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藝
摘 ? ?要: 在英語教學中培養文化意識是一個長遠的目標與計劃,要把文化意識的培養落到實處。英語教學應當把新課標下職高英語教學策略探究與人的和諧發展放在主要位置,以二者的相互融合、相互包容促進教學水平提高。
關鍵詞: 高職英語 ? ?文化意識 ? ?培養方式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信息化時代主要應用“互聯網+”的教育體系模式,而且不同語言、不同文化的人的交流不可避免。英語作為世界語言越來越重要,相對應的跨文化交際變得越來越普遍。
高職院校對學生的培養主要是為了提高其對語言的綜合使用能力,包括:文化意識、語言技巧與知識。文化意識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尤為重要。文化意識分為對文化知識的理解與跨文化知識的理解與意識。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必須融入文化意識,只有如此才可以增強學生對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引導他們在生活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正因如此,教育部才要求將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作為英語教學的重要模塊之一,明確提出要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本文主要分析、講解文化意識中的跨文化意識。
1.跨文化意識的意義
既然要對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意識進行分析,首先就要講清楚什么是跨文化意識。跨文化意識簡單來說與自身民族的風俗習慣、文化現象有些許差異甚至沖突,說專業一點是對要進行交際的目標的社會價值觀、信仰及社會法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研究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培養的學者提出,學習中意識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意識不但可以強化自主學習能力與創新意識,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情感與認知能力。新課標針對文化意識提出一系列要求,提出讓學生擁有跨文化交際的意識與基礎,在更深層地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民族使命與愛國情懷,從而在教學過程中升華意識,形成健全的價值觀體系與責任意識,并為其文化素養與終身學習奠定基礎,最終達到外語學習的目的。
2.對我國英語教學現狀的分析
英語作為國家教育的基礎科目,深受國民的重視,新課標要求的教學內容需要高中英語課程規劃與之相匹配。以往的英語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單詞積累、語法訓練等,唯獨缺少對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使部分學生認為只有積累大量的英語技巧,才可以樹立交際英語的文化意識。在現實的英語交際中,人們總是習慣按照自己的語言習慣進行交際,導致表達存在歧義或不準確,所以在高職院校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成為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
3.高職英語教學中培養跨文化意識的重要意義
3.1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有利于學生交際能力的提高。
中西文化差異明顯,在中國,老百姓們出門碰見熟人通常的問候是“你吃了沒有”或者“去干啥”,而在國外卻不能這樣問,因為大部分外國人都覺得“吃飯了嗎”或者“干什么”都個人隱私,如果被詢問是十分不禮貌的,所以通常用“天氣怎么樣”作為問候語。跨文化意識的典型案例是,大家通常都知道美國人避諱詢問女生的年齡和男士的收入情況,反觀中國,人們卻并不太介意這些。要提高英語交際能力與知識水平,就要培養文化意識,并且了解交際目標的國家文化背景,如果只有積累大量的英語技巧,卻沒有深入了解交際對象與自身語言的異同,那么不但會使交際過程中錯誤頻發,而且不能將一門語言學精、學活。
3.2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會大大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老師在教學生閱讀方法的時候,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批判性閱讀能力,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學會從多角度看待問題,對英語文章有獨到的理解,發掘文章背后的思想。閱讀能力作為英語學習的一種綜合能力,不但要求學生的單詞積累量,還要求學生對學習目標的國家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只有這樣才可以在閱讀中和讀者互動,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
3.3跨文化意識與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息息相關。
在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融入有關的文化背景知識,使學生了解國外的法律法規、風俗習慣,感受異國風情、價值觀體系,以此引導學生填補西方文化知識的空白。不僅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量,還開闊學生的眼界,了解各國不同且獨有的文化內涵,最終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在英語交際中大顯身手。
4.如何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
作為信息時代的新學科,高職英語教學的突出化特征是著重在跨文化意識的方法多元化、經濟全球化、科技一體化等方面培養大學生。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語言應用能力是教學的重中之重,也是總體目標之一。語言應用能力成為社會評價學生能力、素質的重要標準。要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必須培養大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對于大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培養與學習,成為當前教育界關注與討論的重心。
4.1結合教學內容融入人文知識,提高學生對跨文化的認知度。
在英語實際教學中,老師在課文閱讀過程中融入一些人文知識,好比潤物細無聲但是作用巨大,只有讓學生對他國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基礎,才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在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教材作為傳輸文化的重要媒介扮演著舉足輕重的重要角色。因為英語教學是圍繞教材進行的一系列教學,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依靠的是課堂教學,只有在課本講解過程中融入文化知識,才能更好地讓學生了解語言與文化的關系。學生閱讀文章時難以全面了解其意義,部分原因是文化差異導致學生對文章內容翻譯有歧義。在課本中融入與文章相關的人文知識,可以有效解決這類問題,提高交際運用能力。
4.2綜合移動平臺學習,強化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中國已經進入“互聯網+”的教育模式,對教師的專業素質及教學模式有新的要求。
4.2.1廣泛性。通過移動平臺,老師可以多維地進行英語互動式教學,充分利用課堂時間與課外零碎時間,打破以往教育在職高英語教學中的局限。學生可以利用網上平臺閱覽、下載各種學習資料,以便隨時隨地地查詢相關的外國文化,為培養文化意識創造更多的機會,并且老師可以通過移動平臺發布一些時事新聞,拓寬學生的視野。
4.2.2交互性。學習一門語言是一個交互實踐性很強的過程,學生必須盡可能地運用所學知識不斷實踐以加深對語言的理解與運用。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可以隨時使用手機等移動平臺用語音、視頻等方式進行有效的互動交流。互動對象可以通過學校聯系外國友人,在互動學習中學生不但可以更深層次地理解語言內涵,而且可以強化文化意識,提高語言技能。
4.2.3情景性。在語言學習中時常需要真實的交際情景,讓學生了解文化意識在實際交際中的重要性,通過移動平臺,學生可以很方便地獲取豐富的情景教學資源,在一定程度上營造真實的交際場景,使學生進行沉入式英語交流。
4.3個性化多維度互動教學,多角度模擬交際場景,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水平。
在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只有真實模擬一些英語交際場景,才會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并且老師設計交際場景時應該盡量做到跨文化場景,并且多角度地組織,保持學生的積極性。
使學生進一步對此有所理解,在模擬語言場景中的對話聯系時增強文化意識,加強對英語的實際應用,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有助于學生在交流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成為社會所需的應用型人才。總之,在高職英語教學規劃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有助于學生將“啞巴英語”的情況轉變為真材實料的交際英語。只有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才能讓英語教學從以往的教學中擺脫出來,強化學生的文化意識,提高英語素養,最終提高英語成績。
5.結語
現在,越來越多的英語一線教師意識到在日常外語交際中,文化對其影響愈發重要,只是目前高職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的培養存在一些問題。在英語教學中培養文化意識是一個長遠的目標,希望本文能夠給廣大師生帶來幫助,把文化意識的培養落到實處。英語教學應當把新課標下職高英語教學策略探究與人的和諧發展放在主要位置,以二者的相互融合、相互包容促進教學水平的大幅提升。同時從側面注重培養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英文文章有具體的把握和精準的拿捏。要取得理想的成效,教育者要采用靈活的教育方法和新穎的教學模式。同時,為了增強學習者對英語的語言實際運用能力,還應當引導他們在生活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教育者的層面看,應當提倡更新教學理念,督促教學方法改進,提高高等職業學院的英語教學質量,從根本上實現培養人才的宏偉目標。
參考文獻:
[1]趙東.文化差異與跨文化能力的培養[J].華北煤炭醫學院學報,2005(11).
[2]車雪,幕課:大學英語改革的契機[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5(7).
[3]吳小麗.大學英語文化教學的現狀與對策[J].發展,2013(9).
[4]孔德亮,欒述文.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的模式構建:研究現狀與理論思考[J].外語界,2012(20).
[5]仲偉合.英語類專業創新發展探索[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4(2).
本文是江蘇省鹽城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高職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文化意識的研究”課題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