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導圖,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應用記憶、學習、思考等的思維“地圖”,有利于人腦擴散思維的打開。加強思維導圖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應用,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促進學生的心智成長。本文在簡單解讀思維導圖的前提下,分析呈現了應用思維導圖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了學生應用思維導圖的指導策略,以期為后續的教學實踐做理論支撐。
【關鍵詞】思維導圖 指導策略 心智發展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3-0038-02
一、思維導圖解讀
思維導圖的核心本質是“化繁為簡,以簡馭繁”。思,體現的是智慧的源泉,需要我們用心思考;維,體現的是思考的角度,多維度立體化,采用的是放射狀的思考方式;導,體現的是視覺上的信息輸入和輸出,輸入是知識的整理,輸出是智慧的激發;圖,體現的是圖譜的力量,以樹狀結構為主、網狀脈絡為輔,把大腦天生的互聯網變成可視化、可感知的思維地圖。
二、思維導圖應用存在的問題
(一)應用目的模糊化
一提到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老師們腦海里總會呈現“跟風、形式化”等詞語,對應用思維導圖的目的缺乏認識與思考。教育的核心在人,不論是教師,還是孩子,不論是家庭,還是社會,不論是過去,還是未來,只有喚醒每個人內在的精神力量,才可以點亮教育的未來。思維導圖只是思維可視化的一種工具,我們將其運用于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旨在提升自我,發展學生,包括師生的心智成長,思維提升等。師生學習思維導圖,學的不僅是思維導圖這個工具,更多的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思維可視化,讓教育看見思考的力量。讓師生人人都是發光體,人人都做思考者。
(二)應用過程形式化
1.重美觀,輕聯系:追求圖像、符號和色彩的美觀生動,忽視了這些要素與思維導圖內容的關聯性。
2.重形式,輕內容:不考慮具體學習內容的特點,追求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呈現內容。
3.重全面,輕效果:思維導圖包含的內容龐雜,不能突出主要內容。
比如,我手繪的這張預習作業的導圖,雖然形式簡單粗略,但內容詳實,分支間和分支內邏輯性強,效果明顯。它的中心主題是“《只有一個地球》預習作業”,設計這個預習作業的導圖思路是:目標——方式——細則。按著這個思路,一級分支上設計了4個預習目標,每一個目標分支下又有實現目標的方式分支,最后到細則要求。一級分支按順時針方向設計,由認知目標——技能目標,也存在邏輯性和聯系性。至于每一分支的顏色或者配圖,算是在邏輯性之上的錦上添花吧!
(三)思維導圖的功能局限化
我們平時在運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中,重視思維導圖在思維整理和促進記憶等方面的功能,輕視思維導圖在思維激發、意義構建、思維訓練等方面的功能。在我看來,激發思維并發展心智更重要。當然,這也是一個循序漸進、漫長的過程,需要時間去強化。
(四)思維導圖的作用低效化
不管是學習還是做事,最終要達到什么效果,最重要的是態度。師生形式化應用思維導圖,制約了其優勢與作用的有效發揮。學習嘗試運用思維導圖這個可視化工具,不求泛濫,門門課都有,節節課都用。但如若要用,就用心去做。
三、應用思維導圖的指導策略
1.培訓指導策略
利用 專門時間,對學生應用思維導圖進行集中培訓和指導。培訓要注意講練結合,集中講解與個別指導相結合。當然,這需要我們老師提前了解繪畫思維導圖的基本步驟和方法,才能在指導學生時游刃有余。
2.示范引導策略
示范引導策略主要包括教師示范和優秀作品示范兩種。
教師示范:教師將自己繪制好的思維導圖貼在黑板上,或者當堂在黑板上繪制思維導圖,向學生介紹繪制導圖的思路和方法,通過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示范作用,引導學生學習應用。
優秀作品示范:將班上學生畫的優秀思維導圖進行展示分享,并交流討論優秀的學生思維導圖作品,讓學生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己的作品,激發應用的動機。
3.支架引導策略
以思維導圖為學生學習的認知支架、交流協作支架等學習支架,通過讓學生將不完整的思維導圖補充完整,或者創作思維導圖等方式,激發學生學習應用思維導圖的興趣。比如,以生活用品為中心,讓學生發散去想生活用品包括哪些……
4.協作策略
協作策略主要包括師生協作和同伴協作兩種。
師生協作:通過師生共同協作繪制思維導圖式板書、整理復習知識點、進行課堂小結等方式,使學生在協作中學習思維導圖的應用。比如教師用導圖板書有關“角”的內容,就可以引導學生去補充角的定義、角的分類、角的畫法、角的大小等內容,發揮集體的力量,網羅“角”的所有知識。
同伴協作:學生以小組協作的方式,小組內共同商量合作完成一幅思維導圖,既降低學習的難度,又節省課堂時間。小組同學在同伴協作交流中,掌握思維導圖的應用。
5.交流反饋策略
學生剛開始使用思維導圖,不清楚評判的標準和方法,教師通過示范點評,組織學生互評等方式,使學生及時知曉自己應用思維導圖的優點與不足,根據反饋意見進行修改完善,逐步形成自我評價反饋的意識。
總之,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正在深刻地改變著世界,也改變著教育。面向未來的教育,我們不得不更新我們的教育理念。讓我們借助思維導圖,使得師生的思維可視化,促進師生心智的不斷成長!
參考文獻:
[1]劉艷.你一學就會的思維導圖[M].文化發展出版社,2017.
[2]范維明.小學教育中“思維導圖”的意義與應用[J].新一代,2017(14):28-29
作者簡介:
魏迎梅(1988.12-),女,大學本科,研究方向:小學教育數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