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相可 王景琦
摘 要: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是我國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近年來大學生個人在就業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生就業中的應用,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刻不容緩。因此,本文對目前大學生本身在就業中存在的問題、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生就業中的作用以及措施進行闡述。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就業;作用
隨著高校不斷擴招,大學生數量逐年增加,精英教育到大眾教育的轉變,在促進社會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問題。大學生就業難的狀況,不僅給高校也給社會提出了一些難題,高校作為教育的主陣地,是培養和教育學生的重要環節。高校在對大學生進行專業的就業指導時,也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生就業指導中的實施,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生就業中的作用,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
一、目前大學生本身在就業中存在的問題
(一)主觀期望較高
大學生在就業時,仍然存在著期望過高的現象,向往大城市、大公司、效益高的企業,對于一些鄉鎮企業和規模較小的公司等不屑一顧。大學生應該及時轉變自身的就業觀念,制定合理的就業目標,不要一味的考慮自己,更要考慮到國家和社會的需要,及時到國家和社會需要的崗位上去,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也實現社會價值。
(二)功利性太強,社會責任感淡薄
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使財富快速增加的同時,人們也形成了以財富為追求的心理。大學生在就業時,往往是從個人利益出發,以掙錢為首要目的,對于高薪職位趨之若鶩,而對于國家實施的支援西部和農村的計劃,積極性不高,不想到艱苦的地方工作,缺乏集體主義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三)就業恐慌心理嚴重,心理承受能力較弱
一些大學生存在就業恐慌和排斥心理,就業心態十分消極。學生在就業的時候,總會經歷一些困難和挫折,例如:企業面試、復試失敗等。如果學生個人不能正確的對待挫折,會很容易受到消極因素的影響,降低自信心。消極的擇業心態,不僅嚴重影響大學生目前就業,而且對于以后人生的選擇和發展都會有負面影響。
(四)職業道德缺失,不誠信現象嚴重
由于逐利思想的影響,一些大學生就業時出現了一些不符合職業道德的行為,制造假學歷、編造假的實習經歷等。誠信意識嚴重缺乏,這已經不僅僅是學生個人的道德問題,更是違反了相關的法律法規。還有部分學生在進入企業后,由于種種原因頻繁跳槽,給用人單位帶來多種麻煩。
(五)缺乏科學的職業發展規劃
一些大學生在就業時,往往只考慮到個人利益的實現,對于職業本身沒有科學的認識,缺乏相應的職業發展規劃。大學生對于自身的實際情況和崗位的需求沒有正確的認識,未能考慮到人崗匹配的問題,以至于在進入用人單位后,對于工作狀態不適應,容易產生消極心理。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生就業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嚴峻的就業形勢和壓力,對于一些大學生產生了負面的影響,使其產生了消極甚至錯誤的就業觀念,因此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刻不容緩。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就業指導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大學生消除消極和不良就業心態觀念,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從而利于大學生更好的就業,緩解社會的就業壓力。
(二)有利于大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完善自我
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門專業性的學科,具有育人作用。一些大學生的思想和心理仍處于不成熟的階段,沒有準確的自我認知。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就業指導中,可以幫助學生更清楚的認識自身,明確自身的優缺點,在今后不斷學習,完善自我,讓自己更加優秀。
(三)有利于塑造大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
企業對于學生的思想道德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夠抵御不良思想對于大學生的影響,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不良思想的危害性并及時糾正自身在就業時思想和行為上的錯誤,建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和思想意識。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就業指導中,能夠幫助大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個人品德。
(四)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就業心理素質
一些大學生在就業中出現許多心理問題:自卑心理、盲目心理、抗挫折能力弱等,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就業。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心理狀態具有調節作用,能夠幫助大學生改變不良的就業心理,形成健康的心理狀態。良好的就業心理素質,是大學生就業的重要因素。在就業中,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有利于大學生充分展現自身的優勢和才華。大學生在求職地過程中難免遇到挫折,關鍵是要正確地看待它,把挫折當作人生的磨練,從而激發自身潛能,走向成功。
(五)有利于幫助大學生建立科學的就業規劃
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學生就業,能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自我、了解自身的職業興趣,從而明確自身的就業方向和崗位等。有助于大學生及時準確的了解就業相關信息和動態,了解該行業發展的總體環境,為自身就業選擇指明方向,從而制定科學的就業規劃。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生就業中的措施
(一)加強大學生的就業品德教育
高校教育的目標就是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具備良好的品德對于大學生來說是十分必要的。有些大學生的思想意識并不成熟,在就業時會出現有些不道德的行為,這對于自身發展是非常不利的。高校要加強對大學生的就業觀、職業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幫助大學生塑造良好的就業道德;同時也要加強對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和引導,幫助大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理念。
(二)加強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
高校要加強學生心理方面的指導和教育,幫助大學生正確客觀的認識自我。組織學生觀看心理電影、心理劇、和心理咨詢等方式進行心理素質教育。大學生在就業時并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加強學生的心理素質,讓學生正確的對待和排解就業壓力,提高自身心理承受能力和適應能力,樹立自信心,保持良好的就業心態。
(三)建立科學的就業指導工作體系
高校對于大學生的就業指導不是一蹴而就的,應該建立相應的就業指導工作體系:一是設置科學的就業指導教育課程。將就業指導教育融入到思政課之中,讓學生接受相應的理論教育,具備良好的理論知識,為以后的工作實踐奠定基礎。二建立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就業指導者不僅要有豐富的就業知識,更要具備較強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系統、完備的知識結構,以保證能夠給與學生準確和專業的指導。三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在就業指導中的方式。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堂與課外相結合,集體教育與個體教育相結合等,高校要實時更新就業理念,以豐富的方式讓大學生更好的認識自己,明確自我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張秀杰.論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生就業指導中的引導作用[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8(12):54-55.
[2]李麗丹,齊星宇.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生就業指導中的作用發揮[J].西部素質教育,2017(3):29-30.
[3]魏彬.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5(14):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