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利娟
摘 要:語文是小學課堂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為語文不僅是小學中的三門主課之一,也在學生初高中時代占有一席之地。此外,語文代表著中華文化在孩子們這一代中的傳承。所以幾十年來,對于語文教學方法的探究一直不斷深入,隨著時代的發展、思維導圖教學模式的出現,成為最新潮,也是目前較高效的教學方式。思維導圖是指用圖像把有關聯的事物畫出來,幫助人們思考、記憶和閱讀。在三年級語文教學中孩子們尚且幼小,對復雜文字和枯燥的課堂提不起興趣,而思維導圖的出現以鮮艷活潑的圖畫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語文;教學
引言:
把復雜的知識簡單化,把難懂的文章通俗化,把枯燥的課堂趣味化,把課堂交給學生,把自由還給孩子,改變以往枯燥無味的教學模式。用思維導圖繪制出色彩斑斕、豐富多彩、自由自在的理想課堂供孩子們學習和生活,也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們厭倦學習、沒有學習積極性的問題。
一、指導學生掌握查看和繪制思維導圖的方法
(一)課前預習
在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過程中預習都很重要,那么在思維導圖教學模式下如何預習?首先要教會孩子們怎樣使用思維導圖。思維導圖中每個層次或每種色彩都有怎樣的意義,以及怎樣使用思維導圖得出結論并為自己所用是每個語文老師應率先完成的任務。其次,老師應指導學生根據思維導圖總結出課堂所要學習的主要內容。在預習過程中,當孩子們的思維模式與老師不同時,老師應讓孩子們發揮想象力,用自己的想法思考文章,不被大人的思維所束縛。例如,對于三年級上冊第十二課《北大荒的秋天》,孩子們可以憑借自己課前預習中對文章的理解用手中的畫筆畫出心中的北大荒的秋天。通過孩子們自己的繪畫,他們對這一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這是任何教學模式都比不上也無法超越的[1]。
(二)課后復習
課后帶領學生復習是每個老師教學方式中必不可缺的組成部分,復習最有效也是大部分老師和學生共用的方法是列表格。表格中固定筆直一絲不茍的線條不免有些循規蹈矩,對三年級天性活潑對一切事物充滿好奇并且試圖嘗試所有新鮮事物的孩子老說實在單調,思維導圖則不然。在思維導圖的制作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發揮,用直線還是曲線、黑色還是紅色都由學生自己決定。“規矩不規矩”、“符合不符合規范”只是教育模式中約定俗成的部分,老師應讓學生明白思維導圖的內容和形式沒有對與錯,自身方便理解才是第一位的。自己用自己的方法繪制復習思維導圖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成就感,進而提升學習積極性。
二、運用思維導圖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思維導圖具有新穎的表現方式、獨特的信息傳遞方式和多種多樣的內容形式。將同樣具有優勢的現代化的教學技術與思維導圖結合起來,能夠使二者一起發揮出自己的優勢,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在學習三年級上冊第九課《絕句》的時候老師們可以嘗試讓學生們寫一寫、畫一畫詩中優美而清新的詩句,一定會讓沒有接觸過過多復雜詩句的孩子們感到新奇。孩子們可以用自己的畫筆畫出自己心中的“黃鸝”、“翠柳”、“一行白鷺”以及“青天’,在繪畫的過程中學生已經把自己置身于那樣的情境中了,他們對詩句有了新的理解,想象力和思維能力被充分調動起來,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借助現代化的教學技術給學生更好的教學體驗,如直觀的圖像、動感的視頻。老師要學習直至掌握現代化教學科技技術,利用這些技術將靜止的文字轉化為鮮艷的帶有色彩的圖片,再將圖片轉變為動態的短視頻。孩子們在腦海中想象黃鸝的叫聲,和他們在課堂中通過短視頻聽到的肯定有所區別,這樣一來孩子們對這一刻所學的知識又加深了。孩子們會期待下一課老師會給自己聽什么樣的聲音、看什么樣的視頻呢?如此孩子們的好奇心也會被調動起來。
三、指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學習課文、提升能力
按照人身體的正常發育水平。小學生步入中年級后,大腦的空間感、節奏感、和整體感應能力會大大提高。同時,他們對知識的理解不再只是淺顯易懂的表面,而是更加注重理解文章的深層含義。此時老師應重新設定教學目標,把教學重點放在文章結構劃分、文章的邏輯關系、文字歸納等方面[2]。例如,在三年級上冊《父親、樹林和鳥》這一課中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預習文章后可以將學生分成三個小組,一組扮演樹林,一組扮演父親,另一組扮演鳥,讓孩子們代入人物角色揣摩人物思想。同時也可以小組之間相互討論交流對方角色的想法,因為同齡孩子之間往往更容易溝通,所以這樣一來孩子們所學到的知識與老師教授的不太一樣。此外,這樣一來潛移默化中孩子們的表達能力會大大提高,因為在交流中會有分歧。長此以往,孩子們也學會了解決矛盾的方式,有利于他們今后與人相處的方式方法,無形中孩子們得到了鍛煉和成長。
四、結束語
思維導圖可以讓孩子們獨立自主的繪制自己喜歡的知識體系模板,讓孩子們更多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同時,思維導圖并不是十全十美的,與每種教學方法一樣都需要不斷改進和創新。思維導圖所能達到的遠不止這么簡單,其發展前景比我們所想到的更為廣闊。但是目前思維導圖的發展情況不容樂觀,其發展需要整個教師領域的從業人員共同努力、深入反思、及時總結,使思維導圖更好的為語文課堂服務,為教學貢獻出更多優秀成果[3]。
參考文獻:
[1]黃赟. 淺談思維導圖在三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 教師, 2018(8): 40-40.
[2]莫燕華. 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妙用[J]. 甘肅教育, 2017:84.
[3]何北南思. 淺談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 讀天下, 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