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應龍
【摘要】國家頒發(fā)的新課程物理標準中明確指出,物理教學要突出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能力,積極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不斷落實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主要目標,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在不斷的創(chuàng)新和嘗試來適應新形勢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改革,核心素養(yǎng)目標能力的提出,不僅給教師課堂教學提供了基本的教學目標,還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斷注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yǎng)。
【關鍵詞】物理課堂 教學 學科核心素養(yǎng)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3-0199-01
伴隨著新課改浪潮的不斷推進,初中課堂教學迎來了新一輪的改革,既體現(xiàn)在教學模式和手段的改革上,更體現(xiàn)在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上,在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下,教師注重學生物理知識的傳授,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課堂教學氣氛顯得沉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無法找到學習物理的興趣,更談不上主動性的發(fā)揮,學生提起物理學習,基本感受就是枯燥難懂,這就給教師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增加了難度,所以在新形勢下,如何增加物理教學的趣味性,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就成為物理教師考慮的重要問題,物理教師也在不斷的創(chuàng)新和嘗試,找到了適合初中物理教學的基本方法,下面做一簡單基本的論述。
一、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初中階段的學生個體差異非常大,同樣的物理教材,同樣的教學手段,在不同的學生身上就會出現(xiàn)不同的教學效果,聽完課的課后反思和評價也不同,所以課堂研究的對象主要應該是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把不同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出發(fā)點和著眼點,真正做到讓每個學生都能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原先的物理教學模式,把學生的精力陷于基本物理知識的解題中,對學生物理技能和物理能力的學習關注較少,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的方法,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物理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始終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這種理念倡導之下,才能讓教師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學生科學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真正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興趣。
二、關注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學習方法
1.設置疑問法。設置疑問法指的就是教師將學習的內(nèi)容通過創(chuàng)設不同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物理知識,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教育部新頒發(fā)的九年義務教育物理課本中,很多單元的開頭都出現(xiàn)了問號,這些問號的設置對學生思維得啟發(fā),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據(jù)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教師應該利用好這些問號引起的課堂反思,通過設置不同的問題情境組織新課,讓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帶著問題學習物理知識,設置疑問法是初中物理學習的基本方法,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討論問題,分析問題,最終得出物理結論,培養(yǎng)學生多問、多思、多探究的好習慣。
2.觀察實驗法。細心的物理教師就會發(fā)現(xiàn)新編的物理教材中增加了想一想,議一議,實驗與思考等基本內(nèi)容,這些課程教材的設置都體現(xiàn)著物理課堂教學改革的基本方向和目標,教師要抓好這些細節(jié)問題,讓學生通過觀察實驗,將掌握的物理知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達到對物理知識認識的升華。實驗教學是初中物理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但由于初中學校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學校在硬件建設上十分欠缺,物理教學所需要的儀器非常少,實驗條件比較差,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因地制宜地,把生活中的廢棄物品變?yōu)榛镜膶嶒灲滩模ㄟ^制作實驗教材的過程,不僅能鍛煉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在學習物理過程當中的創(chuàng)造力,豐富了學生的課外活動,鍛煉學生觀察和思考的能力,不斷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3.歸納演繹法。初中物理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學生要掌握的基本物理知識相對來說比較簡單,所以學生可以將課本的知識,通過教師的講解和自己的分析,逐步進行分類和歸納。要完成這個教學過程,首先,教師要幫助學生理清物理知識的基本脈絡,只有將基本脈絡理清楚,才能進行下一步的教學工作,教師引導學生做好物理基礎知識的分類,歸納是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能力的有效方法。比如在講解電流與電壓的測量方法時,學生容易將測量電流和電壓的方法混淆,教師只有引導學生在實驗的基礎上仔細觀察,將記錄下來的過程仔細進行分析歸類和比較,區(qū)分電流和電壓測量過程中的不同,然后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總結出測量電流與電壓基本方法。
4.超前學習法。新課程理念要求學生具備超前的自學能力。超前自學能力也是新形勢下學生基本學習能力的前提。中學階段的物理知識只單純地依靠教師的講解無法完成基本的教學任務,大部分知識都需要靠學生超前的自學完成。學生學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物理基礎知識,還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物理學習能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制定不同的自學目標,否則學生的自學就會超越現(xiàn)有的教學水平,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給予學生一定的學習方法的指導,才能讓學生在超前自學中應付自如。
5.創(chuàng)新思維法。創(chuàng)新思維又叫求異思維,也稱作發(fā)散思維,指的是學生依據(jù)教師提供的基本信息,不按照常規(guī)舊例探究物理知識的一種思維方法,比如在講授電流表測電流的方法過程中,物理課本上的基本要求就是一定要將電路與測電器串聯(lián),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提起質問,為什么一定要串聯(lián)?并聯(lián)之后會怎么樣?如果提前預習了的學生,就會知道如果并聯(lián)電路,電流表就會被燒壞,不符合基本的操作規(guī)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線路并聯(lián),讓學生觀察并聯(lián)之后的線路有什么具體現(xiàn)象,學生通過具體現(xiàn)象的觀察,可以明確的得出物理結論,這種反向的教學思維,不僅使學生掌握了正確的使用方法,而且加深了學生對于測電流方法的認識,學生的學習階段,學校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學習是人一生中一直要追求的目標,所以在學校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基本的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nèi)绾螌W習,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教師應該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個體差異,給予學生正確的學法指導。
三、重視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和應用
1.及時引導學生做好復習。初中物理知識很多都是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只要學生基本做好基本的記憶和復習,就會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所以,教師要求學生在學習新的物理知識,及時對原有知識進行鞏固和復習,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學習的過程進行回顧,把新知識與舊知識做簡單的對比,并設計不同的習題進行針對訓練,保證學生在學懂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知識的深化。
2.將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新課標理念要求學生具備基本的實際運用能力,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將生活實際相結合,比如,電路的串聯(lián),學生可以通過課本知識的學習,掌握了基本電路知識后,可以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中,不斷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要做好初中物理教學的基本工作,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開展探究式學習,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落實好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