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促進更多的企業迅速崛起。這些企業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立于不敗之地,就需要充分結合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建立良好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以及風險識別能力,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本文就企業內控管理制度在建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簡要分析,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改進措施,推動企業的穩步發展。
關鍵詞: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實施;建立與完善
一、企業內控制度建立和實施的重要性
(1)增加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良好的內控制度的建立,能夠為企業管理者在經營決策中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持。而企業按照相關內控制度要求對外披露的信息及報告的具有完整性和真實性,可以向社會各界展示企業的良好形象,維護企業的榮譽,提升企業的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通過控制手段的應用,使各類數據信息更具真實性和有效性。
(2)提升企業內外部的溝通協調能力
企業需要收集大量的內部和外部的各種數據信息并對其進行分析、匯總,將整理完畢后的數據信息傳遞給信息的使用者,為信息使用者提供決策依據。具有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的企業,多數都建立了良好的溝通協調機制,最大程度的保證了信息傳遞的及時性和準確性,確保信息的有效性傳遞。
(3)為企業發展提供助力
企業建立良好內部控制制度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實現企業的發展性戰略目標,企業想要快速實現戰略目標,就要建立與企業發展相適應的內控體制和組織機構,確保企業資產的安全性,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實現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
二、企業內控制度建立與實施中的問題分析
(1)崗位設置不合理,職責不清晰
企業在對內控制度建立的過程中,存在機構重疊、職責不明確、崗位不清晰等問題,工作內容交叉或缺失嚴重的現象比較普遍,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一是在對崗位設立時,未能結合企業實際運營情況進行崗位分析,導致設立的崗位存在不符合實際工作需求的現象;二是崗位職責內容制定不清晰,造成人員間、部門間存在工作交叉或者工作無人負責的現象;三是人員分工不明確,有些企業還存在一人兼職多崗位工作的現象,尤其是對于一些不相容職務,沒能形成一套完整的監督制衡機制。
(2)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企業良好的運行管理離不開完善的內控制度的支持。然而,一些企業在對內部制度進行實際設定時,沒有結合自身的實際發展需求,盲目制定制度內容,存在高層權利過大、企業決策權大于組織決策權等問題,當組織層面進行一些重大決策時,往往忽略了內部審核部門和其他協同部門的意見和建議,單純的憑借自己的喜好和經驗進行決策,“一言堂”的現象比較嚴重。
(3)內部控制工作流于形式
現階段我國多數企業已經建立了相對完善的內部控制管理機制,但是,在具體執行的過程中依然存在著諸多問題,管理人員過分的關注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對內部制度對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導致企業實際運營中在控制措施上缺乏有效執行力,很多工作拘泥于形式,流于表面,脫離實際工作。因此,落實各項內部制度的有效執行,能夠有效降低企業經營風險,確保企業的快速發展。
(4)監督監管不力
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需要建立內部審計部門,用于評價和監督內控制度運行的有效性。然而,在實際執行中,多數企業未對審計部門引起足夠的重視,還有一些企業甚至都沒有成立內部審計部門,企業內控制度的評價和監督作用得不到有效得體現,導致企業運行過程中很多工作受到嚴重制約。更有甚者,還有部分企業壓根就沒有設立內部考評體系,更沒有與內部管理制度形成有效關聯,導致企業內控執行動力嚴重不足。
三、企業內控制度建立和實施解決對策
(1)合理設置崗位,明確職責
首先,需要結合企業自身的發展特點和業務發展需要做好崗位評估工作,合理設置組織機構和制定崗位職責,可以邀請業內資深人士或聘請外部經驗豐富人員,協助企業評估分析;其次,企業在制定崗位職責內容時,要多方面進行考量,考慮各職能崗位之間的工作內容,梳理出日后工作中可能存在的職權交叉等情況,最大程度減少崗位兼職,尤其是不相容的崗位的梳理,規避職務相同人員在不相容崗位進行業務操作而引發的風險性;最后,組織機構和崗位職能不是一種長久性的固定模式,要結合實際工作情況,根據不同時期的業務性質對組織機構不定期的進行評估和更新,特別是業務及程序等變更所帶來的風險性操作要重點關注。
(2)建立和維護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
企業想要快速、穩步的發展,就需要建立一套科學、完善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例如風險評估、授權審批、考核評價等制度的建立。企業要對運行過程中出現的缺陷性問題進行重點關注,及時作出評估,并按照缺陷問題嚴重程度進行分類劃分,結合成本效益執行原則,針對分析出來的重大問題缺陷按照有關規定和流程進行調整和優化。此外,對于違反企業相關規定、利用職務之便存在徇私舞弊及濫用職權等行為活動的,按照影響嚴重程度給予其適當的處分,如果形
成犯罪行為的依據相關法律規追求其相關形刑事責任。對于既定事實的違紀行為要給予高度重視,及時修改相關制度內容,降低類似問題再次出現的風險,從制度上對人員行為進行有效約束,確保內控制度的順利執行。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對于徇私舞弊的行為,企業要建立完善的舉報制度,多渠道收集反饋信息,廣聽意見,及時做出正確處理。
(3)加強內部控制管理
企業管理人員應該強化內控管理意識,凡是起到帶頭作用,將內控制度管理視為企業發展經營中不可獲缺的組成部分,對于經營期間未經過授權的經濟活動,要嚴格按照有關流程執行。企業要加強對此資金預算的管控力度,結合企業實際運營情況,制定適合自身發展的財務預算編制方法并將其融合到內部控制管理制度中,針對超預算的經濟活動要經過嚴格的審批流程,并重新履行預算調整程度。此外,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企業可以采用信息化手段強化財務預算管理工作,利用財務控制軟件實現預算編制到具體執行的全面控制,減少預算控制不到位帶來的經營風險。同時,企業需要做好內控執行的實時監控工作,對執行過程中的各項信息進行反饋,確保內控制度工作的有序開展。
(4)建立完整的指標評價體系
企業需要構建完善的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用于對內控制度的制定和執行進行做出有效性評價,企業對評價指標體系進行設計時,在對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分析和研究工作的基礎上,設計出適合各業務部門的發展類型的評價性指標,并要求內控評價標準要與關鍵控制點保持一致,評價人員需要根據不同的控制點制定出不同的控制標準,并制定不同的權重分值。在企業內控指標體系建立的過程中,應重點突出評價內容的時效性,并形成最終的評價報告,上報決策部門進行裁決。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要想企業在經濟激烈的市場活動中立于不敗之地,就要對內控管理制度進行完善與創新,加強內部控制建設工作,確保體系的順利進行,提升企業的整體競爭實力。
參考文獻
[1]孫學業.內部控制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外企業家,2019(18).
[2]楊彥紅.企業內部控制應用與分析[J].中外企業家,2019(21).
[3]陳金秋.企業財務內部控制評價在企業中的應用[J].市場論壇,2018(3).
作者簡介:霍志明(1977-),男,漢族,黑龍江哈爾濱人,高級會計師,注冊會計師、稅務師,資產評估師,企業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