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瓊軍
摘 ?要:人生命質量的提升與人的生命價值的實現以及促進人的自由和諧的發展是生命教育的本質,人的動態生命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是實現動態生命教育的重要方式。雖然現在體育健身的理念在不斷滲入到人們的生活之中,但是由于學校客觀條件的限制和學生本身的不重視,生命教育理念在中職學校的滲透還是存在很多的問題。本文通過對生命教育內涵的探討,分析了體育教學與生命教育的關系以及中職學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生命教育的不足,針對不足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中職體育教學 ?生命教育 ?滲透 ?新途徑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7(c)-0082-02
1 ?生命教育的基本概念
1968年,美國學者唐納·華特士在《生命教育:與孩子一同迎接人生挑戰》一書中首次提出了“生命教育”的理念,探討了必須關注人的生長發育與生命健康的教育真諦。對于生命教育理念的理解,可以從狹義和廣義兩方面去理解,狹義上的生命教育理念指的是我們應該關注生命本身,包括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甚至包括一切自然生命,廣義上的生命教育理念是一種基于對全人類的生命教育,它的內涵從生命本身擴展到對生存能力、生命價值的探討。
人的身體健康與人的生命是緊密聯系的,因此,以“健康第一”和突出身體教育的體育教學與生命教育有著密切聯系。學校的體育教學是生命教育實現的基石,因此,老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要滲透生命教育的理念,讓學生認識到生命的重要意義。
2 ?中職學校體育教學之中的生命教育的滲透的重要性
我們經常說“生命在于運動”,這句話就很好的將體育教學與生命教育的關系表達的很明確。體育教學是教育的一部分,而教育就是有意識的培養人的活動,因此,要想在體育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觀念,教育方法是很重要的。促進人生命的發展和完善是以生命教學為理念的體育教學的最終目標,體育教育所采取的技能訓練可以為生命各項活動的展開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是生命優化的重要一環。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發展,促進身體健康越來越成為人們討論的話題。中職學校的生源大多是都是來自于初中畢業生,處于青少年時期教學生正處于形成正確的良好的習慣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生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因此,將生命教育的理念越早融入到體育教學中去,對于中職學生的運動習慣與思維的塑造和引導是十分重要的,讓學生明白生命教育的意義和價值。
3 ?生命教育理念融入中職學校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隨著人們對于健康概念認識的不斷深入以及體育教學理念的不斷改革,體育教學中已經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個體生命,但在這一過程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3.1 體育教學在學校教學中始終處于邊緣地位
沒有體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沒有教育的體育是走向歧途的體育。從我國近些年來制定的一些教育制度上看,體育教育在教育中的比重逐雖然有所上升,但是,仍然還有一些阻礙或讓體育教育受到輕視的因素的存在。
首先從學生的層面來分析,由于很多初中學校對于學生的培養就是重視文化課,輕視體育課,這也就在中職學生在過去的思維認知上已經覺得體育課是不重要的,從而導致學生在以后的學生生涯中也會以一種無所謂的態度對待體育課。這也就導致了體育這一門課程在學生心目中處于邊緣化的地位,在這樣的思維方式的影響下,學生首先都不能夠對現有的體育課堂安排的內容認真對待,更沒辦法從中體會到生命教育的理念。例如,學校開展的體育選修課供,學生首先考慮的不是自己能夠從這些項目中得到什么樣的鍛煉,而是將要修的這個課程是否好過,會不會掛科。
其次從老師的角度去分析,中專院校由于師資問題,使得現有體育教學的項目并不多,再加上有些老師的體育教育觀念落后,就會導致體育教學程式化,這種程式化不但會打擊到學生上體育課的積極性,不僅不利于扭轉學生的思維,也不利于生命教學理念與體育課堂的融合。
3.2 體育教學的內容遠離生命邏輯思考,忽視學生的生命發展規律
人有了生命,才有七情六欲,才能成為高級的生命體。現如今,中職學校體育教學的課程內容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在體育課程中,學校將幾個固定的項目作為衡量學生體育課成績是否達標的測試項目,但往往在具體的教學中,老師對學生的體能訓練方案并不具有科學性,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個體,這也就導致了他們的身體素質不同,但是,由于學校師資力量和體育教學理念的緣故,學生受到的訓練都是統一的,沒有針對性的,這樣一學期之后的體育測試老師還要以同樣的標準要求學生通過測試,這種方式會讓學生將體育課程和體能測試當成是一種負擔,且對于體能較差的學生來說,按要求超負荷完成體育測試本身就是對生命健康的傷害。
3.3 體育課程淡化了學生的生命樂趣
體育的內涵十分豐富,項目也十分多,中職學校由于學校資金的限制,體育器材和場地都有限,并不能讓學生完全充分的體驗到體育教育的樂趣,在中職學校中,體育課程內容的設置往往都是固定的,并不能滿足學生的多方面的需求,也就不能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體育對于生命的意義。再者說,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所需要的訓練方案也就不同,因此,這種統一化的課程安排就是完全忽視生命教育的做法。
4 ?在中職學校的體育教學中滲透生命教學的新方式
4.1 將生命教學作為體育教學的目標
通過對中職學校中生命教育滲透到體育教育中所存在的問題的分析,我們也可以看出目前雖然生命教育已成為大勢所趨,但在學習的體育教育中也還是一直空談,并沒有積極踐行。想要讓生命教育的理念真正地落實到體育課堂中,就必須要體育教學與生命教育所要求的系統性、科學性、針對性、實踐操作性等要求協調一致,從生命教學的目標我們也可以看出來,生命教學是尊重每一位學生的生命個性的,學校的體育教學如能夠達到這些要求,學生必然也就會從體育課堂上感受到生命的快樂并積極提高自己的生命質量。
4.2 體育教學的內容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和社會生活
體育教學要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出發點,在內容的選擇上,體育教學要選擇提升學生生命意識和生命質量的內容。中職學校學生大都處于16、17歲的青少年時期,他們要同時兼顧自身專業技能的學習和身體的健康,對于他們來說還是有一些困難,因此,老師要給他們正確的引導,老師可以在引導學生進行強身健體的同時讓學生明白生命的意義。比如針對學生學習繁忙,就業焦慮的情況,老師可以在體育課堂上帶領學生做一些解壓的訓練,比如投擲能量球。還有就是很多學生經常因為使用電子產品,導致因經常性的久坐和對脊椎造成很大的壓力,或者造成內分泌的系統混亂,在體育課上,老師就可以帶領學生做一些脊椎修復的鍛煉和增強學生代謝功能的運動項目。
5 ?結語
體育教學最終應該走向哪里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但我們應該明白,體育教學并不是單純的技術掌握和體質增強,體育教育更應該是一個讓學生探索生命的意義,理解生命內涵的過程。本文針對目前生命教育理念滲透到中職學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了一些建議,希望對于體育教育的不斷完善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 童錦,項賢林.“生命教育”理念下高職體育教學現狀的缺憾與思考——以安徽省部分高職院校為例[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87-88.
[2] 張勤.中國基礎教育體育課程內容設計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4.
[3] 彭國華.回歸生命體驗——學校體育的呼喚[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2(2):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