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錚
【摘要】教學、教研是學校發展的源動力。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應緊跟教育改革步伐,貫徹黨的指導思想,以提升“核心素養”為目標,優化以學情為平臺,大數據背景下的高效教學體系,“增效減負”,重點提升各項工作質量,以匠人精神鍛造教育魅力,用教育信仰起航有意義人生,秉承大教育情懷,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關鍵詞】核心素養 學情 高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1-0179-01
一、背景分析
片面追求升學率是高中教育長期以來一直存在的問題,新修訂的課程方案強調,普通高中教育不應只是為上大學做準備,培養學生職業發展和適應社會生活也是十分必要的,從而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相應的,新課程方案進一步優化了課程結構,改變以往知識點的學習導向,凝練學科核心素養。
教師應切實貫徹十九大報告精神,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以《課程標準》為指導,繼往開來,結合地方教育特點,本校教育特色,認真進行校本研修,努力提升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
二、教師角色轉換的要求及思考
1.分層漸進,實現育人目標
新的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標準把學業質量劃分為不同層次,明確學生完成本學科學習內容后,學科核心素養應達到的等級水平,進而教師能更好地根據學情把握教學要求,有效落實育人目標。此次修訂有力地促進教、學、考的銜接,為階段性評價、學業水平考試和各類考試命題提供了重要依據,形成育人合力。
在此要求下,教師教學過程更要從學生實際出發,以因材施教分層教學為理念,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學習實踐活動,合理制訂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抓兩頭、促中間”。對學生的分層要求,不能只是從做題量上去區分,也應該從教學內容的深淺、教學方式的變化、題目的難度和綜合度上區分。因此,教師需要充分根據學情,分層定量,限時完成,重在糾錯,精準扶貧,循序漸進,切忌急于求成。
2.創造條件,補齊學生短板
課程改革著重強調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教師,要積極創造學習條件、搭建平臺,給學生時間,讓他們自主安排;給學生沖突,讓他們激烈討論;給學生權利,讓他們主動選擇。課前,提倡學生自主獨立與小組合作糾錯、探究,自覺對錯題進行歸因分類;課中,鼓勵學生合作自主探究,參與點評,剖析思路,激發動力,提升能力;課后,主張學生自主反思總結,提出努力方向,引導學生定期對相似問題進行歸類整理和總結,力爭再次遇到時能做到得心應手。同時,發揮伙伴小組的作用,加強小組中學優生對學困生的幫扶力度,補齊全班學生群體中的短板。
3.提高素養,發揮教師主導作用
《課程標準》大幅度增加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傳統教育內容,強調黨的領導的重要性,在思想政治“政治與法治”部分,要求學生必須了解并堅持黨對一切工作領導的重要性;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闡明在思想政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部分中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轉化的意義等;強調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在語文、外語、歷史等課標中,要求學生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文化觀、歷史觀,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能在跨文化交流中堅守中國文化立場,講好中國故事;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在化學、生物、地理等課標中,要求學生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觀念,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強調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在信息技術、通用技術、數學等課標中,學生需要學習了解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處理等內容,培養卓越的創意設計能力和工匠精神,感悟和弘揚勞模精神。對此,各學科教師在備教施教中,就應努力凸顯思想性、時代性和整體性,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等內容。著力提升教師個人核心素養,通過讀書分享會等形式自主學習、互相學習,共同提升。同時,教師應作為主導,面向學生開展以提升核心素養為旨歸的各項活動,如經典閱讀、實驗探究、藝術展示、科技創新等。
4.開展教學研究,發揮引領作用
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離不開有效的教學研究,以教師為主體,以學校為沃土,以課堂為基石,以問題為驅動,以課例為載體,以探究為方式,以比賽為舞臺,助推教師專業發展和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名師、學科帶頭人的要充分發揮引領作用,依托名師工作室、教學能手工作室等,充分挖掘教師團隊的集體智慧和巨大潛能,努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效應。教研活動要落到實處,有效推進,努力變動力不足為主動參與,變主題漫無邊際到提煉精當,變摸石頭過河到有序推進。努力在“活”和“實”上做文章,在“本土化”、“科研化”、“序列化”上鍛造特色,在不斷的探索追求中書寫精彩。
三、結語
文化鑄就校園氣質,藝術凝聚青春風采。教師要樹立開放的課堂教學理念,積極探索,大膽創新,使課堂教學與課外藝體活動有機結合,從而延伸教學空間。各種社團活動的開展,除志趣相投、自主探究之外,輔導老師應給予系統化、專業化指導,使學生在課堂“主食”之外,能夠在社團活動中補充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教師要努力創新社團活動的課程開發、挖掘社團活動的課程資源、建設社團活動的課程載體;把“自主創新”作為社團活動的核心理念,把“合作交流”作為社團活動的主要方式,把“探究實踐”作為社團活動的主要特征,努力讓社團活動有成效、有成果,讓核心素養在學校落地生根,讓學生真正體驗到學習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