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中構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有利于轉變學生語文學習習慣,培養學生各項能力,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積極構建合作學習模式,強化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性,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益。
關鍵詞: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構建對策
合作學習是近年來逐漸興起并被廣泛運用的一種教學模式,是打破傳統教學模式,促進教育改革的有效手段。合作學習模式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對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促進現代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應當緊抓學生語文學習的啟蒙期,積極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充分發揮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效果。本文結合小學語文教學,探索小組合作學習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效益的策略。
一、 小學語文教學中構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意義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教育背景下,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運用于小學語文的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 轉變學生學習習慣,培養學生各項能力
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以教師的講授、學生的被動聽講為主要模式。而學生長期在這樣的學習模式下,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學習思維等將受到極大的制約,最終導致學生習慣于被動接受,不主動探索,影響了學生語文綜合素質提升。而小學語文教學中構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有利于轉變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培養學生各項能力。
首先,轉變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教師結合教學內容,以話題、問題為核心,引導學生以合作的方式共同討論,最終尋找問題的答案。這種方式,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方式,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習慣,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
其次,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在現代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改變過去知識唯一的教學現狀,強化學生的各項能力培養,是教師教學的職責所在。而小組語文教學中構建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如探索探究能力、語文思維能力、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合作學習能力等,于小學生而言,這些能力是學生成長和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能力,是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直接體現。
(二) 突破傳統教學模式束縛,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改革
小學語文教學中構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主要流程如下:教師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結合教學的內容,選定議題,然后通過科學的方式將學生分成幾個合作學習小組,讓學生在教師的組織與調控下交流和討論,最后每個小組推選代表發表自己小組的觀點,教師總結點評結束。由此可見,小學語文教學中構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模式,有效地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對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構建現代化的語文教學課堂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 小組合作學習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效益的策略
(一) 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激發合作學習意識
小學語文教學中構建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主要目的是充分調動學生的廣泛參與性,給學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臺和空間,讓學生能夠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同時傾聽同組同學的觀點,實現優勢互補的語文教學效果。而小學生由于年齡小,在課堂教學中,容易因為不懂得“規矩”或者是紀律意識欠缺而缺乏合作學習的意識。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構建的過程中,應當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性格特點,本著“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充分調動學生合作學習的主體性,激發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同時強化合作學習過程中的紀律監管,為確保良好合作學習效果的實現奠定基礎。例如,在《飛向太空》一文的講解中,為了激發學生的合作意識,激發學生交流和討論的欲望,筆者在對學生分組之后,首先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優勢,給學生播放有關于太空的視頻片段,刺激學生的思維和感官,讓學生感到震撼。然后再按照設定好的流程進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學生的交流和討論欲望空前絕后,取得了良好的合作學習效果。
(二) 充分發揮教師主導性,確保合作學習目標實現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構建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并不是說教師從此無所事事,而是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和監督,方能確保合作學習目標的實現。可以說:和傳統的知識講解式教學模式相比,構建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教學思維以及教學的組織與調控能力要求更高。因此,教師應當充分發揮自己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的主導性,加強對整個合作學習過程的組織與調控,促使合作學習目標的實現。例如,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過程中,教師應當觀察每個小組甚至是每個成員的表現,適當地給予點撥和引導,讓學生沿著科學的路線開展交流合作。同時,在合作學習的總結與評價環節,教師的點評也格外關鍵。如何通過科學的點評,讓學生豁然開朗,同時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需要教師有一定的語言藝術。因此,必須充分發揮教師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的主導性,方能促進合作學習目標的實現。
(三) 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為依托,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核心素養理念的提出,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成了現代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而對于語文學科的學習而言,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運用能力等共同構成了其語文學習的關鍵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依托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以語言的交際和表達能力培養為例,教師可以緊密結合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通過朗讀訓練、小組交流討論等方式,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發展學生語言核心素養。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構建,對轉變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培養學生各項能力、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積極構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加強對整個合作學習過程的組織與調控,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益。
參考文獻:
[1]褚麗.小組合作教學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融合[J].中國校外教育,2017(20):15-16.
作者簡介:
涂朝琴,貴州省畢節市,貴州省赫章縣六曲河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