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力學》是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基礎課程。主要培養學生建筑工程問題的初步簡化能力和一定的力學分析與計算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引入思維導圖,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運用實際力學案例等方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課程的教學目的。
關鍵詞:建筑力學;思維導圖;案例分析;教學改革
《建筑力學》課程是高等職業院校建筑工程類專業最重要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主要研究建筑構件和常見結構受力和承載能力。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對建筑工程問題的初步簡化能力和一定的力學分析與計算能力。為學生后續課程以及將來從事建筑工程的施工、設計、工程監理等工作打下必要的力學基礎,建筑力學的學習情況將會影響學生在校內和今后工作的方方面面。
建筑力學的教學任務:使學生了解結構受力分析的基礎知識;使學生熟練掌握靜力學的基本知識;使學生掌握靜定結構的內力和位移計算;使學生掌握基本桿件的強度、剛度、穩定性計算;使學生掌握簡單超靜定結構的內力計算。【1】由此可見建筑力學內容繁多,理論知識跨度大,概念抽象;并且公式多、系數多、符號多,理論性強。而高職學生理科基礎普遍薄弱,且有一半的學生是從中職的不同專業升上來的。很多學生從一開始就被抽象的理論和復雜的公式嚇住,產生抵觸和厭學的消極情緒。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走神或玩手機的現象,雖然有些學生認識到建筑力學的重要性用心學習,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學習了幾章之后,隨著內容和難度的增加,自信心受到打擊,產生自暴自棄的情緒。
對于內容繁多、知識零碎、缺少連貫性與主線;學生基礎差、學習能力弱,如何構建內容精煉,基本概念、力學定義、定理等復雜的概念通俗化,建立清晰的條理性,建立各部分內容及相互關聯的邏輯性。這是“建筑力學”課程教學改革的難題。
一、引入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就是一種結合圖形與文字于一體,開發你的思維潛力、提高思維能力的簡單高效的工具。思維導圖是一種新的思維模式。它結合了全腦的概念,包括左腦的邏輯、順序、條例、文字、數字,以及右腦的圖像、想像、顏色、空間、整體等。透過思維導圖,我們不但可以增強思維能力,提升注意力與記憶力,更重要的是,能夠啟發我們的聯想力與創造力。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可視化思維工具,不僅將單調的文字轉換成色彩豐富和高度組織化的圖示,還有步驟、有邏輯地完整呈現知識的內在聯系。思維導圖作為圖解教學內容的載體,立體化、形象化地呈現教材知識體系,能夠刺激大腦對知識的“渴求”,為優化教學提供了新的可能和路徑。
針對建筑力學的大部分學生存在概念混亂、知識碎片化且缺乏邏輯性現象,采用思維導圖將建筑力學的概念、定理等建立條理清晰的圖示,幫助學生理解各部分之間的聯系及其區別,形成可視化的知識框架,并通過多媒體視頻和板書加以補充和講解來增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二、教學方法改革
為了積極推動建筑力學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改革教學方法是當前建筑力學教學發展的主流趨勢。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應將教學內容與實際建筑工程相聯系,避免抽象地講解純理論,讓學生學習時明確所學內容的意義,同時利用思維導圖將單調的文字、繁瑣的理論知識轉化為色彩豐富的、有步驟、有邏輯、條理清晰的可視化圖示展示出來。其次課程教學充分利用音像、多媒體、等現代化信息技術,豐富課堂教學手段,增強學生對力學知識的認知與理解,有效提高學習質量。最后引入實際力學案例,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理論知識進行分析與解答,增強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有效地將理論運用到實踐的能力。
在建筑力學的課堂教學中,綜合運用思維導圖、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案例分析的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并能在實際案例中充分利用所學理論知識,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及自學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
以第二章靜力學基本知識中約束與約束反力為例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課堂內容的引入和講解。首先展示圖1中各種約束的實際工程實例,引導學生聯想實際生活中是否遇到同樣的案例,讓學生明白力學的分析實際是生活及工程模型的簡化。同時配合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展示更多的圖片及工程的實際應用,更加明確力學模型的工程意義。再利用板書對圖1中思維導圖進行補充,按照受力分析圖的步驟畫出每一種約束反力的受力分析圖,增強學生對受力分析圖繪制的步驟及繪制方法的掌握。最后利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引入構件的受力圖,畫出結構的受力分析圖,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理論知識進行分析與解答,并畫出結構的受力分析圖,增強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有效地將理論運用到實踐的能力。
三、結語
《建筑力學》作為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最重要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由于建筑力學內容繁多、知識零碎、缺少連貫性與主線;學生基礎差、學習能力弱。為了構建內容精煉,基本概念、力學定義、定理等復雜的概念通俗化,建立清晰的條理性,建立各部分內容及相互關聯的邏輯性。引入思維導圖將力學的概念、定理及理論關聯等進行可視化圖示以及展示,增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記憶及掌握;再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對力學理論進行補充及強化;最后引入工程構件案例分析,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理論知識進行分析與解答,并畫出結構的受力分析圖,增強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有效地將理論運用到實踐的能力。為學生后續課程以及將來從事建筑工程的施工、設計、工程監理等工作打下必要的力學基礎,完成了《建筑力學》課程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 胡玉梅.建筑力學[M].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8.
[2] 思維導圖的概念及特點,baidu文庫.
[3] 于昊.思維導圖及其教學應用研究[D].研究生論文,2016.
作者簡介:王軍麗(1981.07- ),女,河南商水人 ,工學碩士,結構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