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克強
【摘要】識字教學中,我認為應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語文新課標教材要求低年級學生喜歡學習漢字,要有自主識字的意愿。我在低年級識字教學過程中,根據兒童的識字興趣,在課堂上對不同生字進行梳理歸類后呈現給學生,激發了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培養了學生自主識字習慣的養成,對祖國語言文字的喜愛。在多年的識字教學實踐中,我認為可采用以下幾種方法進行識字教學。
【關鍵詞】自主;識字;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縱觀小學語文的全部教學內容,識字教學占的比重最大,所占的位置也就極其重要。在低年級識字是重點,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因此,在教學生字時要合理安排相適應的識字方法,要給學生創設各種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識字興趣。
一、激發學生自主識字樂趣
在識字教學活動中,只要學生感興趣,才能熟記生字。對于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來說,要想讓學生喜歡識字,首先在識字課堂上必須讓學生沒負擔的學習,能夠在課堂上暢所欲言。
(一)讓學生猜字謎
低年級教材中的生字都可以編成謎語讓學生猜,猜字謎就是學生識記字形的過程。如:一人在內(肉);九點猜一字(丸);上下串通 (卡);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少了一點,全都不要(免);一個王先生,一個白先生,坐在石頭上(碧);日月同輝(明),等等。這些字謎,都非常生動形象,好記易猜。在學生自編字謎的活動中,有個學生說:“同學們,有眼看不見,有心記不住。請問這是什么字?”同學們沉思了一會兒。“我知道!”有一個同學站了起來,“是‘死亡的‘亡!”“為什么?”同學們疑惑不解。“有眼看不見,不就是盲字嗎?有心記不住,不就是忘字嗎?‘盲字和‘忘字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有一個‘亡字!”“太有趣了!”漢字真是神奇、有趣!學生在猜謎底的過程中獲得了喜悅和成功,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在無意中識記了更多的漢字。
(二)表演識字
在課堂讓學生做動作表演不僅能夠讓孩子理解字義,也能使他們記住字形。如“掰”:讓一個學生兩個手掌心合并在一起,然后讓另一個學生向兩邊分開就是掰。讓學生表演“蹲下”“換禮物”等動作記憶“蹲、換”。像“扒、拔、拉、爬、捉、找”等這些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肢體來表演理解字形字義。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讓學生自由分工你做動作我猜生字的活動來加深對字義的理解。這樣學起來課堂既充滿了歡樂氣氛又充滿童趣。
(三)對比法識字
教師選出一些簡單的字讓學生對比認識新字。如“團—困”“轉—傳”“決—訣”“襪—抹”“換—喚”“竭—喝”“仿—紡”“換—喚”“規—觀”等。課堂上,每個孩子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在活動中自主識字,在交流中理解鞏固。
(四)歌訣法識字
我在上課時編一些幫助學生識記生字的口訣,以后可以讓學生自己試著編一編。如:馱—大馬馱東西;突—狗從洞穴中突然鉆出;回—口中有口難開口。在課堂用這種方式,不但增強了學生識字的樂趣,還增強了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五)順口溜識字法
口比天還高(吳),三木成森(森),火上加火很炎熱(炎),古代姑娘(姑),西邊有水(灑),有火才能“燒”,有水才能“澆”等。這樣就給學生創設出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學生在這種氣氛下學習,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濃,主動性更高,這樣就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開火車識字法
讓一個學生當火車頭,我出示生字卡片,其余學生按順序讀字音組詞,并且分析字形。誰說錯了,火車就馬上停,讓后面的學生當小老師(重讀字音組詞,分析字形),讀正確就繼續開著火車走,直到學生開到火車站停下。不知不覺中,孩子們就把所學的生字力所能及的記會了,學生心里頓時充滿了成功的喜悅。
(七)加減法識字
在教學識字時,我想了一些花樣的練習來考查學生,從而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強化自主記憶。例如“日+比=?”(昆),“夫+見=?”(規),“帽-巾=?”(冒)。與此同時,讓學生按照這個樣子編題也來考考老師,如“甲+鳥=?”(鴨),“窗-穴=?”(囪)。學生在小組活動中學習情緒高漲,爭先恐后的嘗試,這樣不但培養了學生的自主識字能力,而且還提高了學生的判斷能力。
(八)偏旁歸類法識字
由于低年級孩子抽象思維不夠發達,這就更加的需要老師幫助學生自己要學會歸類總結。每當教學形聲字時,我首先讓學生來討論分析字的偏旁部首,然后讓學生自己說出同一個部首的字。例如,教學第四冊識字學詞時,我先讓學生分析“獅”和“雞”的部首,讓學生知道獅子是屬于獸類,所以是反犬旁,而“雞”屬于禽類,是鳥字旁。然后讓學生自己找出課文中反犬旁的字(貓、狐、貍)和鳥字旁的字(鴨、鵝),學生在找中不僅對部首有了一個清楚的認識,而且通過自主動手動腦認識了更多的字。
二、鼓勵學生自主識字,激發孩子的識字興趣
每個孩子多么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發現者、創新者,他們喜歡用自己特有的方法認知事物,得到老師的表揚后往往會得到心靈上的滿足,不自覺的會用更高的情趣,更主動的方法去探求新的知識。我們要想方設法保護學生的這種激情,用激勵的話語促使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識字,不要做統一要求。如:在認“司”這個字時,在課堂上有的學生說“詞”去掉“讠”旁就變成了“司”,有的學生說“同”字減去“丨”就成了“司”。學習生字“意”字時,有的學生說“意”字就是“立、日、心”這三個字合成的,有的學生說“意”字就是“音、心”這兩個字合成的。當出現這種情境,我們應及時地給孩子以肯定和表揚。讓孩子們發揮想象暢所欲言,這樣在生字教學時孩子們會更加積極自主的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這樣做不但激發了孩子們自主識字的識記愿望,而且會得到不言而喻的識字效果。
三、結合生活實際,拓寬學生自主識字
生活是學生很好的識字課堂,識字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是一件非常激動人心的事情。首先,我們要利用生活中的有利條件,拓寬識字空間提高課堂效率。引導學生利用跟爸媽一起旅游時,自己多問多看車站牌,商店名、廣告牌等。這樣,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認識了好多字,還增強了孩子的生活能力。
四、培養學生在晨誦午讀中自主識字
在每天的晨誦午讀時間,由于低年級學生認識字比較少和語言文字認知能力較弱的情況下,我主要選擇經典兒童繪本進行閱讀,我和學生一起讀書。首先讓學生把遇到的不認識字寫在黑板上,然后讓認識這個字的學生當小老師領讀。這樣既調動了學生認字的積極性,又激發學生對優秀讀本的喜歡,從而使學生對識字和閱讀產生濃厚興趣。我又趁機追問:“你是怎么認識的?”或“你在哪些地方見過這個字?”最后我在全班同學面前夸贊小老師一番。學生自主識字的意識被激發后,我想方設法為學生提供相互交流、充分展示自我的實踐,如讓識字多的孩子發作業本,這也是對孩子自信心的培養。
總之,中國漢字,奇妙無窮。在識字教學中, 教師要充分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讓學生體驗到識字的快樂,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通過各種教學方法,各種途徑,鼓勵學生自主識字。
參考文獻
[1]張行濤,周衛勇.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開明出版社,2011.
[2]蘇金祿.識字教學的新探索[J]. 小學教學參考,2009(3).
[3]王玲.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初探[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