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
【摘? ? 要】數學學科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在小學階段就受到師生的重視。小學生計算能力的強弱,對今后小學生數學學科的學習成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所以小學教師應該發展好學生的計算能力,然而培養學生較強的數學計算能力并不能在短時間迅速完成,需要教師堅持不懈并講究一定的方法策略。筆者就在培養和提高學生計算能力方面提出相應對策,期望對小學生計算能力的發展有所助益。
【關鍵詞】小學數學? 計算能力? 培養與提高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4.137
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基礎階段,數學計算能力的強弱,對學生今后數學學習成績的好壞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所以長期以來,計算能力的培養都被教師作為一項長期的重要任務,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下文對其重要性進行論述。
一、培養和提高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重要性
對于小學生來說,計算技能是一門實際應用性很強的技能。實際生活中處處充滿了計算,作為人們一項基本的生存技能,為了學生適應社會,得到發展,小學生必須掌握。另外,良好的計算能力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推理能力的提升都有一定的輔助性效果,而邏輯思維能力、推理能力得到提升才能學好數學學科,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所以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和提升顯得尤為重要。學生擁有較高的計算能力是以后數學學習的基礎條件,學生必須掌握這一門技能。然而,目前部分教師在小學計算教學方式上還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計算能力的培養主要靠重復性的練習來完成。雖然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但是卻不利于學生對數學計算原理的領悟,計算法則和計算方法的掌握。筆者結合教學經驗,針對培養和提升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問題,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實施相應的策略。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與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對策分析
對于培養與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的對策,筆者結合授課經驗,建議從培養學生數學計算的興趣、在估算和口算方面予以重視、收集易錯題型這幾方面進行考慮。
(一)培養學生對數學計算的興趣
小學生因為年齡較小,缺乏對學習的理性認識,學習主要以興趣為主,感興趣的知識,學生就會認真的學習,不感興趣的知識,上課就容易分心。所以在教師教授數學知識時,一定要激發起小學生對于數學計算的興趣。對于激發學生數學計算興趣方面,教師可以采取游戲的形式。例如教師在教學20以內加減運算時,采用游戲的形式,找了20個學生,然后將他們分成四組,每一組都是5人,讓這些學生站四排,然后,讓第一排出來2個學生,第二排出來3個學生,問剩余學生人數以及出列人數,然后讓這五名學生歸列,繼續找學生出列。通過此種方式訓練學生的加減法,學生表現出很興趣很濃厚,每個學生都躍躍欲試。另外,教師也可以采取其他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以小組為單位,按照規定時間進行口算。
除此之外,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方面,教師也可以采取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讓學生可以在實際生活中領略數學知識所帶來的樂趣,從而提高數學計算的主動性。例如,教師在講授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時,在黑板上列出公式,然后進行語言描述,讓學生了解到計算法則,即數字之間的相加,有括號先算括號之內的,沒有括號按照順序計算即可,然后教師出一些習題進行演練。等到學生掌握“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法則后,教師利用實例來進行檢測。如:小紅媽媽上超市買東西,買了12元蘋果、5元黃瓜、4元西紅柿、8元香蕉、6元茄子、10元大米,請問小紅媽媽一共花了多少錢?請問能否應用我們學到的交換律或結合律進行快速計算?這時候,學生就能夠先計算6加4、12加8,然后再加上10和5,使用結合律進行計算。將交換律結合律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將計算法則應用于實際訓練,還可以加深對計算法則的理解,對學習數學充滿興趣。
(二)對口算和估算予以重視
口算和估算能力的提高能夠提升計算的準確性、迅速性,使學生對數字更加的靈敏,提高答題正確率,為將來數學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對于口算,教師應該在每節課上設置一定時間的口算環節,做持久的訓練,長期堅持達到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目的。在進行口算上,可以進行小組評比,以便增加學生的興趣。教師要對口算提出一定的要求,如要求學生不能動筆。教師在訓練方面要采取先易后難的策略,先計算單純的加減乘除,等到學生計算熟練后,再進行混合運算。這樣通過長時間的堅持訓練,學生的口算能力會得到相應地提升。
教師除了要重視培養學生口算能力外,也要重視其估算能力的培養,估算能力的強弱可以影響到對一些問題的判斷,運用估算可以對數學題目進行一個大致地衡量,對應用方案的可行性作出判斷。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估算訓練時,要注意將估算的常識和思維教授給學生,要有四舍五入的整體意識。估算大多應用于難以使用確切數據的應用題。所以教師可以使用這類應用題予以訓練學生。例如,教師在訓練學生估算時,使用購買飲料的例子。小明爸爸給了小明36元錢讓其購買飲料,已知一瓶飲料5元錢,試問小明能夠購買幾瓶飲料?對于此題,學生會用36除以5來進行計算,出現了余數1,教師要引導學生能夠對余數進行忽略,得到整數答案7。
(三)收集易錯題型,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
學生計算出現錯誤,有時候數量很多,但是經過教師仔細辨別,往往類型較為單一。這時教師就應該對其錯誤類型的題目,與學生共同分析主客觀原因,找出問題所在,幫學生改正錯誤。另外,教師應該要求學生建立相應的錯題本,對錯題進行整理歸納,學會自己主動分析問題的能力,教師要定時檢查學生的錯題本,起到良好的監督作用。當錯題達到一定數量時,教師可以通過稍微變形,對學生進行考察,確定學生是否真正掌握。
總之,計算能力的強弱對小學生今后數學學習質量的好壞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對于小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與提高,短時間不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教師一定要持之以恒,長期訓練。在此過程中要培養學生計算興趣、重視口算估算、對學生進行糾錯,只有如此才能培養與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參考文獻
[1]陳建.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7年第16期.
[2]楊立榮.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與提高[J].學周刊,2016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