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述亮
【摘要】本文基于小學數學有效性教學為研究主題,通過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利用多媒體技術、巧借游戲化教學三方面來探索小學數學的有效性教法,以此來推動教師教學水平的快速提升,從而達到提升課堂教與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數學 師生關系 多媒體技術 游戲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1-0126-02
隨著新課改的全面深化,教育教學從過去以教師為課堂主導地位轉變為以學生為課堂主體地位的變化。這一教學觀的變化為傳統教師工作提出新的挑戰,教師必須以學決定教的標準來衡量教學的成功,所以只有提升學生的有效學習質量,才能符合時代教育發展的需要和徹底貫徹新課改的指導思想,從而更好地保證學生學科的平衡發展及具備可持續增長力。
一、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是教育成功的關鍵
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活動中想要實現高效化、優質型的教學課程,那必然是建立在和諧師生關系的基礎上才能形成教與學的雙邊互動,只有形成教與學的雙邊互動,那教師發射出的知識訊號才能被學生有效地捕捉,從而才能為知識教的有效傳遞、學的高效吸納的課堂愿景奠基良好地教學基礎。反之,教的數學知識與學的認知水平不在一個頻率中,那么形成不了教與學知識的共識性、共頻性,這也就很容易造成高消耗、低成效的教學現象。
首先,教師在上課之前必須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因為教學目標是一堂課的起點與終點,是一堂好課產生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制定符合學生學習實際學習需要的學習目標,教師才能有的放矢的引導學生有效學習,因此教師在備課前夕要充分掌握教學主體和學習主體的基礎情況。如:要掌握學生的學習喜好、認知邏輯及最近發展區,只有如此,教學目標制定才能更好地符合現實教學的需要,教學方法的產生與運用才能更好地符合學生的有效學習。同時教師還要對教材做到足夠深入地挖掘,只有明確學習的重難點,教師課時的運用才能更加高效。其次,由于小學生學習過程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和無意識性,那教學過程必然要基于學生的興趣上,只有準確找到學生興趣的興奮點,才能更好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學習,進而教師才能更好地獲取課堂教學行為的有效反饋,從而達到優化教學行為的目的和切實符合學生實時學習需要。最后,在教學活動中要把賞識評價教育貫穿教學始終,只有立足以生為本、因材施教的原則下,不斷地發現不同學習個體的閃光點和鼓舞性地激勵學生學習動力,才能更好地滿足小學生渴望獲得他人與教師認可的表現心理。只有如此,在和諧共生的師生關系中才能更好地實現優質高效的數學課堂。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學生形象識記
小學數學是富有條理性、邏輯性、抽象性的特征,而小學生則是以形象化思維為學習主導,那么在沿用傳統的三尺講臺、黑板、粉筆的組合教學,在漫長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會產生很大的學習負擔,甚至會導致學生的數學興趣逐步遞減和產生厭學、畏懼的學習情緒,因此,為了更好地實現高效的數學課堂和保證學生的有效學習質量,必然要基于學生認知邏輯的基礎上來設計切實可行的教學方式,才能更好地符合學生實際學習需要。而多媒體技術是集合聲光影像為一體化的信息教具,是能夠把數學知識的靜態化轉變為動態、直觀的形象表現,是非常切合學生的形象化理解,對學生的興趣激發和學習理解力起到非常大的促進作用。例如,在教學《長方形與正方形》一課時,通過多媒體技術的輔助,在新課導入時先為學生呈現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實物,其中包含正方形與長方形圖形,促使學生在直觀形象的觀察中,在生活實物畫面中找出相關的數學知識,進而正式導入新課并達到激趣的目的。其次,在教多媒體技術的輔助教學過程中,通過把圖形抽象知識轉變為直觀具象化,能使得學生直觀觀察在動態全面的圖形演示中,促使學生能更輕松、自主的吸納教學知識。這不僅助力學生高效率理解掌握圖形的特征與兩者的關系,也在教學過程中更好地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從而能夠形成一個良性的學習循環來助力學生有效學習質量的發展。
三、巧借游戲化教學,激發學生主動學習
正如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力量,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學生是興趣與良好學習習慣最容易形成及培養的關鍵時期。因此,教師要重視在教學過程中融合數學興趣的養成計劃,只有在興趣的驅動下學生才能更加主動性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從而實現教之有效、學之高效的課堂。而游戲對于小學生而言具備天然的吸引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內容的不同性,巧妙地設計富有游戲特質的教學過程,這不僅能夠迅速提升一堂課的學習氛圍,也能夠極大活躍學生的學習思維,從而在樂中學的過程中完成預設的教學目標。例如,在單元復習課堂中,教師就可設計《萬以內的加減法—口算競賽》,通過組織學生以小組模式參與競賽的過程中,來達到鍛煉學生的計算能力和驗證不同學生的知識掌握深度的目的,進而在教師的組織與參與中也發現不同學生知識掌握的短板性,這不僅助力教師復習課堂的輔導行為更加具備實時性與針對性,也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參與性,從而在師生課堂互動的過程中更好地完成復習課堂的教學目標。
綜上所述,任何教法都具備它的兩面性,教師必須要基于學生為本位的教學理念,才能有效避開課堂教學行為的盲目性,從而才能更好地實現優質高效的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畢玉文.小學數學有效性教學初探[J].才智,2017(25):91.
[2]陽志勛.小學數學有效性教學探究[J].江西教育,2017(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