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作文教學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教師要結合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學習作文的寫作技巧,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保證作文教學的有效性,為學生習作的終身學習打好基礎。謹以此文對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的開展進行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創新教學
一、 引言
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對作文學習的興趣不夠高,在寫作的過程中沒有投入充足的熱情,導致作文質量較低。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作文指導教學的過程中,過多地將習作的成績作為重點,將重心放在學生寫作能力提升上,不能積極引導學生培養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對作文學習不夠重視,進而無法提高寫作成績,使得語文作文學習受到沖擊,從而產生負面的學習心態。
二、 根據作文類別,進行分類指導
小學作文有不同的文體,有著不同的寫作技巧,在寫作的過程中思路也具有差異性。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寫作技巧學習的過程中,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根據文體特點進行寫作指導,使學生能夠充分了解不同文體的寫作技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應對不同文體的寫作訓練。如記敘文著重引導學生對發生的事件進行描寫敘述,散文則強調情感方面的表達和渲染,說明文重視科學性和嚴謹性地表達。
三、 強化目標層次性,開展分類教學
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差異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教學中堅持上不封頂、下要保底的原則,體現出教學目標的層次性與多元性。在作文教學時給予學生一定空間,通過由深入淺的寫作指導,引導學生進行寫作反思,充分發揮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指導中學生的主體作用。例如:指導《給遠方的小朋友寫一封信》這一寫作類型時,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寫作情況進行教學目標分類,將教學目標分為兩類:1. 寫作水平較高的學生,教師引導其聯想,結合自身的理解設定“遠方的小朋友”這一具體概念,設計科學合理且具有創造性的內容,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同時,鍛煉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進一步促使學生習作能力全方面的發展。2. 寫作水平較低的學生,教師可以先設計出固定的框架,給予學生寫作思路,根據主題內容給予內容上的提示和建議,如介紹家庭情況、個性愛好等。通過設置分層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展開分類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進一步增強不同層次學生的寫作能力。
四、 加強思路引導,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小學作文學習的過程中,要靈活地運用語文教材,幫助學生搜集更多的趣味化教材,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主動地投身到寫作訓練中。例如: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從前有一個人很窮,但是卻十分愛慕虛榮。為了參加舞會,這個人向好朋友借了一條珍貴的項鏈。”說到此處,學生便詳細地記錄下來。于是我緊接著說:“但是在舞會上,她不小心將項鏈丟了。同學們,你們猜想一下,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呢?”這樣的情節,很適合孩子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學生興趣盎然,自然而然天馬行空,暢所欲言。我便趁熱打鐵地添加情節:“但是當她攢足還項鏈的錢后才發現這是一條假的項鏈,同學們想象一下她的心理活動是怎樣的?”此時學生想象的興趣更是得以加倍地激發,大家紛紛舉手想要分享自己的想法。最后的成品文,我發現有了興趣的激發,孩子的創作和表達能力得到空前的提升。點評交流時,我順勢說道:“同學們,你們的想象都很有創意,值得點贊。其實在此之前呢,已經有一個叫莫泊桑的人,根據剛剛的故事寫出了一篇文章,題目叫《項鏈》。請大家閱讀一下,對比自己的作品,看一下文學大師的作品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這樣有效的引導,將死氣沉沉的寫作和閱讀指導有機結合,使作文的學習變得生動活潑起來,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促進讀寫結合。
五、 挖掘教學資源,創新寫作教學方法
心理學家班杜拉認為:人們在學習語言和各種技能的過程中,以及藝術習作的最初階段都要借助“模仿”為階梯,吸收模仿對象的相似因素和有用經驗,作為自己進一步發揮創造性的基礎。由于寫作活動是較為復雜的認知活動,增加直觀的參考材料,利用好教材中的課文,會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有利于學生的寫作學習從“知”到“用”的過渡。
比如,關于詳略得當的寫作技巧的指導,可借助課文的學習進行指導。例如:學習《飛奪瀘定橋》這篇文章時,作者濃墨重彩地鋪寫飛奪瀘定橋的時間緊迫且路途艱辛、瀘定橋令人膽寒,令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而奪橋后的激戰反而寥寥數言,簡單帶過。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明白與文章中心思想相關的內容,必須要詳寫。與表現文本中心關系聯系不大的內容,可以一筆帶過,需要略寫。結合文本內容,有效應用教學資源,指導學生習作重點,引導學生分清主次,寫作時自然有詳有略,重點突出了。如此展開寫作教學,有助于增強學生寫作技巧的理解和認知能力,從而掌握寫作方法。
六、 明確學生地位,加強生活化指導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和探究,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文學習能力,使學生能夠意識到語文學習的必要性,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例如:教師要求學生寫一篇以“家”為主題的文章,學生便能自然而然地想到自身的家庭,也有著極為豐富的體驗,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家庭中的點滴故事、人物細節、家庭環境等角度進行入手,加強針對化引導,有助于學生從多角度進行寫作分析,從而提高寫作能力。
七、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作文指導教學中,教師必須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合理把握教學切入角度,以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強化目標層次性,開展分類教學,強化作文指導效果。在教學過程中,將寫作教學的目標進行分解后加以完成,分項練習達到目標之后再進行整合練習。結合學生的寫作思路與文章創作進行分類指導,應用多元化的教學資源,開展主題教學。從語言訓練到習作方法乃至謀篇布局,層層推進,使學生逐步掌握作文創作技巧,全面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能力。
參考文獻:
[1]郭秀霞.如何有效提高農村小學生作文[J].學知報·教師版,2016(4).
[2]魏耀峰.農村中小學作文教學的現狀及對策[J].寧夏教育,2017(2).
[3]江平.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簡介:蔣婷娥,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第二實驗小學教育集團福煉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