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倩
【摘要】當前,高中音樂合唱教學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現為缺乏豐富的合唱曲目、課堂教學方面缺乏科學的教學方法、學生音樂合唱能力不足等方面,導致學生對合唱教學產生畏懼心理。因此,做好高中音樂合唱教學工作,教師應該選取切合學生實際的合唱曲目,加強合唱教學中的方法指導,注重培養學生的多種思維能力。
【關鍵詞】合唱教學;高中音樂;藝術修養
【中圖分類號】G633.951?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在高中課堂音樂合唱教學過程中,如何落實新課程標準的教學任務,激發學生參與合唱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合唱技巧和團隊配合意識的同時,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是值得所有高中音樂教師深入探索的問題。因此,高中音樂教師需要從音樂合唱的教學氛圍入手,采用歌唱教學為主、課堂器樂為輔的教學模式,借助合唱教學培養學生的多聲部音樂表現力,并積累集體演唱的寶貴經驗。
一、當前高中音樂合唱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優秀的合唱曲目,學生失去合唱興趣
縱觀高中音樂合唱的教學曲目,大多集中在紅歌曲目和勵志曲目,它們與高中學生的生活背景大多相距甚遠,不能符合新課程教學標準中關于音樂素養和綜合素質的教學要求,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很多高中音樂合唱教學成為了“走過場”的形式教學。縱觀當今華語樂壇,更多是流行音樂當道,很少有人能夠針對高中學生的實際需要創作合唱作品,也無助于合唱教學開展在人聲組合、樂器伴奏等不同層面的教學活動。長此以往,必然對高中學生的音樂鑒賞力和表現力產生重大影響,也阻礙了我國音樂合唱藝術的梯隊建設和創新發展。
(二)缺乏科學的教學方法,學生偏離了合唱學習的目標
受困于高考壓力和應試教育的雙重束縛,高中音樂教學更多扮演著高考考試科目的陪襯角色,它在高中教學體系中扮演著可有可無的角色。很多高中學校為了迎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嘗試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展現自己的素質教育成果,大多會組建一支校級合唱隊,對于高水平、音樂專業的學生進行大力培育,注重開展全面系統的合唱教學課程,展現了學校合唱教學的頂尖水平。但是在普通的高中音樂合唱課堂,教師缺乏針對每個學生的合唱教學計劃,整體劃一的課堂教學偏離了新課改所倡導的教學目標,而缺乏科學的教學方法也阻礙了學生的學習認知和能力提升。
(三)音樂合唱能力不足,學生合唱水平參差不齊
在高中音樂合唱教學中,教學重點集中在一個問題——聲部的音準,很多時候合唱的主旋律唱好了,但是分聲部就出現了問題;而分聲部唱準了,合起來卻又不準;為了配合其他聲部的演唱而拼命唱響,但是又容易出現聲色、音準、平衡感等方面新的不協調。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以下幾個方面造成:(1)學生的樂理知識、自身天賦、合唱能力等方面參差不齊;(2)學生的普通話標準、文化內涵不盡相同;(3)高中合唱團二聲部合唱曲目的主旋律的曲調比較順暢,音階比較高,學生容易輕松掌握,到了第二聲部卻恰恰相反,學生音樂思維能力的不足導致在合唱練習中容易產生畏懼心理,阻礙了音樂合唱水平、音樂素養和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二、優化高中音樂合唱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高中音樂合唱曲目的選材要切合學生實際
根據新課程教學標準中的相關規定,要求高中音樂重視和加強合唱教學,使得學生能夠展現音樂中多聲部音樂豐富的藝術感染力,這就要求高中合唱教學必須從聆聽訓練入手,借助音樂合唱曲目的鑒賞課感受合唱魅力,而選擇正確、合適的合唱曲目也成為了合唱團隊演唱成敗的關鍵。選擇合唱曲目的方法靈活多樣,主要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第一,按照合唱的人聲組合作為選材依據,教師可以選取童聲合唱的《放牛班的春天》、女聲合唱的《回娘家》、男生合唱的《天路》、混聲合唱的《長江之歌》來組織學生聆聽欣賞,讓學生體會童聲合唱的清純率真、女聲合唱的輕柔圓潤、男聲合唱的堅實有力、混聲合唱的多重聲部配合。
第二,按照有無樂器伴奏作為選材依據,教師可以選取有樂器伴奏的《黃河大合唱》、無樂器伴奏的《半個月亮爬上來》來組織學生聆聽欣賞,讓學生體會無伴奏合唱中的人生“伴奏”變化,在有伴奏合唱中體會樂隊與多個聲部演唱的相互配合。在高中音樂合唱曲目的選材過程中,應該著重選取符合高中學生審美情趣和生活特點的合唱作品,借助人聲組合、樂器伴奏的區分細化合唱曲目的選材,保證能夠通過曲目聆聽來直觀感受到音樂作品的思想情感,集中體會曲目的音域寬廣、音色豐富、力度變化大、音響層次多、表現力強等合唱特色。
(二)加強高中音樂合唱教學中的方法指導
在高中音樂合唱教學中,音樂教師應該充分掌握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水平和聲部特色,選取旋律優美、聲部豐富、別具特色的優秀合唱作品,集中開展聲音呼吸、音準節奏、聲部訓練,培養學生的音樂合唱視野和合唱演唱技巧,使學生深刻體會音樂合唱的音樂魅力和獨特韻味。首先,加強聲音呼吸訓練。高中學生的音域比較狹窄,青春期的發育對于聲音呼吸的影響比較大,因此,在高中音樂合唱教學中加強聲音呼吸訓練就顯得非常有必要。音樂教師應該指導學生掌握呼吸的節奏變化,掌握緩快呼吸的基本歌唱呼吸法,學會運用胸腔、腹腔、膈肌的張縮來控制呼吸。
其次,加強音準節奏訓練。在高中音樂合唱教學中,每個學生的音準與節奏能力是保證合唱表演成功與否的關鍵條件。音樂教師可以借助柯達伊手勢訓練方法來指導學生開展音階練習,在此基礎上進行全音與半音訓練,保證學生能夠熟練掌握音階的階梯變化。最后,加強合唱教學中的聲部訓練。在高中音樂合唱教學中,音樂教師應采取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先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聲部訓練,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合唱曲目的比對訓練,培養學生的合唱意識和合唱表現力。
(三)在合唱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多種思維能力
音樂作為反映人類現實生活思想情感的一門藝術,它不僅蘊含著音樂旋律和樂理知識,更能給人們提供精神上的愉悅和心靈上的震撼。高中合唱教學更加需要注重展現聲樂表現藝術中的藝術感染力,注重培養學生的多層思維能力,強調通過對合唱曲目的處理提高學生唱歌表現力和歌曲領悟力。具體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一方面,高中音樂合唱教學應該注重“發音與吐字”的結合。在合唱表演中,講究的是每個字都要演唱清楚,吐字清晰,還要在合唱中做到整齊劃一、深情自若。這就要求學生在校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多講普通話,而教師應該通過普通話演講比賽來提高學生的普通話水平。
另一方面,高中音樂合唱教學應該加強曲目的文化內涵講解。歌曲的演唱要求聲情并茂、言真意切,這就要求教師認真講解合唱曲目的創作背景、思想情感和文化內涵,組織學生體會合唱曲目的整體藝術形象,這樣才能在舞臺上做到真情流露,提高合唱曲目的藝術感染力。例如,在史詩性的大型合唱曲目《四渡赤水出奇兵》教學中,學生應該體會到每個樂章的情感變化,感受作者的創作初衷,在合唱中力圖展現氣勢磅礴、英勇無畏的思想內涵。
三、總結
總之,根據新課程教學目標的相關要求,高中音樂課堂應該重視和加強合唱教學,學會借助合唱曲目的規劃來優化合唱教學氛圍,通過多層次、全方位的合唱教學活動全面提升學生的合唱技巧、集體意識和音樂素養,借助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文化內涵的建設提高學生的多層思維能力,繼而推動學生合唱能力和音樂素養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長青,淺談優化高中音樂合唱教學的策略[J].黃河之聲,2018(15).
[2]合唱訓練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李玥琪,北方音樂,2018(13).
[3]梁尹琪,蘊美于情蘊情于聲——高中音樂合唱教學的策略分析[J].北方音樂,2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