在培養物流專業人才上存在著缺陷,最后導致很多大專甚至是本科畢業生進入人才市場后依舊無法滿足各大公司的需求。
二、分析物流管理專業的特點
我們可以把物流管理專業與其他專業進行一個對比,會發現它實際上是把物流,經濟,管理,信息技術等學科充分結合,因而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和實踐性,從而我們可以預見到未來絕大多數的物流企業勢必會對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高校物流人才教學培養方式的改進意見
(一)重點采用課堂案例討論的教學方法。目前很多物流課程的教材仍然偏于理論知識內容,實際案例入選得較少,這是考慮到行業內日新月異的變化太快。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在教授完理論知識后多加入一些實際的案例,讓學生能夠根據剛學到的知識點,積極參與討論這些案例中的問題并盡可能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例如,在解釋物流的概念時,不同的物流形式可以通過不同的公司介紹來讓學生加深印象,比方著名的沃爾瑪超市配送中心,加州食品配送中心和弗萊明食品配送中心等,讓學生自己去比較這三家配送中心的配送形式,并分清楚零售,批發和倉儲物流的概念。再者,教師還可以通過淘寶與國內快遞公司的合作來解釋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二)輔以分類項目技能實訓。由于物流管理業務所涉及的內容很多,我們提出可以根據不同崗位的技能要求來對學生進行分類訓練,教師列出每項技能的具體內容和要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未來想要的職位選擇具體的技能,讓學生在實訓期間可以較快地獲得發展的能力。當然有些學生學習速度快,可以很快地掌握不同崗位所需的特殊技能,從而使得自身的綜合能力提高;而有些學生學習能力較弱,則要鼓勵學生在課后多花時間去持續訓練。從系統上分析,這樣的訓練方法不但可以確保所要掌握的知識的深度,還可以提高學習效率。
(三)開展校企合作。針對普通企業或者是物流企業對物流人才提出更高要求的現狀,學校應該多多開展校企合作,培養多層次人才。學生在校期間學習必要的理論知識,然后在實習單位進行實習,要求學生先了解合作企業的歷史,理解企業的人文精神,熟悉相關物流崗位的作業流程。接著根據物流部門的需求為學生安排崗位,并由本部門資歷高經驗豐富的員工對學生進行業務指導。學生跟著帶教老師,要學會用眼睛主動地去看,用耳朵主動地去聽。最后當學生對崗位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獨立操作后,就可以實施一人一崗,使得學生的工作能力在具體實踐中得以加強。
(四)建議崗位模擬訓練。崗位模擬形式是借助計算機技術進行的虛擬訓練,并且可利用真實企業的真實數據來進行訓練的一種學習模式。學生在學校計算機房中得到最真實的商業信息和數據,站在企業的角度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并處理。而教師的職責就是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評估并指導學生的模擬訓練,使學生實現知識的整合。
總結:社會在進步,企業在發展,因而企業對人才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而高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出能夠適應社會,滿足用人單位要求的高級人才。綜上所述,為了讓高校畢業生走出校門進入企業后,能夠滿足企業的需求,高校對物流人才的培養方式勢必要做一個改進,尤其是在教學方式上要多嘗試新方法,打破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存在的弊端,推動高校物流課程教學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