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超
【摘要】有效實現鐵路勞動定額管理的革新,是在新形勢下對鐵路企業的生產模式升級、技術設備改良提出的新要求。鐵路企業應該盡可能的使生產程序、運輸程序以及勞動工時,實現勞動生產的科學組合,合理配置勞動力資源,進一步健全現代化的鐵路企業勞動定額管理形式。本文將會對新形勢下鐵路企業勞動額定管理的部分問題,以及對策進行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新形勢;鐵路企業;勞動額定管理
鐵路作為國家建設發展中的關鍵環節,其與國家發展建設的關系是緊密相連的,鐵路作為一種主要的交通形式,能夠促進周邊地區的經濟高速發展,但是如果想將鐵路建設好,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那么就應該實現新形勢要求下的鐵路企業的勞動定額管理,突破傳統管理模式的束縛,與新時期的鐵路發展相契合,有效提高勞動生產率。這樣可以更好的推動經濟建設的步速,實現其發展與時代相接軌。
一、鐵路企業勞動定額管理現存的幾點問題
第一,鐵路企業勞動定額管理相關人員綜合能力較低。眾所周知,合理制定鐵路企業勞動定額是一項技術水平很高的工作,企業中各個生產車間、各個班組需要多少員工合適,這些問題都是需要勞動定額管理來進行處理。勞動定額管理的工作人員需要依據總體的工作計劃以及工作任務,認真研究施工作業的現場狀況,從而科學制定出合適的勞動強度以及工作量的標準,在此之后根據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勞動定額標準。但是在實際情況中,大部分鐵路企業從事勞動定額管理的人員,其綜合能力相對較低,整體表現在以下幾點:學歷不夠,針對勞動定額沒有正確的認識,相關的工作經驗以及專業知識較為匱乏,知識結構老化,而且也沒有接受過專業系統的培訓,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勞動定額制度的重要作用無法發揮。
第二,定額標準與當下運輸生產以及鐵路發展不契合。伴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鐵路運輸生產方面也得到了巨大的變化,尤其是歷經過鐵路線路的大提速以及多條高鐵線路的成功開通運營,眾多新型技術、大量新設備被投入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有關設備使用的安全程度。這也要求企業應及時有效的做好定額標準的修訂工作,使其具備先進合理水平,更好的滿足鐵路運輸生產發展的各方面要求。但是現階段企業勞動定額的制定大部分依舊處于傳統的管理階段,主要表現在其內容老套,修訂滯后遲緩,定額管理的實用性操作性較低,致使定額水平以及運輸生產的現實狀況嚴重脫節,使得鐵路企業的市場經濟競爭力大打折扣。
第三,鐵路企業對勞動定額工作的重視程度較低。鐵路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其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既人或物的位移),人員管理上相對復雜,對社會的發展存在著巨大的挑戰,特別是在社會的整體發展之中,大部分的管理者會輕視勞動定額管理,把勞動定額工作視作是一種浪費有效時間與精力的事,他們認為只需要做好基本的生產工作就可以了,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勞動定額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程度,其表現在企業員工對于勞動定額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認為勞動定額是無足輕重的;對于專業性定額人員的配置也不夠重視,在工作中的進一步培養以繼續學習的投入力量較為薄弱。
二、試析新形勢下加強鐵路企業勞動定額管理的部分建議
第一,實現勞動定額管理團隊素質的有效提高。企業勞動定額管理團隊素質的高低,對于勞動定額管理質量起到決定性作用。企業勞動定額管理是其生產經營活動諸多方面的體現,對于生產技能、數學統計計算知識、組織行為科學及心理學等各個方面的知識都具有一定的要求,在進行管理過程中,還應該對企業職工利益、企業整體效益及國家政策進行綜合考量等,所以必須要加強對于管理團隊培訓的力度,擴充管理人員的知識面以及生產的一線實踐經驗,有效提升管理人員的專業程度與職業綜合能力,及時更新所需的專業知識,持續性學習并要熟練掌握當下先進科學的管理方式。鐵路企業在進行崗位分配工作時,應選擇不僅具有勞動定額管理能力、還應熟悉崗位工作的相關標準以及其工作內容,這樣的專業人員才是首選,進而更好的打造一支具有高度責任感、綜合素質硬、業務能力突出、熟知專業性知識、較高管理能力的勞動定額管理團隊。
管理人員一定要做到堅持走進鐵路運輸生產一線,借助線上調查、實地考察等方法,制定出科學有效、貼合實際的勞動定額管理制度,更好的使得定額管理相關機制與企業內部分配機制相融合,依據鐵路運輸生產一線每個崗位以及工序的主要特點,綜合全面的熟知資源配置、鐵路運輸生產組織和勞動力分配間的主要關系,讓勞動定額管理工作較為嚴密的開展。同行之間也需加強業務溝通,勞動定額管理出色企業的相關工作經驗可以進行分享,從而使得行業的管理水平得到整體性的提高。
第二,提升對于鐵路勞動定額管理的意識程度。鐵路企業的主要管理層應該樹立正確的勞動定額管理意識,真正的認識到勞動定額管理的必要性,堅實管理思維以及管理方式的革新。要進一步擴展鐵路勞動定額管理的范圍領域,針對企業員工進行全方位以及分層式的管理,本著公平合理、公開透明、公正不偏私的基本原則實施管理,進一步優化過程管理、提升過程管理意識,進而推動過程管理觀念,并學習效益管理等知識,實現勞動定額管理模式創新與優化,也應該制定綜合而科學的管理標準,在全體企業員工中實現管理標準的統一化,盡可能的避免管理標準出現差異的問題,保證公平原則不被破壞。在明晰勞動定額管理意識之后,企業主要管理層可以遵循勞動定額管理的理念更好的拓展思路,對于當下的管理工作進一步改進。
第三,革新傳統管理模式,形成以效率為核心的管理模式。積極主動的探求勞動定額管理的便利性、高效性以及科學性,讓每一條定額標準都能實現合理化,更改僅僅重視時間標準的研究,輕視針對工作方法的研究,從而達到運輸生產的要求。將從前傳統的把控為管理核心的相關行政手段,轉變為有效激發職工生產積極性的方式,促使企業職工實現定額的進一步突破,進而挖掘職工的潛力形成技術革新的原動力,使得企業職工把自身勞動成果和企業效益發展相掛鉤,在真正意義上實現對其效率效能的提高。
三、結束語
總的來講,在新形勢下實現鐵路企業的勞動定額管理,是其適應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措施,同樣也是推動鐵路實現現代化管理的重要動力。我國鐵路企業積極轉換管理的思想觀念,采用多種有效的方法和措施,進一步提高勞動定額管理的實效性,促進鐵路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方園.鐵路工務系統中勞動定額的控制現狀及優化對策[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8(9):13-14.
[2]王紅星.國有鐵路企業勞動定額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8(3):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