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軍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現代教育體系對于小學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小學教育中應改變過去只關注學生成績的現狀,應該把教學重點轉移到學生的全面發展方面。小學科學是小學階段的重要基礎課程,做好小學階段的科學學科的教學引導,對于小學生思維水平和探究能力的提升具有顯著意義。下面,本文結合我國小學科學教學現狀,對小學科學教學中提升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有效舉措作具體闡述。
關鍵詞:小學科學;探究能力;思維水平;教學引導
引言:
小學階段是學生接觸科學課程的初級階段,做好小學階段的教學引導,對于學生對小學科學基礎知識的掌握具有一定的啟蒙作用,并且通過適時的引導,為學生提供更多思維探索的機會,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技巧的同時,又幫助學生不斷豐富其科學素養,實現探究能力的不斷提升。同時,這又是素質教育下的基本教學目標。下面,本文結合我國小學科學教學現狀,對小學科學教學中提升學生探究能力的有效舉措作具體闡述。
一、現階段小學科學教學現狀闡述
1.“重知識、輕思維”的現狀過于普遍
應試教育下,許多老師仍然過多的關注小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而小學科學在考試中所占的比重比較少,導致許多教育工作者都把過多的教學精力放在語文、數學等分值比例較高的科目,留給關注小學生學習科學科目的精力少之又少。其次,許多學校開展小學科學教學也只是采用固定化的教學引導方式,只關注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忽略了教學實踐活動、實驗操作引導等一系列探究活動的開展,課堂上學生相互交流和共同探索的機會十分少見,這種教學引導下對于學生科學思維的拓展和開發十分不利,更不利于小學生良好科學學習習慣的培養。
2.教學設計缺乏合理化,導致小學生在課堂上缺乏探究的機會
小學科學教學中,許多老師開展課程教學只是簡單化的向學生講述一些基礎知識,這種學生被動接收知識的現狀不僅不利于學生的消化和掌握,并且對于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養成十分不利。其次,更多的老師在小學科學教學引導中留給學生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的機會少之又少,且小學科學是一門與生活密切相關的課程,許多科學知識在生活中都有所應用,而現階段的小學科學教學中,許多學生都在課堂上足不出戶,導致了學習與生活的脫離,從而讓學生失去了對于許多科學知識有效探究的機會。
二、小學科學教學中提升學生探究能力的手段闡述
1.喚起學生的探究欲望,為學生提供主動探究的機會
小學科學是一門以探究為主的課程,在教學實踐中讓學生養成一種主動探索的求知欲要比督促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更為重要。由此,這就要求老師應該做好教學設計,通過良好教學情境的滲入,來喚起小學生的驚奇感、新鮮感以及疑問感,讓小學生帶著問題進入課堂,在課堂聽講中時刻保持著一種探究意識,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產生一定的吸引力,從而自覺主動的探究所學知識的奧妙。例如在磁鐵這一課時的學習中,老師便可以準備一塊磁鐵,讓學生用不同的物品去接近磁鐵,嘗試將其吸起。當小學生用塑料筆管、鉛筆去吸引磁鐵時,磁鐵會絲毫不動;用鋼筆、圓珠筆去吸引磁鐵時能將磁鐵吸引動;而用小鐵釘、剪刀、削筆刀去吸引磁鐵時,則直接能將磁鐵吸引住。整個操作過程能夠充分喚起小學生的興趣,更會引起小學生的好奇:哪些東西能夠將磁鐵吸起來,哪些不能?最終,老師再揭示出上述現象的原因:塑料筆管、鉛筆中不含鐵,所以不能將磁鐵吸起;鋼筆、圓珠筆中含鐵量較少,不足以將磁鐵吸起;小鐵釘、剪刀、削筆刀含鐵量較高,所以可以將磁鐵吸起。這種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的教學引導下,能夠充分帶動起學生的參與熱情,且喚起學生的共鳴。
2.加強實驗教學引導,促進學生觀察能力的提升
實驗是學生參與小學科學教學的有效形式,并且對于許多抽象的小學科學知識學習中,有效的科學實驗探索可以加深學生的理解,科學實驗探索下能夠讓學生準確把握更多的科學知識信息,同時又是學生主動探索的有效形式;多年的小學科學教學實踐發現,學生通過主動探索而獲得的知識要比被動的知識傳授具有更好的效果。由此,這就要求老師重視實驗教學的開展,讓學生在實驗觀察、探索、分析、數據處理等多方面入手,不斷汲取相關知識。例如在四季的變化的學習中,老師便可以靈活應用互聯網技術為學生找尋一些能夠代表季節性特征的詩句或者圖像,引導學生準確的辨別;在活動結束后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經驗,保證學生在細致觀察的同時,又能實現探究水平和語言水平的共同提升。
3.靈活設置問題情境,為學生營造探究氛圍
在小學科學教學引導中,有效的問題情境能夠充分帶動起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帶著探究和問題進入課堂,會收獲到更好的效果。尤其是對于小學科學這類思維要求較高的課程,問題情境的帶動下,可以充分帶動起學生的探究熱情,從根本上激發起學生的求知的欲望。例如在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學習探索中,老師便可以設置疑問:同學們印象中的凸透鏡都有哪些特點?生活中利用凸透鏡可以干什么?以及哪些科技原理應用凸透鏡等等。由此,再導出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通過實踐演示,來播放凸透鏡成像與焦點之間的關系,并且向學生介紹:投影儀投影就是利用凸透鏡成像原理制作而成的。讓學生感受到科學知識與生活實踐的密切相關,喚起學生的參與熱情。
結語:
小學科學是小學階段的重要基礎學科,素質教育下,要求小學科學應該改變過去只關注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的現狀,更應該關注學生探究能力和思維水平的提升。由此,老師應該通過創新教學模式,豐富教學方法,多元化的為學生提供更加完善的教學手段,促進學生能力和知識的共同提升。
參考文獻:
[1]探討小學科學教學中促進學生思維發展、提高科學素養的有效途徑[J].王家乾.中國校外教育.2018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