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嬌玲
◆摘 要:趣味教學法是指在課堂中營造輕松、快樂的氛圍來極大調動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主動學習音樂的動力。這種方法是新時代對傳統教學模式的革新,也是更好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良好途徑。本文從初中音樂教學的現狀出發,具體闡述了趣味教學法的應用價值,再結合案例對課堂采取趣味教學法提出了一些方法。
◆關鍵詞:初中音樂;趣味教學法;音樂教學
新時代對青年一代的綜合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意味著傳統教育體制下陳舊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已經難以培養和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這對初中音樂學科的教學來說也是如此。只依靠教師在課程上示范演唱、重復性教學生識譜的教學方法難以讓學生從真正意義上感受到音樂藝術的魅力,也無法挖掘學生隱藏的音樂潛能。通過融入趣味教學法,可以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讓音樂課成為學生自由展示才華的機會,使其漸漸喜歡上音樂課。在良好氛圍的帶動下,原本對音樂較為缺乏興趣的學生也能夠享受其中,逐步在興趣的引導下學習音樂知識,提升自我的音樂素養。本文從介紹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現狀和趣味教學法出發,提出了幾種可供參考和討論的趣味教學法課程應用。
一、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現狀
初中的藝術素養培養在新課改中也得到了普遍的重視,近幾年很多學校都給音樂教師配備了必要的教學設備和教具。在互聯網普遍應用和信息資源爆炸的時代,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機會不限時間、地點在各種設備上聆聽世界各地不同年代、不同曲種的音樂。目前也有很多公開免費的音樂資源平臺可以讓教師應用到教學課程中。在硬件軟件資源已經有大力改善的前提下,音樂教學課程的氛圍和教學方法卻沒有得到較大的改善。目前依舊有很多音樂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單一重復性的演練歌曲,且傳授的歌曲演唱方法也較為簡單,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無法滿足初中生對音樂的好奇心和興趣需求,也無法保證教學內容的有效性和意義。
二、趣味教學法的意義
初中生在傳統教育觀和普遍的家庭觀念影響下,對音樂課的重視不如對語文、數學、英語課程的重視。在這樣的環境下,教師和家長也容易忽略學生自身的藝術才華。而音樂課作為初中教學中的必備課程,音樂教師應用心把握課程內容,利用趣味教學法,將學生從傳統教育環境中解放出來,感知自己對樂感、樂器的興趣,挖掘自身的藝術特長,甚至有望幫助學生樹立新的自身職業發展規劃。此外,通過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引入能激發興趣的文化知識、歌曲起源背景、國家歷史等,能大力擴寬學生的知識面,改變其不重視音樂課的現狀。
三、融入趣味教學法的具體方法
(一)融入樂器教學內容
課程教學的內容可以從單一練唱模式轉變為更豐富的形式,引入樂器演奏就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方法。通過準備一些易于全班開展的簡單樂器,例如豎笛、口琴、葫蘆絲等,可以讓學生通過簡單的教學快速練習所學歌曲,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并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樂器比賽,讓學生在緊張感和競爭中更努力地訓練而得到音樂技能的快速提升。需注意,學生在聽、練、演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予以鼓勵和稱贊,并對能力稍弱的學生耐心指導。樂器融入課程的教學方法,能讓學生在實踐中更好的體會音樂旋律的魅力,把握音律的特點,也能在肯定中更好的樹立對音樂學習的信心。
(二)融入歌曲背景
在正式教學演唱前,教師可以帶入歌曲的背景和創作思想,并讓學生能主動表達自己的感受。通過利用多媒體、網絡等設備,讓學生感受到歌曲年代背景中發生的歷史事件和文化事件,讓學生結合歌曲歌詞和韻律展開自由討論。通過讓學生自愿積極主動地站在講臺發表自己的看法,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分析能力和表達能力。教師也可以在最后總結學生們的精彩發言,引入教學目的,在適當的歌曲教學中,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歷史文化知識教育,讓學生們在音樂課堂中收獲愛國情懷的震撼,提高思想水平,從而努力學習,做一個對國家的有用之才。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賞析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歌曲《歌唱祖國》時,可以通過播放作曲者青年時期在上海參加抗日救亡歌詠運動相關的紀錄片資料,讓學生感受到當時的歷史背景,并在引導之下讓學生思考,歌詞中的“我們戰勝了多少苦難 才得到今天的解放”是多么一種深刻和感人的情懷。
(三)融入原創性實踐活動
調動學生的音樂學習積極性,離不開讓學生親身去創作音樂,感受將自己的思想與歌曲藝術融合的美妙。通過讓學生自己創作旋律和作詞,能夠讓其感受到自己的價值,轉變被動學習狀態,成為學習的主動參與者和引導者。對一些原本就有藝術培訓基礎的學生,可以發揮其專長,成為課堂活躍氛圍的帶動者。同時,教師也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帶領學生對一些流行歌曲進行改編,并對一些學生要參與的校園活動,如元旦晚會節目等,幫助學生一起策劃、編排節目,在寓教于樂的基礎上,讓學生在節目準備中,深刻體會音樂在其中的關鍵作用。在這一教學設置中,教師要充分的信任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動性,將傳統的、晦澀的音樂藝術與現代青年的創新意識結合,勇于打破框架,讓學生在自由改編傳統京劇、用傳統樂器重新演奏現代流行歌曲等課程內容中全身心投入,培養出全面素質綜合發展的優秀學生。
四、結束語
素質教育是當代教育理念的重點,音樂類藝術教育在基礎教育中能發揮很好的素養提升作用。在音樂課程中運用趣味教學法是當代培養新一代高素質人才的有效途徑,能很好的激發青年學生的想象力、感知力和理解力,讓其更好的專注自身個性發展,完善個體綜合素質,健全身心成長。初中音樂教師在學生逐步具備獨立思考能力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應注重新一代新青年的思想出發,引入興趣教學法,革新課程設置內容,勇于探索多種類型的教學實踐,讓學生得以解放天性,施展才華,并在課程中幫助學生提升思想覺悟,在感受音樂之美的同時,成為新時代充滿正能量,具有奉獻精神的棟梁之才。
參考文獻
[1]崔玉卓.淺談初中音樂趣味教學法[J].學周刊,2015(08):232.
[2]張新梅.淺談初中音樂趣味教學法[J].成才之路,2008(2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