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勇林
【摘要】?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地理等輔助科目在高中教育階段的重要性被突顯,地理成為高考文綜必考科目。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加強地理的課堂教學設計,對地理教學目標及高考考點進行詳細分析,以創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最終提高地理教學效果。
【關鍵詞】? 高中地理 新課改 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 G633.55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0-024-010
地理是高中教育階段重要科目,與語文、數學、英語等一同對學生的學習起基礎性推動作用。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結合素質教育要求,對地理教學進行科學設計,以創新教學理念,完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展學生核心素養。
一、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
課堂氛圍是學生學習的大環境,良好的課堂氛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在進行地理教學時,要以學生為主體,多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和思考的時間,以調動學生的興趣。教師在進行地理教學時,要注重課堂引入,良好的課堂引入是課堂成功的一半。良好的課堂引入可以快速吸引學生的眼球,使學生對豐富的課堂內容產生興趣,以在最短時間內進行學習的最佳狀態。教師可以利用游戲、視頻、小故事等作為課堂導入,以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利用生活化情景進行課堂導入,在課堂教學中加入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以使地理課堂與學生的生活更貼近,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
新課改后,高中地理教材的內容有所增加,除了必修Ⅰ、Ⅱ、Ⅲ外,還增加了選修內容,這表示高中地理知識越來越豐富,綜合性也越來越強。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須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可以對不同必修模塊的內容進行研究,以在熟悉的基礎上進行內容連接及整合;可以對教材中的知識類型進行整合,將同一類型的知識整合到一起,以方便學生掌握;可以根據地理邏輯,將政治、經濟、文化等知識整合到一起,如將必修Ⅲ的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內容與必修Ⅱ的農業區位因素與農業地域類型進行整合,以加深學生對農業及生態環境的學習,以使學生將二者緊密聯系到一起。
三、加強知識的有效傳遞
教師要意識到地理的重要性,提高地理知識教學的傳遞性,在提升自身專業水平的基礎上提高知識傳遞效率。教師要將地理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使學生感受地理的生活化,體驗地理知識的學習價值,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需求和地理教學目標制定教學方案,并總結出重點和難點,進行詳細講授,以保證學生理解重點難點知識,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印象。如在講授“荒漠化的危害與治理”時,教師可以以實例進行講授。“桂林山水甲天下”是對桂林美景的稱贊,在數十年前,桂林山水確實非常美,但是最近一些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桂林許多山區被開發成了新城區,這影響了桂林的生態環境。在講授的同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桂林數十年前的風景圖片及最近的風景圖片,讓學生進行對比,以了解荒漠化對地理環境的危害。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利用種樹等倡導環保,并為社會生態環境的保護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
四、加強學生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了解地理知識中制表、地圖、判讀、分析地理信息對學習的重要性。教師要讓學生理解地理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是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以督促學生參與地理學習中來。地理雖然是文科屬性,但是地理知識的學習不是硬記的,需要通過理解,通過邏輯分析進行掌握。學生的良好的學習能力是地理知識學習的基礎,也是保證地理學習質量的關鍵。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除了書本上的分析地理信息、獲取地理信息等能力,還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地理實踐,在生活中觀察地理相關現象,以提高地理學習能力。教師要多為學生提供資料,使學生將資料與教材內容進行結合,通過分析歸納等培養思維能力。
如在“河流的綜合治理與開發——以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為例”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將學生分成工業組、水利組、農業組、特派員組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任務對田納西河流域的治理按照自身經驗進行探討。這種角色扮演可以使課堂教學內容更豐富、形式更多樣,氛圍更活躍,同時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五、合理設計合作學習方式
合作學習屬于一種綜合性學習方法,教師要科學設計合作學習方式,以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問題的分析與解決。對一些比較復雜的一理問題,需要學生綜合性思維才能解決,此時的合作學習可以使學生通過小組進行思維碰撞,通過交流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
如在講授“全球氣候變化”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的總結,并探討出具體預防方法。學生在討論中會發現,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是溫室效應發生的重要誘因。學生通過分析也會形成環保意識,并學會利用教材的理論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總之,在新課改背景下,地理成為文綜必考科目,教師要重視地理教學,詳細分析學生的需求及地理教學目標,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加強知識的傳遞,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合理設計合作學習方式,加強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以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 參? 考? 文? 獻 ]
[1]馬飛燕.新高考背景下生涯規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滲透[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7(1):7.
[2]周光明,劉蘭.“3+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的幾個問題——以上海市高中地理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為例[J].地理教育,2016(8):4.
[3]孟春凈.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7(2):113.
[4]劉南川,謝何琴.淺析新課改下慕課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作用及建議[J].內江科技,2016(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