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燕
摘要:小學數學一直是小學教學中較為困難的一門科目,對于抽象能力和邏輯能力還不成熟的小學學生來說,一些原理性概念和幾何圖形的認知很難理解,這就造成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不高。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采取翻轉課堂的方法,通過制作知識視頻的方式讓學生在課下對課本知識進行有興趣地學習,然后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主導,引導學生對已經有了基本認知的知識進行更深入地理解,并和家長做好溝通,確保學生課下的學習和復習質量。
關鍵詞:翻轉課堂;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數學是學生學習生涯中一門重要的科目,對學生一生的發展都有著積極的影響。在數學學習中,小學時期的數學學習就好比是一棟大廈的地基,在這個時期能不能保證數學學習的質量直接關系到了學生之后更為復雜數學知識學習的效果,并對學生數學思維和數學素養的形成也有著基礎性的作用。但由于小學學生的年級特征,在數學這門對邏輯能力和抽象能力有要求的學科的學習上表現一直不佳,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挑戰。而翻轉課堂就是為了應對這種情況而選出來的一種教學方法。翻轉課堂與一般課堂教學不同的地方在于,教師通過制作對應數學知識教學視頻的手段將學生對知識的初步學習放在了課前。學生在家里通過教師提供的視頻對將要講解的數學知識進行學習,而在課堂上主要通過將之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向教師尋求解答的方式與教師進行互動,從而在學生對知識進行吸收內化的過程加入了教師的幫助,使得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大大降低了理解知識的難度,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保證了教師的教學質量。
一、打造精品視頻,增強趣味性
想要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實施好翻轉課堂教學方法,教師首先要從課前的學生自學階段入手,通過對教學視頻的精心制作保證學生能夠通過自學對所學的知識有一定的認識。翻轉課堂中的課堂互動環節能夠實施的前提就是學生在課前的自學環節中能夠對所學的數學知識達到一定程度的認識,至少要知道哪些知識弄懂了哪些知識還需要教師進行進一步的講解。而要做到這一點,教師所提供的教學視頻的質量無疑是十分關鍵的一點。因此,教師需要對教學視頻進行詳細有規劃地制作,在完整直觀地展現數學知識的同時還要注重視頻的趣味性,以避免學生積極性下降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關于視頻的內容,教師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在第一步的視頻教學內容中,教師需要將所要學習的知識的原理概念進行展示和簡單講述,讓學生能夠對所要學習的知識建立起簡單的認識;在第二個部分教師就需要在第一部分的基礎上給出對應的實例或者是論證過程來幫助學生對概念原理進剖析和理解;而第三部分則是提供一些簡單的測驗幫助學生對自己的掌握水平進行檢驗,能夠正確回答問題并理解做題思路的學生可以視為自學合格。為了保證視頻的趣味性,教師可以在視頻中加入一些動畫、音樂等對于小學學生具有吸引力的因素。
比如,在“6和7的認知和加減法”一節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采取上述的方法制作教學視頻。教師在視頻開始先給出6和7數目的物體,讓學生通過數數認識到6和7的概念,然后再通過給物體分堆的形式讓學生認識到6和7可以分解為一個數加另一個數的形式,從而學生對6和7的加法有一定的認識。在達到教學目標后教師可以在視頻最后安排一個簡單的小測驗,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有基本的了解,從而能夠在課堂上課時跟上教師的思路。
二、課堂學生為主,增強主動性
想要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實施好翻轉課堂教學方法,教師還要重點關注課堂教學時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課堂互動環節是翻轉課堂教學方法中的重中之重,是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化的環節,直接決定了學生最終的學習效果。在這一環節中,教師不能像傳授知識時那樣主要通過教師講述來進行授課,而是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教師要通過學生提出的問題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保證學生對知識的完整掌握,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延伸探索,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
關于課堂互動的內容,教師也可以分成三個部分。在第一部分教師要讓學生提出自己遇到的問題,并對學生們提出的問題進行整理,對于那些普遍存在的問題優先講解;第二個部分是在確保學生對知識掌握完整的情況下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延伸和探索,聯系已經學習過的知識,深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第三部分則是要通過做題的形式讓學生對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進行綜合性的運用和復習,對知識進行鞏固,讓學生不至于學一樣忘一樣。
比如,在“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節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依照上面所說的方法在課堂互動環節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更進一步的認知。教師首先聽一聽學生們遇到的問題。有的學生在兩位數減兩位數上面遇到了問題,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將兩位數減兩位數拆分為兩位數減幾個一位數的和,并分別計算,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對計算法則進行理解。然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對本章知識掌握的基礎上想一想二百以內加減法要如何計算?讓學生對運算規律有更深刻的理解。最后則要通過諸如67-86+34這樣的綜合運算檢驗一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三、做好家長溝通,增強效率性
想要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實施好翻轉課堂教學方法,教師也不能忽視與家長溝通的重要性。翻轉課堂方法的劣勢就在于將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放在了課前,教師無法對所有學生進行實時的了解,這就導致可能出現學生在自學環節草草了事的情況,對課堂互動環節的教學效果也有著很大影響,再加上教師所留的課后作業學生也是在家里完成,所以為學生的學習效果上個“保險”很有必要,這個“保險”就是家長。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家長的依賴性是很大的,家長是他們心中的權威,因此教師通過與家長的良好溝通,將期望學生達到的學習目標告訴家長,并拜托家長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督促和檢查,能夠有效地避免學生偷懶的問題。此外,家長也可以就學生的問題及時與教師進行反映,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能夠提前對課堂互動環節進行針對性地備課,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家長不是專業的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督促的過程中可能會采取體罰等懲罰性的方法,這會影響到小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應該與家長在溝通中強調這一點,以免起到反作用。
比如,在“認識圖形”這一部分知識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通過與家長的良好溝通發揮出家長的積極作用。教師一方面可以拜托家長對學生的自學進行督促,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家長對學生的學習進行配合,通過準備各個圖形的實物幫助學生對照著教學視頻對本章知識進行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針對課堂互動環節之后所布置的課后作業來說,教師的選擇也可以更加多樣化。既可以留一些習題以供練習,也可以讓家長配合進行一些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更多的圖形。
綜上所述,教師想要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實施好翻轉課堂教學方法,首先要從學生的課前自學環節出發,制作有層次的有趣的教學視頻,一共學生進行學習;然后要抓住課堂互動環節,就學生的薄弱環節進行重點教學,并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延伸和探索;最后還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為翻轉課堂上“保險”。
參考文獻:
[1]呂秀芬.“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探究[J].學周刊,2019(16):143.
[2]王強.“借助微課,翻轉課堂”——微課教學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10):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