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茵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以學生為本的教育體制逐漸取代了傳統的師本教育模式。小學作為學生學習的初級階段,除了要教授給學生基礎知識外,還要培養學生具有適應自身發展的核心技能。小學語文是學生小學階段的一門基礎課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累語文知識,提高自身人文素養和語言表達能力、理解能力等多項技能,并能將所學的語文知識在生活中靈活運用。如何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是每個語文老師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生本理念;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生本教育理念是指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從學生需求的角度進行教學設計,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生本教育理念摒棄了傳統的教育理念,是一種嶄新的教學模式。在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在學習興趣的指引下享受學習的樂趣,使課堂氛圍變得輕松起來,老師和學生之間能夠進行積極的良好的互動,在高效的課堂學習中完成知識和技能的培養。
在生本理念下構建小學語文的高效課堂,具體策略如下:
一、轉變老師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模式
在傳統教育觀念里老師是知識的傳播者,為學生授業解惑,老師根據教學大綱指定課堂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學生通過老師對課文的講解來機械、被動的接受知識,學生無法發揮主觀能動性。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主張將課堂交還給學生,小學語文老師要將學生的學習需求放在首位,在教學大綱的指引下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儲備來進行合理的課堂教學設計,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多樣性教學模式來進行語文教學。用先學后教、多學少教的教學模式進行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充分發揮探究精神進行課前自主學習。課中老師針對重難點進行層層分析和講解,針對學習過程中的疑難問題老師采用引導式的教學方式,發散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比如四年級語文下冊《觸摸春天》這篇課文,在講課前老師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看到的春天都是什么樣子的,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春天的事物,用一分鐘時間講述自己在春天里的一件印象深刻的小事。學生在課堂上分享了自己在春天的經歷,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后老師再進行課文的講解,從另一個角度為學生展現作者眼中的春天。
二、設計情境加深理解,培養學生理解能力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老師要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點、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等來進行課堂設計。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擁有很強的好奇心,學生對于寓教于樂的教育方式學習效果更好,所以老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設計一些情境,來幫助學生對課本內容加深理解。
比如三年級語文上冊《在牛肚子里旅行》這課,老師在課堂教學時設計一個動畫情境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一個莊園里居住著很多很多的大黃牛,有兩只小蟋蟀有一天闖進了這個莊園里,這兩只小蟋蟀一只頭是青色的,一只頭是紅色的,所以我們稱呼它們青頭和紅頭,這兩只小蟋蟀在莊園里玩捉迷藏…...”。用動畫情境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課文的內容能夠更深入的理解,培養了學生理解能力。
三、拓展語文課堂空間,提升學生想象力和創新力
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比較封閉,僅局限于室內課堂,但是生本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可以采用開闊式教學方式,打破局限的空間,將語文教學不僅僅再局限于室內。在戶外的廣闊空間里,鼓勵學生通過自身對課本內文章的理解來進行精彩的演繹,讓學生展開想象,用語言和肢體動作的表演來加深學生的理解,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四年級語文下冊《扁鵲治病》這篇文章,老師可以讓學生在戶外進行精彩的演繹。一個同學扮演扁鵲,一個同學扮演蔡桓公,學生通過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學生自己組織語言進行精彩的演繹,來使學生對這篇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
四、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生活經驗少、知識儲備少的特點,而語文學科是一門側重于理解的學科,所以在進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時,老師可以引入信息技術,通過多媒體或者微課來為學生展示生動形象的視頻影像資料,為學生將文字具象化,幫助學生理解的同時也能夠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更容易理解文章作者的寫作意圖。
比如學習二年級語文教材中《曹沖稱象》這課,由于學生年齡較小生活經驗少,對于大象雖然見過但是并沒有直觀的印象。老師可以在課前準備“曹沖稱象”的影像資料,重現稱大象的一幕。在講課過程中老師用多媒體為學生演示文中提到的那幾種稱大象的方法,讓學生通過老師演示的稱重方法更直觀的找到究竟哪一種方法最實用。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增強了感官體驗。
再比如五年級上冊《狼牙山五壯士》這篇文章,學生單純通過文中的文字描寫很難產生共鳴,如果老師在講解的過程中采用視頻加旁白的方式,就很容易激發起學生對狼牙山五壯士的敬佩之情。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能夠大大增強學生的感官刺激從而提高學生的情感體驗。
五、總結
生本理念下進行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在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前提下,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等特點進行教學設計,用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使文字具象化,加深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使學生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創新能力等均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陶麗芬.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5 (5):73-73.
[2]孫俊林.生本理念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C].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論文集卷二——教學探究,2018.
[3]袁天會.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文理導航,2017 (3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