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晟翊
【摘? ? 要】高中地理的教學策略應該圍繞兩個關鍵點來進行討論,一是有關學生層面的教學策略,高中地理教師如何讓學生能夠主動且積極的加入到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去,并能夠在課余時間也能進行自主學習;二是地理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否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總的來說,高中地理教學策略就關乎著老師們是否能夠進行有效且高質量的地理教學。
【關鍵詞】高中地理? 游戲化教學? 作業布置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4.141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高中功課數量較多,想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提升學習效率,準確把握地理知識,就必須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技巧,只有如此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該文以高中地理學科為主,對地理學習的方法以及技巧進行探究,希望能夠為我們學習地理知識提供借鑒。
一、堅持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
高中地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用的教學方法有很多種,不同的老師又有著各自的教學習慣,而不同的學生也有著各自的學習習慣,這就讓高中地理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倍感困擾。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高中地理教師們要明白一個道理:好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千千萬萬,但是如何正確的使用這些教學方法與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在那么多的教學原則中,堅持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又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條。因此,高中地理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始終堅持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對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進行培養與提高。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循環往復的過程,揠苗助長式的教學方法是不可取的。
首先,高中地理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對已經學習過的地理基礎知識進行鞏固與總結,幫助學生打下良好的地理學習根基,基礎是學生進行下一步更為深入學習的關鍵,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對戰”高中地理時更加輕松。但是,值得強調的是地理教師不能一次性就將全部的基礎知識灌輸給學生,要循序漸進,要不斷地在課堂上提及,畢竟學生的記憶是有限的,如果不定時的進行復習與回顧是很容易遺忘的。因此,高中地理教師在日常講解習題或者新課時也可以引導學生對相關的一些基礎知識再次進行回顧,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的記憶得到不斷地鞏固,讓學生能夠更加熟悉并深刻的對這些基礎知識進行記憶與運用。
其次,在高中地理教師在講解一個新的知識點時不要一鼓作氣將所有的內容都教授給學生,要慢,要一步一步的進行講解。高中地理教師可以先從一些日常事例出發,結合一些學生身邊的地理現象,由淺入深,適當的拋出一些問題與學生進行互動,在學生的思考中一步一步地引導出本節課的主要內容。然后,在學生已經理解了相關的知識后,再指導學生將這些知識進行靈活的運用,老師們可以適當的呈現一些例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地了解知識的內涵,從而讓學生的地理學習更加透徹與深入。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高中地理教師要培養學生形成定時進行回顧與總結的良好習慣。畢竟只靠課堂的學習以及老師的教導是遠遠不夠的,再加上每一個人的記憶力都不是永久的,是需要學生通過不斷地背誦與回顧來牢固的。所以,這就要求學生能夠在每節課或者每個章節的內容講解結束后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總結,并構建一個邏輯清晰的概括圖,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理清思路,讓學生的學習更加清晰明了,也有利于學生的查漏補缺,讓學生在進行記憶或者復習時更加高效。
二、書本聯系實際活化學習內容
新課程改革對地理學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地理教材上的理論知識,更要學會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自身實踐能力。為了完成教學大綱提出的新要求,教師要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善于把書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讓“死”知識變“活”。
筆者經常引導學生多觀察、勤思考,多探究,把學到的地理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活化理論知識:如遇到下雪、下雨的天氣就要想到水循環;遇到打雷打閃、就要想到大氣層原理;撿到一塊石頭,就要思考它的形成過程以及風化現象;想要看時間時,嘗試利用太陽、影子和樹葉的疏密度猜測大概時間。當然,有些地理知識還不能通過生活中的實際事物進行驗證,這就要求我們熟練地掌握原理知識,會看地圖,會做實驗,從而驗證地理知識的正確性,如洋流的循環情況、火山噴發情景和生物的進化規律等都需要學生們學好書本知識的基礎上,靈活運用這些知識開展更深層次的研究。
筆者認為,在地理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不應該過于重視知識的傳遞和習得,而是更為關注學生各項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三、學好基礎知識,舉一反三提高解題能力
夯實地理學習基礎、提高地理學習積極性,這是提高地理學習效率的第一步。在學習實踐中,我們要結合自身情況對照哪里存在知識盲點,注重溫故而知新,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新知識的學習。首先要注重觀察,從日常生活中發現與地理相關的知識點,建立起生活與地理直接的聯系,我們會發現地理真的是一門非常有趣的課程,學習積極性也會明顯提高。對于知識應用這方面的問題,首先需要提高自身對地理知識概念的理解分析能力,在平時地理練習中要學會總結、提煉、歸納,在地理學習中不僅要做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這樣才能提高地理學習深度。在老師講解例題的過程中一定要吃透概念,掌握相應的階梯方法,通過例題練習逐漸總結分析,在遇到相關題型或者有題型變化的時候可以舉一反三,靈活應用。在這樣的學習模式下,我們的地理學習效率一定會有所提高,有更多的學習收獲。
綜上所述,在高中階段,為了能讓更多的中學生愛上地理課,老師和學校應多方努為,讓小學生培養出地理的習慣,使他們終生受益。地理學科作為高中教學活動中的一門課程,不僅能夠增加學生的知識積累,還給學生解決實際問題提供了可能。我想對于他們個人、學校甚至社會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中課堂教學中善于設計地理學科的游戲活動,發展學生的地理興趣,布置適當的地理學科作業活動,培養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觀念,具有積極的時代意義和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邢丹.高中地理課堂作業有效性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19):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