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
摘 要:微課的引入為傳統寫字課注入了活力,可以使寫字教學更便捷、高效。微課設計能力的不足成為教師專業水平提升、引導學生系統訓練的主要制約因素。文章闡述微課環境下寫字教學設計應把握的基本原則及整合課程資源、拓展課內外學習的思路。基于微課的寫字教學設計要以落實課程標準、培養審美情趣為目標,制作有用、有趣、有創意的微課。
關鍵詞:寫字課;微課;教學設計;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33.3;G633.6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0-0024-02
伴隨著教育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微課以視頻短小精悍、教學目標明確集中、課程資源容量小、易于網絡傳輸、可反復觀看等特點受到廣大師生的青睞。作為一種全新的資源類型與課程表現形式,寫字微課是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學生漢字書寫過程中的某個點或某一個問題,運用教育技術開展的簡短、完整、可視化、精彩的教學活動。將微課與寫字教學設計進行有機結合,可以有效彌補教師專業性不強、課程缺乏系統性、學生練習時間不夠持久等諸多缺憾。從實踐層面看,寫字微課的設計應該突出以下幾個方面。
漢字是中華民族遵循天地法則,追求和諧發展的完備理論,負載著科學知識和文化觀念的全息標志,是人類曠世難以再造的無價瑰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漢字書寫要“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并且要求學生從七年級開始“臨摹名家書法,體會書法的審美價值”。這充分說明漢字書寫不僅僅是一種技能的訓練,更具有潤德、啟智、健體、審美的綜合效應。所以,教師不僅要考慮如何進一步拓展課堂教學空間以及延伸自由靈活的學習時間,更要注重挖掘歷朝歷代美輪美奐的書法資源,將其融入微課的設計與制作中。當學生欣賞古人的碑帖時,仿佛漫步在書法藝術的殿堂,充分感受漢字的獨特魅力和中國傳統書法“書以載道”的文化內涵。大家風范,傳世精品,能怡情悅性,驅逐粗俗之氣,是幫助學生培養審美情趣和人文精神、提高書法藝術欣賞水平的重要課程資源。
按照規范要求認真寫好漢字,不僅是教學的基本要求,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的性情、態度、審美趣味等。設計寫字微課時,教師要秉承“立字為教”的理念,將漢字的線條藝術、漢字本身蘊含的能量和神韻、書寫者在點畫之間自然展現出的境界和修為,通過示范書寫或借助多媒體加以演示,揭示漢字“字形藏理、字音通意”的總規律,讓學生體驗漢字的美妙和奧妙,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例如,“人”字說明了“撇捺互撐,站立為人,人音通仁,仁義為本”的做人道理。“教”字從“孝”從“攴”,“孝”即孝心、孝行、孝道,無孝不成教,孝乃教之本;“攴”為手執杖或執教鞭敲打、督促,突出了教的態度方法——嚴要求。這說明百善孝為先,做人先從行孝道開始。“信”字說明了“人言為信,信譽如命,信音通心,心通神明”的誠信原則。“做”字從“亻”從“故”,說明“人要做事,因故而做,做人第一,做音通作,作為相匹”的做事定律。這樣的設計注重發掘字理教學之美,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漢字的起源和字形演變規律,聯系生活中的現象分析字形、字義之間的邏輯關系,而且能讓學生感受漢字厚重的歷史底蘊,以了解并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陶冶性情,歷練人品,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及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時間是10分鐘之內,因此教師可以將微課設計成八分鐘左右時間,對某個知識點進行針對性的講解演示。這樣的微課設計能精準展示重點難點,讓學生在有效的注意力時間內精準地解決重點、難點和疑點問題,從而提高知識的攝入效率。例如,針對學生中鋒用筆存在的問題,教師可以設計毛筆書法“中鋒用筆”微課。首先出示教學目標,指出行筆中用筆的類型,讓學生區別和判斷,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然后,把重點難點的突破放在中鋒用筆的示范演示上,一是筆鋒始終在筆畫的中間位置,二是筆鋒的朝向和筆畫用筆的方向相反。
再如,設計“垂露豎的寫法”微課時,教師應重點解決“回鋒收筆”問題,讓學生通過視頻直觀觀察回鋒收筆的動態過程——收筆時筆尖稍停回走,同時向上收起,收尾處筆畫較圓。一圖勝千言,比起單純的技能講解,動態演示能降低一些書寫技巧的講解難度,能讓學生迅速理解專業術語,從而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可以將錄制好的教學重點、難點、疑點等片段,制作成約50M的簡短視頻,讓學生課后通過網絡反復觀看、多次領悟。此外,教師可以根據學情分析,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作不同的微課,因材施教,使教學更有針對性。學生完成相關學習任務后,可以將作品上交至微信或其他交流平臺,教師進行答疑解惑,及時糾正易錯點。這樣,不但可以聚焦目標,解決重點難點,而且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古語云: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制作微課時,教師要從眾多書法資源中選擇質量上乘的內容作為素材,讓學生學有方向,把根扎牢,除了精選當代具有代表性的名家作品和書法家現場揮毫創作的視頻外,特別要選取一些古代名家碑帖,并配以優美的古箏曲,創設凝心聚神的古典書法氛圍,讓學生反復體悟書法神韻。這樣不僅能開闊學生視野,而且能引導學生緊靠原帖范字臨摹,盡量做到形神兼備,再現原帖風貌。“字外無法,法在字中”,字帖就是師傅,選帖必選名帖。由讀帖到臨帖,重在對技法的觀察和訓練。一些不易捕捉的書寫細節,如“雙鉤、連帶、牽絲、章法中點面與塊面的組合”等,通過微課可以動感、直觀地表現出來,有利于學生養成由整體到部分、由輪廓到細節、由現象到本質的全面有序的觀察習慣。
學生讀帖、臨帖時,教師要精講,學生要多練。例如,教“獨體字作偏旁的變化規律——捺變點”時,一些基礎好、反應機敏的學生根據已學的“橫變提”變化規律(如范字“端、物、班”等),通過觀察比較,很快就發現“捺變點”的變化規律(如范字“類、林、奏”等),并總結出“字無雙捺”的結論。而學習困難的學生看完視頻后還是沒有掌握要領,需要從頭再看,甚至邊看邊寫,此時教師可以抽取一些學生習作在全班展示,讓學生互評。最后,教師從字的筆畫長短粗細、起落位置、行筆力度、字形結構、章法布局等方面進行總結。學生養成長期讀帖、臨帖的習慣,就會靜下心來,反復觀察,守住規矩,可以避免盲目、隨意臨習,少走彎路。
當今網絡、電腦都走進了尋常百姓家,大數據、流媒體及4G無線通訊融合技術不僅能給微課資源的開發與傳播提供優勢平臺,而且能促使教師轉變教學思維,把手機、平板作為學生高效學習的工具。將微課上傳至云盤或學習網,能夠打通課內課外的界限。對于一些重難點和易錯點知識,學生可以在課堂上觀看,還可以把課件帶回家反復觀看、學習。在家里,不僅學生可以看,家長也可以觀看。如果家長無法判斷孩子的書寫情況,無法正確指導孩子書寫,就可以隨時隨地觀看微課進行學習。可見,微課拉近了家校之間的距離,使家校合作更加密切。
作者所在單位甘肅省臨洮縣明德初級中學寫字教研組發揮團隊力量,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微課設計原則,緊扣范字精選、教學策略、視聽化處理三個關鍵點,集體研發的系列寫字微課,如預習型微課、講練型微課、觀察型微課、賞析型微課、復習小結型微課等,成為支持學生有效學習、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共享資源。這些微課以教材為體系,結合名帖欣賞,突出規范書寫的技能訓練,并按學習進度或章節學習要求推廣到微信、QQ、學校網站等平臺,讓更多學生“遇到疑難找微課”。師生共同參與網上討論,使課堂教學有的放矢,將節約的大量時間留給學生持續地讀帖臨帖。
綜上所述,寫字微課的教學效果如何,除了取決于視頻和音頻的制作技術外,更取決于教學設計的理念和思路。作為一名書法教師,要多想想學生需要看什么、聽什么,如何表達他們才能聽得懂。在資源利用、教學策略、表現手法上,要堅持有用、有趣、有創意的原則,以新穎的教學設計吸引學生。同時,教師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的書法素養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水平,才能構建符合新課程標準要求的寫字高效課堂,讓學生練就一手好字,獲得自主探究、終身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李清華.微課在寫字教學中的優勢[J].遼寧教育,2017(19).
[3]陸慧.提高寫字教學有效策略之初探[J].江蘇教育,2016(37).
[4]袁野.語文寫字教學的新思路與新方法[J].語文教學通訊,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