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濤
【摘? ? 要】課堂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效率的高低,這是教學過程中的共同認知。本文中我想針對初中階段的地理學科教學來談談我們應當如何構建高質量的課堂,提高教學效率,塑造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初中地理? 高質量課堂? 構建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4.098
素質教育教學體制改革以來,不論是內容方面還是教學模式方面的改革,針對的都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對應的學科學習能力。所以對于實際教學來說,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是根本,之所以狠抓課堂質量無非在于兩點:一是,對于學校教育來說,課堂教學是知識尤其是新知識傳輸最根本的場所,超過百分之八十的知識內容都是通過一堂堂幾十分鐘為單位的課堂傳輸給學生的,所以課堂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質量的高低,因此教學改革針對課堂教學方面無可厚非。二是,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互動活動,而針對學科教學來說,任課教師和學生互動基本也就集中在課堂教學時間里,所以課堂教學不僅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場所,也是教師教授知識并在此基礎上及時檢查學生學習成果,進而實現課堂與課堂之間知識的無縫銜接,查缺補漏的基本陣地,并且對于班授制這一我國各階段各學科基本的教學模式來說,集體組成對應的學習環境,而環境無形中給予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興趣方面的影響,尤其是對于年級教學的學生來說,影響也就更為明顯。所以,綜上所述,構建高質量的課堂是提高教學有效的核心途徑。
對于構建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本文中我選擇以初中地理這門學科為教學探究目標。一方面,以初中學生為例,能夠更為客觀的探究出課堂教學質量對于學生學習有效性改變的重要性,因為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的“中間階段”,其屬于義務教育的范圍,但初中階段學生開始接觸更多的學科,需要具備更強的學習能力和專業素養,學習壓力加大,任務增多,所以效率也就必須得以提升,才能在以往相同的教學時間內完成既定的學習任務;而另一方面,初中階段學生相對于小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我意識和知識基礎,但同時相對于高中生來說,自主學習能力較弱,所以對于教師的依賴性還相對較大。兩者結合,也就導致初中階段的學生在心理和學習行動方面沖突較為明顯,所以也就更容易出現興趣和積極性方面的問題。
一、課前做好學科內容和教學模式預備
對于創建高質量的課堂,教學內容的合理性理所當然是核心。尤其是對于初中地理來說,屬于初中階段的新增學科,學生只有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最大限度的聽懂、吸收,才能確保知識的最大轉化率,實現教學效果的事倍功半。所以日常課堂教學之前,教師務必要在備課方面下功夫,從教學內容的安排和教學模式的規劃兩個方面做好教學預備。
首先,從教學內容大類來說,初中階段地理學科包括中國地理和世界地理兩個方面,而從內容類型劃分來說,初中地理圍繞地形地勢、氣候類型、人口宗教等方面展開對于中國和世界地理相關內容的介紹。所以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一方面需要從學期、學年的宏觀角度,制定好內容規劃,確保教學進度的有條不紊,新課和鞏固交叉進行,避免出現臨近考試追趕進度的情況,導致某節課教學質量下降,進而導致學生知識學習短板出現。另一方面,還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針對每節課的教學內容進行具體的規劃,包括教學重難點定位、例題設置、需要學生重點記憶的內容、課本之外拓展性的知識點等。總之,從進度和內容兩個方面,保證每一節課的內容充實性和多樣性,最終保證課堂教學的良好效果。
其次,在教學之前,我們還要做好課堂教學模式的預估。初中階段各學科內容不同,學科特點分明,所以也就會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因為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而呈現出不同的能力和學習態度。針對初中地理這門學科來說,內容方面客觀性和主觀性結合,所以既有需要背誦的知識點,也有像區時計算這類需要學生計算和推理的內容。那么在備課過程中我們就要結合素質教育所提出的以人為本教學理念,去探究實際的課堂教學模式,探究、啟發、分層等等,結合教學實際創新出最實用、最高效的知識輸出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課上做好課堂開場白
對于課堂教學來說,學生一開始思維和學習態度的準備很大程度上關系到學生接下來一整節課的學習狀態,進而影響整個學習過程中的效率。所以,我們在教學一開始就要做好開場白。
首先,對于初中地理這門課程來說,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我們在教學開場時,可以將理論知識和實際問題相結合,通過給學生舉例子或者呈現場景的方式,引導學生及時進入學習狀態。如針對區時計算,可以舉跨國旅游的例子,從而讓學生以旅游為切入點,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進一步通過生活現實中的時間計算來掌握區時計算技巧和規律。
其次,在課堂開場白方面,我們還可以通過設置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思維的帶入,尤其是通過溫故知新的方式,完成新舊知識的自然過渡。如在學習中國地形地勢內容時,我們可以通過亞洲的地形地勢進行引入,然后讓學生從整體推導到特殊的方式引導學生一步步實現地理知識的探索。
三、新課后做好隨堂練習
初中階段為了保證學生的高效學習,一堂課幾十分鐘不會全部應用于新知識講解,還會給學生幾分鐘的課堂練習時間,進而及時檢測學生聽課成果,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產查缺補漏。所以,我們要利用好隨堂練習。
首先,在隨堂練習過程中,教師要有靈活性,根據備課中事先準備的練習題,通過課堂師生活動反饋,進一步確定學生學習的重難點,進而有針對性的挑選題目進行練習,實現針對性薄弱環節的鞏固,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其次,隨堂練習方面,我們不一定要讓學生實打實的做題,還可以通過問題探究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思維的進一步拓展。如針對所學知識內容,結合現實問題展開對應的探究,讓學生靈活運用所學內容進行問題解答,拓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學習質量。
總之,新時期隨著素質教育教學體制的改革,新的教學理念給予我們教學改革新的啟發,也從中涌現出各類不同的教學模式,給課堂教學帶來了新的活力。作為教師我們要始終秉承著創新的原則,不斷實現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的創新,并充分站在學生立場考慮問題,保證課堂教學和學生需求實現最大的契合性。
參考文獻
[1]朱恒恩.初中地理教學構建高效生本課堂的策略研究[J].求知導刊,2015(22).
[2]劉秀榮.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幾種有效方法[J].考試周刊,2009(25):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