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目前看來,我國整體教育資源分布并不均衡,農村教育資源較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農村小學生普遍語言基礎較為薄弱,能夠接觸到的優質讀物較少,也難以養成自主閱讀習慣。與一般的農村小學生相比,由于留守兒童的父母雙方或其中一方外出務工,往往會造成家庭難以給孩子更多的關注,這種關注并非指對孩子經濟方面的付出,而是指對于孩子成長中心理上的關注。因此,農村教學教師要充分利用身邊的素材資源,并輔以靈活的教學方式,創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幫助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培養優秀的自主閱讀習慣。
【關鍵詞】農村小學 留守兒童 自主閱讀 習慣培養
【基金項目】本文屬于2018年南寧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立項C類課題《有效培養農村小學留守兒童課外閱讀習慣的策略研究》(編號2018C664)階段成果之一。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3-0093-01
引言
幫助小學生培養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是小學階段語文學習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幫助小學生打好語文學習基礎、開闊眼界的重要方式。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在整個小學生群體中是一個較為特殊的群體,與一般的學生而言,這個群體需要教師予以更多的關注,進行更好的引導。大多農村留守兒童只與爺爺奶奶,或父母中的一方在一起生活,盡管物質生活上能夠得到一定的保障,但在如何培養閱讀習慣,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方面,還缺乏一定的引導。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要能夠充分利用周邊資源,并運用靈活的教育方式,使學生能夠在不知不覺中培養起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尤其要注重對留守兒童的引導,要使閱讀能夠更好的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并使其語文素養得到提升,幫助其身心健康得到良好的發展。
一、農村小學留守兒童閱讀現狀
留守兒童通過閱讀課外書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固定課堂知識,并開拓自己的眼界,使自身的知識面得到拓展。自主閱讀習慣的養成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更能夠幫助學生身心健康得到更好的發展,提升文化修養,促進全面發展。但就目前而言,我國農村小學留守兒童的閱讀情況并不樂觀。農村留守兒童一般是指父母雙方或者其中一方在外地務工,自身由父母其中一方、祖輩或者他人照料,甚至無人照料的農村兒童。與一般的農村兒童相比,留守兒童由于缺乏更好的照料,在學習進步方面面臨著更多的阻礙,遑論自主閱讀習慣的養成。盡管部分農村設置了“農家書屋”,但其中主要以農業技術類書籍為主,主要為農業服務,其次是社科、文學類書籍,兒童讀物僅僅只占了極少的一部分。兒童類圖書較低的數量,難以滿足大量的農村兒童的閱讀需求,對農村兒童閱讀習慣的養成難以起到推動作用。此外,由于大部分農村地區教師數量較少,教師主要忙于教學,而無暇顧及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在實際的閱讀情況中,學生難免會遇到挑選圖書以及理解書中內容的問題,教師引導的缺位,極易使學生的閱讀活動陷入各種困境之中,給學生帶來挫敗感,難以達到優質的閱讀效果,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留守兒童自主閱讀習慣培養方式
(一)用故事激發留守兒童閱讀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尚小,正處在活潑好動,對世間萬物都充滿好奇心的時期。這一階段的學生不喜歡閱讀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覺得文章內容枯燥無味,不符合他們的閱讀需求,難以引起其閱讀興趣。此外,相當一部分學生受年齡的限制,閱讀理解能力不強,很多文章內容對他們來說有著相當的難度。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用學生能夠接受的方式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很多留守兒童由于缺乏家庭的關愛,對外界或多或少會存在一定的抵觸心理,對外人的接近會感到排斥。在彼此信任親近的關系下,留守兒童便更愿意接受教師的指導與幫助。在實際操作中,教師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幫助留守兒童積累詞匯,培養他們的理解能力,增加他們的詞匯量,使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逐漸進步。在選擇故事時,教師可以側重于學生日常生活相關的小故事,使他們能從故事中得到共鳴,慢慢激發他們對閱讀的興趣。
(二)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
學生能否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是否擁有良好的閱讀環境。受家庭情況的影響,大部分留守兒童在家中難以擁有良好的閱讀環境,再加上父母為生計奔波也極少會注意到孩子的其他需求。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要盡可能的彌補家庭氛圍在留守兒童閱讀習慣養成中的缺失,努力為留守兒童塑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教師可以在班級中設立圖書角,用書籍共享的方式幫助學生在最大程度上拓寬自身的閱讀面。此外,教師還可以設立專門的閱讀時間,使學生能夠自由的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書籍。教師還可以定期舉行讀書分享會,使同學們在會中就自己所閱讀的圖書與大家分享自身的體會,交流閱讀的心得,盡可能的調動學生對閱讀的熱情,使讀書這一行為逐漸成為學生的一種自然而然的習慣。自主閱讀習慣的培養并非一朝一夕便能養成的,教師要盡可能的利用周邊的資源,為留守兒童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幫助他們體會閱讀的樂趣,調動他們的閱讀積極性,使閱讀一事成為他們學習生活中的習慣。
三、結束語
對農村留守兒童而言,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注和引導,良好的閱讀習慣的養成,一方面能夠幫助他們豐富自己的課余生活,擁有更多的精神食糧,另一方面他們能從中開拓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教師不僅要盡可能的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更要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去幫助學生獲取閱讀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好的閱讀環境。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師長時間的教育引導,才能幫助學生盡可能的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以學生為主體,用學生能夠接受的方式,去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幫助留守兒童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能力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任潔峰.淺談留守兒童自主性閱讀策略[J].教育實踐與研究, 2016(19):41-42.
[2]藍雪英.淺談課外閱讀轉化農村留守兒童不良學習習慣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8(8):191.
[3]李三花.試論農村小學留守兒童感恩教育的策略[J].祖國,2017(14):223.
[4]魏菊芳.農村小學留守兒童閱讀習慣的培養[J].新課程(上),2017(28):29.
作者簡介:
梁梅瑰(1986-),女,壯族,廣西南寧市馬山縣人,本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