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知識的靈魂,也是解決眾多數學問題的關鍵。而數學思想是在長期的數學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為了使小學生養成相應的數學思維模式,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進行滲透,這樣還可以有效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文章在分析小學數學教學特點的基礎上,較詳細地闡述了滲透數學思想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數學思想;滲透對策
數學思想方法是在數學的不斷發展過程中逐漸總結出來的,是一種數學規律的表現形式,也是解決數學問題的有效途徑。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學知識的學習還具有一定的難度,這主要是由于小學生沒有掌握數學知識的一般規律和解決問題的有效方式,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實踐中滲透數學思想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這樣的情況下,深入分析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的有效對策,對于提高小學生數學教學水平,具有十分明顯的推動作用。
一、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在數學思想方法滲透方面的現狀
1.對數學思想的理解不夠透徹
數學思想方法是在長期的數學教育發展實踐中不斷總結和發展起來的,但是每種數學思想方法都有其特定的應用背景和應用環境,要想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在實際滲透數學思想方法之前,應該對數學思想方法有一個全面透徹的理解。只有把握了數學思想的內涵,才能與教學實踐進行完美融合,進而發揮出數學思想方法的積極作用,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完善,積極開展教學改革已經成為教學過程中的主要內容,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教師為了提高教學質量,迎合教學發展趨勢的目標,就將各種數學思想方法運用到教學實踐中,而對于數學思想的本質內容,很多教師并未真正領會,因此導致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也僅僅停留在表面,并沒有真正達到促進學生學習,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2.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脫離學生認知水平
根據一般的教學原理,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進行數學思想方法滲透的時候,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進行。如果教學過程中采取的教學形式不符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特點,即使教學方式再新穎,教學過程再豐富,都是無法收到理想教學效果的。但是從當前的教學實際情況來看,教師在滲透數學思想的過程中,經常會忽視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具體來說,教師基本都會按照自己的認知和理解去進行教學計劃的設計,因此經常會出現某個知識點學生已經理解了,但是教師還用大篇幅的時間進行講解,而一些知識點學生根本就沒有完全掌握,或者掌握得并不好,但是教師一筆帶過,這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教學的質量。出現這種情形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師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不夠了解,缺乏與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交流,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滲透數學思想的時候,應該在充分了解學生認知水平的基礎上開展教學活動。
3.數學思想的滲透缺乏創新性,學生學習存在困難
在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下,自從學生接受教育開始,就在思想上樹立了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那就是教師的想法都是正確的,教師解決問題的方式也是最好的,所以只要在學習的過程中按照教師的要求和教學步驟進行就可以。即使有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有自己獨立的想法,也不敢及時提出來或者與教師進行交流,因此教學一直按照既定的模式開展和延續[1]。而在實際滲透數學思想的時候,教師也一直采取相對單一的教學方法,不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和思想,因此可以說,千篇一律的教學方法是導致學生數學學習質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不僅如此,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還很容易失去學習興趣,所學的知識和數學思想也都是教師灌輸的結果,其中真正能夠內化成綜合能力的少之又少,這對于學生以后的進一步學習和發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的有效對策
1.營造愉快的學習氛圍,促進數學思想的滲透
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受制于教學進度與教學任務,授課教師往往容易給學生增添一種學習上的壓力,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負面的情緒。但是,實際上學習應當是一件令人快樂的事情。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思想的時候,教師應當注重營造一種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享受學習的樂趣[2]。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要逐漸培養學生對數學的熱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消化理解數學知識,讓數學為自己所用。但是一直以來,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似乎經常會忽視這一內容,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大大降低了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整個學習過程變得十分壓抑,學生也根本體會不到學習過程中的樂趣。
在新教育理念的影響下,教師要進一步轉變教學的方式,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輔助教學,從而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將小學生從壓抑的學習環境之中解放出來,釋放個性,促進數學思想方法的學習。以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教科書中加法交換律為例,通過40+56=56+40,12+5=5+12,78+87=87+78……諸多例子,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歸納演繹思想,概括出加法交換律a+b=b+a。
2.完善教學評價機制,為數學思想的滲透奠定良好基礎
教學評價是衡量教學整體水平,發現教學問題,以便及時提出針對性解決辦法的一種有效形式。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學評價已經逐漸淪為評價教師教學素質的工具。教學評價應該包含多方面內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綜合能力發展情況等,學習成績只是其中的一個指標。但是現代教育評價體系之中,學習成績的比重得到了凸顯,甚至考試成績已經成為評價教師教學水平和學生學習效果的唯一標準。
所以教師為了取得較高的評價結果,將強調學生能力的素質教育逐漸轉變成為重視學生考試成績的應試教育,只要能夠提高學生考試成績的教學方法,都會被應用到教學實踐中。為了促進數學思想的滲透,在教學過程中,學校應該積極完善評價指標,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變化以及個體發展情況給予重點關注,重視教學評價的多元化特征,避免教學評價結果的片面性,使其能夠反映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同時也為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三、結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是其中的重點內容,教師應該對此給予重點關注,不斷優化數學思想的滲透形式,將其貫穿數學教學的全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小學生的思維,使小學生掌握數學問題的正確思考方式,關注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過程中的個體特點,同時積極完善教學評價機制,避免單一的教學評價指標對于數學思想方法滲透的影響,提高教學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羅軍龍.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思路[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35):276.
[2]陳星福.芻議數學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EB/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45).
作者簡介:麻新賜(1977—),男,壯族,廣西南寧人,小學高級教師(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