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也在不斷的發展,數學對于發展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具有很大的幫助,數學教學中嚴謹的邏輯性和應用的廣泛性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是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的主要陣地,因此,小學階段在開展學生的活動時,應該在教師的指導下去解決一些現實當中遇到的問題,為小學階段的未來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數學教師應該在教學當中創新教學方法,以此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將創新性的思維方法作為數學教學當中的首要任務,本文針對小學數學的教學思維提出了以下幾點發展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思維;發展策略
數學這門學科貫穿于我們的整個學生階段,在社會上的應用也較為廣泛,它作為啟蒙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的一門學科,直接關聯并主宰著人們的各種和治理發展緊密相連的活動內容,人們的思維是屬于隱藏的東西,在人們的生活和實踐當中,一切的活動都是在思維指導下進行的。現在,我們的教育也以嶄新的姿態跨入到了一個新型的歷史發展階段,因此,一定要落實好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活動,為今后小學生的大思維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構建學生們的學習能力,也給孩子們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提供了保障。
1.小學生們思維能力發展的近況
伴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信息模式教育等高等教育方法不斷的融入到小學教學模式中,我國基礎教育中的課堂模式教學已經發生了顯著的變化,課程的內容變得多元化,教學的手段也變得多樣化,教學活動越來越深入,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對課堂教學起到了促進的作用,但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很多教師自身對數學的認識就存在偏差,認為數學不是一般人所能學習和研究的,其應該歸屬于科研工作當中去,這樣的想法導致教師對思維能力成長的研究只是停留在表面,不對其進行深入的探究。雖然有一部分的學校領導對于學生們的思維能力的提升給予相當程度上的重視,并且也進行了深入的傳達學習活動,但是大多數的教師并沒有領悟其中的確切的含義,只是停留在表觀層面上,這樣就促使教學失去了原本的意義,偏離了實際情況,從整體上就歪曲了數學科目的教學思維。
2.小學數學教學思維的發展策略
2.1創設情境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要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正是對一切事物感興趣的階段,但是大多數是抽象的,需要學生們去動腦,這就需要在課堂上學生的思維應該高度的集中,但是小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大多數性格較為活潑,在課堂上很難做到注意力的集中,這就需要小學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進而實現教學內容的有效吸引,這樣能夠盡快的將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教師在進行新知識新內容的講解時,也可以采用情境教學的方式,通過學習情境來激發小學生的學習數學的熱情,讓學生們在參與學習的過程當中產生活躍的思維,進而加強學生對此部分數學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從而有效發展小學階段學生的數學思維。
2.2增加知識的趣味性,使學生們積極的進行思考
學生們只要對某一個知識產生興趣,就會專注于對知識的研究和學習,因此,學習興趣的提升能夠極大的影響小學階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多學生們的注意力都是取決于對學習的興趣,對一件事物和學習感興趣,他們就會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當中去。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當中時可以以一些實物體作為興趣的誘導,在課堂教學中,借助一些教學工具,讓抽象變得更加直觀,讓靜態變為動態,教學工具是一種很重要的教學手段,它可以拓展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促使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的有效發展。所以根據具體教學內容,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恰當地選擇輔助教學工具來增加枯燥乏味的知識的趣味性,使學生們積極的進行思考。
2.3積極地運用思維,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課堂教學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主要陣地,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可以對相應的教學內容提出具有啟發性的思考問題,促使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的積極活躍,不僅要圍繞課本上的知識進行系統的講解,還要抓住小學階段學生的好奇心,教師作為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引導者和激勵者,要充分的意識到學生是課堂的主體,積極的鼓勵學生們主動的獲取知識、思考問題,提出問題并且解決問題,讓學生們能夠真正源于內心的產生對知識研究的渴望,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有效發展。
2.4增強教師的素養,推進思維的進步
想要充分的促進小學生思維的進步,就需要人們改變對思維發展的偏見,學校應該聘請專家做客講學課堂,對教師進行專業化的培養,讓教師掌握和學習其中的基本知識,進而豐富自己的課堂教學,圓滿的組織學生們開展學習活動。教師是廣大教育工作者中的主體,必須從自身做起,勇于實踐,勇于擔當,將學生能力的培養落到實處。
2.5布置促進思維進步的作業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熟練的掌握課本知識是一樣的,必須進行聯系,同時,思維和解題的過程是密切相連的,培養思維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是通過解題的聯系來實現,因此,布置好作業設計好練習題也是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重要一環,雖然課本上的知識和課后習題有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但是遠遠是不夠的。這時需要教師布置的練習題的形式要有所創新,要生動有趣,可以更多的設計一些情景習題,將數學問題溶于生活,賦予實踐,這樣的練習題才能真正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思維能力的發展策略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學校數學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我們想要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人才,最基本的條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積極的運用思維,因此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發展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可以通過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充分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知識的趣味性,促使學生積極地進行思考;積極地運用思維,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等方法來實現。
參考文獻:
[1]李星云.小學數學教學熱點問題探討之四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J].廣西教育,2016 (13).
[2]劉繼舟.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淺談[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 (07).
[3]田奇述.將教材“化蛹成蝶”讓課堂“蝶舞翩躚”——人教版二年級數學“解決問題”案例教學思考[J].教育探究,2017 (01).
[4]程紅.也談“根據周長不變畫圖”[J].數學小靈通(4-6年級版),2013 (12).
作者簡介:李強(1984.6.10)男,學歷:本科,畢業院校:曲阜師范大學,工作單位:泰安市泰山區上高街道辦事處鳳臺小學,職稱:小學二級教師,學術研究方向:小學生的數學思維發展能力水平研究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和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