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改革強調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倡導構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學習”模式,英語新課程標準也明確規定,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面向全體學生,為他們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自主;培養;有效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自主學習成為課堂正能量,才是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終身發展的硬道理。下面我從個人的課堂實踐談一下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方面的幾點嘗試。
一、 課前明確預習任務,提高自主預習的有效性
我們知道預習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持之以恒的預習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日常教學中,我們教師為了布置作業省事簡單,往往忽視預習作業的布置,或盡管布置也是泛泛的預習生詞,聽讀課文等,對學生的預習任務沒有細化或不夠具體,第二天課堂也沒有針對性反饋,長此以往,這樣的預習作業形同虛設。這種現象在我的日常教學過程中也發生過,我對此進行了深刻反思。現在,我要求學生根據英語課前指導書進行分層預習,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自己的英語學習能力進行相應的課前任務選擇,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驗完成任務的成功感,這種體驗在課堂上會獲得延伸。需要強調的是學生的課前預習任務,教師必須在課堂進行反饋和檢查,這樣才會讓學生從意識上重視預習和落實預習任務,我們教師也會通過檢查初步把握一下學情。
二、 課堂明確小組合作任務,關注小組自主討論的有效性
自我校實施理解教育和自然分材以來,我對美國緬因州的國家訓練實驗室提出的學習金字塔(Learning Pyramid)理論都耳熟能詳,在塔尖的是曾經我們的學習方式——“聽講”,也就是老師在上面說,學生在下面聽,這種我們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學習效果卻是最低的。金字塔中體現的學習效果在30%以下的幾種傳統方式,都是個人學習或被動學習;而學習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團隊學習、主動學習和參與式學習。所以我們學校的課堂現在倡導小組合作學習,這其實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團隊體現形式,在這個環節過程中,對于學生分層預習生成的問題或其他小組合作任務,學生會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或老師點撥得以解決。為了確保小組討論不流于形式,我給小組都會提出明確的討論點,并從小組討論參與度、討論進度和準確度上給小組進行多樣性評價,并且討論之后的匯報展講環節必不可少,我會鼓勵小組內除學科長之外的小組成員參與,讓他們把小組討論結果像小老師一樣講出所以然,進行小組和個人雙倍加分激勵,在此環節,我注重鼓勵普通學生參與展講,這樣確保了小組合作討論的有效性。以下是我在新目標九年級Unit 6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第一課時自學指導書(課中)的小組可自由選擇的活動設計之一:Groupwork:“Add”game!
◆任務1:Add Attributive Clauses(at least 3)to the Main Clause.給主句添加定語從句(至少3句)。
①…prefer(s)the teacher who...
②…prefer(s)the friend who...
③…prefer(s)the school that...
◆任務2:Report the topic of your group,using the Attributive Clause.
Hello,everyone! In my group A prefers a teacher(friend/ school)who /that...;B and C prefer a teacher(friend/ school)who /that...because...;D prefers...
三、 讓學優生的自主學習充實有效
課堂教學中,我每節課都注意在學生掌握教材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延伸,這樣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尤其是學優生的能力提升。我在每節課上都會關注學優生的能力拓展,為他們設計題目,給他們提供與當節課重點教學內容相關的素材,如與當節課內容相關的閱讀材料,英語名著小片段,趣味性哲理小故事,英語名言警句等,讓他們進行自主選擇和提升,以此強化知識學習和開闊眼界,這樣不僅對學生的當節課基本知識起到強化的作用,拓寬語言學習的詞匯量和語言儲備,同時讓學生感覺到英語的博大精深,讓學生認識到英語的奧妙之處,這樣的感覺和認識會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和斗志。以下我在新目標九年級Unit 6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第一課時自學指導書(課中)的任務設置:
先畫出先行詞、關系代詞,再翻譯!
1. God helps those people who help themselves.
.
2. A man that travels far knows much.
.
3. The person who is content(知足的)is always happy.
4. There is always somebody out there who is better than you.
5. The man who has never been to the Great Wall is not a true man.
四、 課后自主作業的有效性
英語課程標準基本理念提出:面向全體學生,關注語言學習者的不同特點和個體差異。學生學習是有認知差異的,學習水平和能力也是不一樣的。所以課后作業的設置也要通過分層來關注學生學習的個體差異。課后作業是課堂學習的延伸和課堂學習效果的自我檢測,所以課后作業的有效性是不容忽視的。確保作業有效性的前提是作業獨立自主完成,而獨立自主的必要條件是做到作業分層。學生抄襲作業如同機械作業既無效又令我們老師憤慨,憤慨之余為師者應反思學生抄襲作業的根源,部分原因是部分學生惰性使然,但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學生對我們布置的作業力所不能及。為了讓每個學生在作業中體驗到自己的自我價值感和自信,為了對每個學生負責,為了自己不再為抄襲作業現象而憤怒,我現在認真而嚴肅的對待學生的分層作業。每日課后作業如同課前預習作業一樣分為三層,有各層次的必做題目和選作題目,鼓勵學生挑戰高層次作業。
五、 課堂實踐證明
學生有充分的自主性,才會由心底培養出對自己負責、由自己完成功課的積極態度。我們教師如果讓學生在學習的每個環節都能體驗成功,那種由衷的喜悅所煥發出來的自信心,以及由此爆發出來的智慧潛力,將會形成學習的積極態度,形成知識—能力—自信心三者的良性循環,有利于學生的動態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汪九齡,陳紹安.將“探究式學習”引入英語課堂[J].中小學教材教學,2002(29).
[2]劉愛紅.淺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4(6).
作者簡介:
王紅艷,山東省青島市,山東省青島市嶗山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