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求金
摘 要:音樂童聲合唱教學可以有效引導學生投入到豐富多彩的音樂世界,形成良好的音樂氛圍,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感官體驗音樂的魅力,促進音樂對學生的教育和熏陶,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提高音樂課堂的教學效率。文章對音樂童聲合唱技巧教學中的問題進行簡單分析,并對音樂童聲合唱技巧教學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音樂教學;童聲合唱;問題;技巧
中圖分類號:G623.7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1-0066-01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學校教育更加重視對學生的多方面培養,提高學生的各種素質能力,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音樂課程作為小學教育中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學科,對學生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而童聲合唱作為音樂課程中的重要部分,通過純美的音色和豐富的表現力可以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影響,引導學生深入感受音樂的獨特魅力,激發學生的合唱興趣和熱情,促進音樂素養的提高。因此,教師要重視童聲合唱教學,對學生的合唱教學進行積極的策略探索,對學生合唱的聲音和諧、和美進行著重教學,促進童聲合唱教學的有效進行。
近年來,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使得音樂課程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童聲合唱作為音樂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音樂素養和團隊意識培養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更需要教師重視。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影響了童聲合唱技巧教學的有效進行,不利于對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
1.學生的音樂合唱基礎薄弱
在音樂教學中進行音樂合唱技巧的訓練,對學生的音樂合唱素養具有一定要求,不僅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音樂基礎知識,能夠識讀樂譜,而且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學生的音樂合唱基礎薄弱,對各種音樂技巧的應用不夠熟練,學生之間的音準有較大差距,部分學生音樂知識貧乏,進行合唱學習時有很大的困難,甚至會缺乏自信心,不愿意進行童聲合唱的學習和訓練,這就阻礙了音樂教學的順利進行。
2.童聲合唱的教學方式單一
在音樂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如今合唱教學的發展,需要教師積極適應新課改的教學要求,轉換教學方式,加強童聲合唱教學策略的創新,提高教學質量。但是,在現階段的音樂教學中,依然存在合唱教學方式單一機械的情況,陳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只是進行重復的練習,使得課堂教學中學生沒有足夠的積極性。此外,部分教師沒有積極參與到合唱教學中,師生之間沒有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也影響了學生合唱技巧的訓練學習。
1.明確教學目標,創新音樂教學方式
在音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童聲合唱技巧教學,需要教師明確教學目標,積極創新音樂課堂教學方式,在課堂上結合學生的音樂素養,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創設趣味性的教學環境,對學生合唱的聲音和聲部進行教學引導。還要組織學生對自身的氣息和聲音進行統一訓練,鍛煉學生的合唱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促進學生聲音的和諧和美,實現對聲部的平衡,培養學生良好的合唱習慣,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提高。
2.營造良好氛圍,促進學生聲音和諧
在學校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態度直接關系到學習效果,對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具有極大的影響。因此,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對課堂氛圍的營造,積極轉變陳舊的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主體創設課堂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合唱學習和訓練,形成愉快的教學氛圍,從而順利進行合唱技巧的訓練,促進學生的聲音和諧和美,推進童聲合唱教學的順利進行。例如,在教學童謠《月亮月光光》時,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引起學生的興趣:同學們,我們晚上經常看到月光,那么大家說一說有哪些有關月亮的歌曲?然后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對月光進行展現,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再組織學生進行實踐訓練,讓學生注意自己的聲音與團隊的協調,注意保證合唱整體的和諧,讓學生相互協作,合唱歌曲,注意自己在音準、音色、和聲上實現統一,同時也要積極對周圍同學進行幫助和監督,以形成良好的音樂氛圍,提高整體合唱水平。
3.加強小組訓練,提高學生合唱能力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分組訓練,逐步對學生合唱能力進行培養,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合作意識,對集體合唱的聲音進行控制和協調,促進聲音和諧和美。例如,在教學兒童勵志歌曲《陽光牽著我的手》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音樂水平進行分組,讓學生進行小組內的合唱,引導學生體會其中的情感,融入集體中進行合唱,促使學生習慣在集體合唱中進行演唱,對自身的聲部進行控制,形成良好的合唱習慣,為整體的合唱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在音樂童聲合唱技巧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演唱訓練,促進學生聲音的和諧、和美,鍛煉學生的聲音控制能力,促進學生聲部的平衡,實現童聲合唱的高效教學。
參考文獻:
[1]任大衛.利用多元素優化童聲合唱教學[J].當代音樂,2017(09).
[2]田建利.我的童聲合唱教學[J].大眾文藝,2012(19).
[3]周迪雅,汪靜一.淺談童聲合唱教育——以溫州市少年藝術學校合唱團為例[J].藝術教育,20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