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優先發展教育;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強調,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教育部43號令,明確規定了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具體內容。輔導員是從事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生日常管理、就業指導、心理健康以及學生黨團建設等方面的工作的教師,是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指導者。新時代天津市輔導員隊伍發展現狀還存在一些問題,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是探索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建設的路徑。
關鍵詞:新時代;高校輔導員;專業化建設;對策建議
當前,隨著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輔導員崗位職責已經不能完全滿足當前高校對學生事務工作的需求,研究并解決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問題既能促進輔導員這一職業健康發展,也有利于高校育人職能的充分發揮。
一、天津部分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天津市部分高校的輔導員整體流動性大,隊伍不穩定
長期從事輔導員工作的人員不多,大部分輔導員在從事一定年限后或者轉崗,或者晉升。這導致輔導員隊伍缺乏工作經驗,心態不夠成熟,輔導員職業化水平相對較低。
(二)輔導員隊伍低職稱化、低收入化導致隊伍不穩定
就工作內容復雜性和工作時間來說,輔導員工作時間與行政人員同樣坐班,而下班后還需要解決學生各種問題,從這個角度來說,輔導員隊伍的整體工資水平應該高于同級教師和行政人員。畢竟工資收入體現多勞多得是無可厚非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味講奉獻講師德是不利于輔導員隊伍可持續發展的。根據前提調研,天津高校輔導員大部分為助教或者講師職稱,無教授職稱。與之相對應,輔導員隊伍收入大部分位于學校收入底層,幾乎全部輔導員認為自己目前收入不及預期,付出與收入不成比例,認為學校應該增加輔導員補貼。
(三)輔導員考核工作有待優化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比較重視輔導員考核,基本建立了多種形式的輔導員考評體系,但是輔導員自身對考核認同感有待加強。目前,輔導員普遍認為現有輔導員考核體系缺乏科學性,量化標準不精準,不能真實反應工作態度和工作量。筆者認為,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歸根結底是由于當前輔導員的工作定位不清晰和工作內容繁多,這直接導致輔導員考核指標以偏概全、缺乏定量考核、考核主體單一等問題。
(四)科研和評職稱壓力大,分心學生事務性工作
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生管理服務工作輔導員主要工作職責,這些工作性質與任課教師課堂教學有著本質的區別,輔導員自身所從事的主要工作依次為思想政治教育、事務管理、學生職業發展指導、團建和黨建等。事務性工作為崗位本職工作,壓力雖大但輔導員普遍可以接受,現實中輔導員面臨的主要壓力源是“科研”和“評職稱”。當前大部分學校輔導員收入與職稱掛鉤,而職稱的評定又有與思政理論課專業教師同樣的科研要求,這使得輔導員在忙于應付自身諸多事務性工作的同時,還要分心做并非自己主業的科研,對此,輔導員普遍感覺壓力巨大。
二、天津部分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存在的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輔導員選拔、培訓、考核等制度不完善
首先,輔導員選拔。目前學校的政績考核體制和財政撥款體制使得高校將主要精力放在擴建新校區、擴大招生規模,引進高端人才提升科研水平等方面,而對于輔導員隊伍建設缺乏重視。比如學校在招聘名額受到限制時往往優先保證人才引進而壓縮輔導員等管理崗位,或者在招聘輔導員時即使滿足了數量需求也忽視了專業背景要求。輔導員準入機制不完善和準入標準不統一嚴重制約了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水平。
其次,輔導員培訓?,F階段高校輔導員隊伍培訓問題表現為崗前培訓集中、在崗培訓缺失,理論培訓不深入,培訓形式單一缺乏創新、內容脫離實際工作和專業化培訓缺失等方面。同時由于大部分在崗輔導員工作粘性大、經費保障不足等原因缺乏進修和深造機會,使得輔導員專業化建設動力不足。
第三,輔導員考核與晉升。輔導員工作內容和性質決定了考核工作定性指標多而定量指標少,這也導致現階段高校對輔導員的考核缺乏明確的依據和標準。部分高校還存在職稱評審和職務晉升硬套專業教師考核標準的現象,實際工作中反而出現了專心干輔導員工作的無人關注,而醉心于科研不務正業的輔導員反而獲得了晉升機會。同時,大家普遍認為輔導員工作誰都能干,干好干壞看不出來,這使得輔導員隊伍缺乏專家,整個隊伍專業化、專家化建設滯后。
(二)輔導員工作分工不明確
高校輔導員的首要工作任務是學生的思想引領,但是在實際工作中輔導員往往要承擔公寓管理、黨建、就業等多項任務。但在學校實際工作中,與學生有關的所有事情最終都要落到輔導員身上,導致輔導員深陷事務性工作而不能自拔。調研顯示,現在高校輔導員壓力的最根本源頭是紛繁復雜且繁重的工作,壓迫了輔導員進修、休息甚至是生活的時間。同時,學校各部門的慣性思維就是學生出了問題找輔導員,學生犯了錯怪輔導員,社會、學校、學生對輔導員的高期望與高能力需要與輔導員本身精力有限的矛盾帶來了輔導員工作滿意度低的問題。以上這些問題的出現都可以歸結為工作分工不明確,輔導員承載了太多的事務性工作和各部門的壓力,嚴重妨礙了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
(三)輔導員自身的問題
首先、個人覺悟水平。在目前輔導員隊伍中,確實存在一些人認為在輔導員工作崗位上很難實現個人理想,面對紛繁復雜的工作內容,產生了“得過且過”、“混日子”的想法。同時,社會環境使得人們也更重視知識和業務能力而輕視思想政治工作的傾向,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無用、耽誤學習時間等。這種社會和周圍人群對輔導員工作的不認可使得個人覺悟不高的輔導員自暴自棄或者改投門面,輔導員隊伍建設專業化困難重重。
其次、業務能力。輔導員要真正走向專業化,首先必須具備專業的業務能力,因此,輔導員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具備過硬的業務能力是必須具備的自身條件。現實工作中,大多數高校輔導員畢業后即走上工作崗位,不能迅速完成學生到老師的角色轉變,工作起來不是憑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蠻勁就是“摸著石頭過河”。因此,輔導員只有快速具備專業化所需的過硬業務能力,才能談得上專業化發展。
三、對天津市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對策與建議
(一)建立健全輔導員資格準入制度
(1)進一步優化輔導員學歷及專業結構。學校招聘時,應根據自身辦學層次對輔導員的學歷結構予以限制。在學校擔任過主要學生干部的優秀本科畢業生具有實踐經驗豐富、角色轉變快等優勢,可以在辦學層次相對較低的應用型高校擔任輔導員。普通本科院校中層次相對較高的教學和科研型高校選聘的輔導員應取得碩士或者博士研究生學位,因為他們在政治素質、基本理論素養和學習能力方面具有優勢,可以很快地適應高校對輔導員專業化的要求。在專業結構方面,高校在選聘輔導員時應對備選人的專業提出要求,備選人員應具備哲學、法學、管理學、教育學等與思想政治教育相關專業背景,以此迅速提升輔導員隊伍專業化水平。
(2)結合輔導員工作內容優化選聘程序。高校選聘輔導員要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展開至少包括專業知識筆試、面試和崗前實習三個環節的程序。在專業知識筆試環節,具體試卷內容應在結合學生工作特點基礎上提高理論專業水平,專業水平的提升能盡量提前淘汰專業背景不符的求職者;在面試環節,學校應組成輔導員招聘工作領導小組,由資深的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師和經驗豐富的輔導員擔任,面試內容應體現輔導員工作特色;在崗前實習環節,通過面試的候選者應到學院擔任一線輔導員,實際開展學生管理工作,實習時間不少于兩周,學院要結合輔導員實際工作為實習者安排具體工作內容,在具體工作中考察備選者的工作能力。
(3)豐富校內輔導員選拔渠道。在校內,除通過招聘選拔輔導員,要豐富輔導員選拔渠道,可選聘有資深教育管理經驗的退休教師擔任輔導員,彌補輔導員年輕、工作經驗缺乏的不足。同時,可通過“2+3”模式選拔輔導員,即從思想政治教育及相關專業中選拔優秀本科畢業生配備經驗豐富導師后直接從事2年輔導員工作,2年后直接脫產攻讀思想政治教育相關專業研究生,3年后符合授予學位要求授予思想政治教育碩士學位,留校從事輔導員工作,這種模式可以實現理論與實踐充分融合,提升輔導員專業化水平。
(二)建立健全輔導員專業化建設的管理體制
(1)要規范輔導員工作職能和管理機制。要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和教育部43號令的內容,首先明確輔導員的崗位職責,規范輔導員的工作程序;其次要減少甚至杜絕高校其他管理部門特別是教學工作部門隨時給輔導員下通知下命令的局面,要按照法律規定創造條件讓輔導員花費更多的時間與學生開展知心談話,把輔導員從繁瑣的事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專職做好學生思想引領工作。學工部和學院在分配工作時候要考慮輔導員專業和學歷背景,要將輔導員工作進一步細分為思想政治教育、學生事務管理和學生發展指導(包括職業生涯指導、心理健康輔導等)等方向。
(2)鼓勵輔導員一人擔多崗。為促進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發展,通過明確職責,將輔導員從事務性工作解放出來以后,其可以在有一個基本崗位即年級輔導的基礎上,應聘校內心理咨詢中心、就業指導中心兼職教師。此項措施可以進一步細化輔導員工作內容,也有利于輔導員根據自身專業背景和興趣點發展自己未來的專業方向,為整支隊伍專業化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三)激發主觀能動性,建立健全考核激勵機制
(1)輔導員隊伍的考核應以輔導員本人承擔的工作內容為基礎,適當輔以其他指標。例如,學生的滿意度、事務性工作的完成情況和工作創新點應該是輔導員工作考核的主要內容,在實際考核中,應避免將科研論文和課題申報等過分夸大。總之,輔導員為學生提供各種服務,事無巨細,不應簡單地量化考核。
(2)考核結果應與進修、加薪、職務和職稱晉升等掛鉤。要提高考核結果的有效性和使用頻率,通過賞罰分明的考核機制,讓輔導員能充分利用考核結果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最大限度激發他們對工作的熱愛,提高他們工作的積極性和成效性。
(四)完善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的培養機制
(1)建立輔導員分級培訓機制。在分級的基礎上要力爭做到培訓內容實用化、培訓形式多樣化。初級培訓主要指輔導員崗前培訓,應以理論知識培訓、業務能力培訓、素質拓展訓練等為主。中級培訓以初級培訓的內容為基礎,要注重實踐性,讓輔導員通過培訓可以提高理論指導實際的能力。高級培訓可更加注重專題培訓,并將校內培訓同國內國際進修相結合,就輔導員工作的某一具體領域做深入的輔導和教育。
(2)學工部負責督促輔導員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目前高校輔導員普遍缺乏職業認同感,高校學工部應根據職業發展理論,在不同時期給予輔導員職業發展指導。在成為一名輔導員,進入職業發展初期后,學工部應督促輔導員結合自身的專業背景和興趣,從思想政治教育、學生事務管理、學生發展指導等輔導員專業化發展基本方向中選取一個,制定自己的短期、中期、長期職業生涯發展初步規劃,在實際工作中可根據情況適當修正,保證輔導員專業化的實現。
(3)拓寬輔導員發展渠道。任何人的工作崗位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輔導員也是如此,學校應在保證輔導員隊伍整體穩定的基礎上為輔導員發展提供多種途徑。首先,鼓勵熱愛輔導員工作、專業素質和職業能力突出的輔導員長期從事輔導員工作,學校應在加薪、職稱評審等方面對長期從事輔導員工作的老師給予政策傾斜,保證其各項待遇不低于同期專業教師,引導其走職業化的發展道路;其次,對于那些專業基礎扎實、科研能力突出的輔導員,經過學校的培養和個人能力提升后,可分流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崗,轉崗專業教師,學校應給予政策傾斜,特事特辦;第三,對于基礎工作扎實、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強的輔導員,學校應為其職務晉升提供機會。
輔導員是學生的人生導師,是學生最親近的人,是人民教師的一部分。在實際工作中,輔導員要明確自身職責,要相信自己所從事職業的偉大意義,要堅信輔導員這一職業終將成為一種可大有作為、終其一生的職業。
參考文獻
[1] 陳立民.高校輔導員理論與實務[M].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06.
[2] 朱正昌.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 張再興,鄭永廷.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理論與實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基金項目:文章為天津體育學院2018年輔導員專項課題,課題名稱:高校輔導員專業化建設研究的成果。項目編號:2018Y02。
作者簡介:張瑞霞(1984.10- ),女,河南溫縣人,講師,法律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