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超
【摘? ? 要】初中班主任作為學生在學校期間的主要負責人,對學生不管是學習還是思想上的變化都是要隨時關注的。班主任可以說是學生與家長之間溝通的橋梁,隨時幫助家長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狀況。就目前的教學情況來說,每個班級的學生數量多,班主任的任務是非常艱巨的。
【關鍵詞】班主任? 初中教育? 班級管理? 辦法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4.193
就目前教育的大環境來看,初中學生的學習情況主要是依靠班主任持續跟進的,家長的管理相對較少,所以說班主任的責任比較大,任務比較艱巨,不僅要時刻監督學生的學習情況,還要隨時關注學生心理上的變化。如何在這種環境下引導學生積極、全面、健康的發展是急需解決的問題,也是比較難以攻克的問題。本文主要探討了班主任應如何管理好班級的辦法,期望班主任能夠引導學生朝著積極、全面、健康的方面不斷發展。
一、初中班主任自身應具備的素養
為了更好地管理和創建班級,班主任的任務和責任是非常大的,一方面賦予班主任的權利是比較大的,同時對班主任自身的要求也是比較高的。一般來說,一個優秀班級能反映出其管理者各方面的能力是非常優秀的,也是值得讓人尊重的。總的來說,為了更好的管理和運作班級,班主任自身也是有素質要求的,簡單來說,有以下幾點:一是具備較高的教學能力,只有自身的教學水平較高,才能夠讓學生覺得服氣,學術能力得到學生的尊重,才能在管理上讓學生服眾,這是非常重要的;二是班主任要具備先進的教學理念,只有在正確的教學理念的引導下,這個教學方向才能把握對,只有教學方向對了才能讓教學更加深入;三是要有正確的價值觀。班主任的價值觀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會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正確積極向上的價值觀能夠影響學生同樣朝著這個方向發展,而負面不正確的價值觀則會對學生帶來消極的作用,所以說班主任是否擁有正確的價值觀是非常重要的。
二、管理學生中以尊重理解為前提
在管理學生的過程中,班主任首先要做到以尊重理解為前提。在人與人相處過程中,尊重和理解是基礎原則,而且理解和尊重是相互的,不僅學生需要得到尊重和理解,班主任同樣需要他人的尊重和理解。班主任在平時的管理中各項任務的開展都要有意識地貫穿這個尊重和理解學生的理念,只有這樣,才能使得班級管理更加高效。前段時間聽聞這樣的新聞,班主任上課期間不讓學生去廁所,結果導致學生直接在課堂上“解決”。這不僅會讓學生感到顏面掃地,還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自然會記恨班主任,這就是班主任不理解學生的表現,這種事在一定程度上也會讓學生對班主任的做法有看法,不認同,自然班主任也就不容易得到學生的尊重。只有在尊重和理解的前提下,班主任的決策才會得到學生的支持,這體現在班級中的各個方面,比如說請假制度上,班主任在考察學生真實情況的前提下,適當理解學生的難處,做到真假有通融性,假的理由嚴肅處理。只有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前提下,班級管理才能有效可行。
三、構建班級文化,增強班級凝聚力
一個優秀的班集體,其班級文化建設是做的非常好的,同學們之間也有比較強的凝聚力。一個班級通常來說有30-50個學生,數量不等,但是總的來說,數量還是比較多的,這個十幾個人組成的集體,其中每個人的行為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集體的形象,如何讓學生自覺規范行為,為班集體榮譽著想,做事之前要以班集體的利益為前提,讓學生產生歸屬感是非常重要的。那如何讓學生產生歸屬感呢?班級文化建設是第一步,首先班主任要為班級制定一些規章制度,學生們就要按照這個規章制度辦事,比如說有什么關系到學生切身利益的事,可以根據學生民主決定,這個方式也是多樣化的。再是班級中參考學生意見選擇班委,這樣才能更好地輔助班主任開展工作。班主任也可以定期舉辦一些班級活動,以此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增進班級凝聚力。班級凝聚力增強了,學生才會把自己看作是集體中的一員,從而約束自己的行為,以班集體的榮譽優先,所以說創建班集體文化,增強班級凝聚力是非常重要的。
四、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班主任要注意因材施教,有針對性的解決學生問題。一個班集體中,每個學生的情況是不同的,不管是知識能力水平還是思想變化方面,班主任必須要根據每個學生具體的情況去開展教學和解決問題。特別是初中階段的學生,從小學跨入初中,其心理也是從兒童期轉向青春期的過渡階段,變化還是挺大的,每個學生具體的心理情況都是不確定的。這要求班主任不僅要多了解學生學習上的掌握情況,更是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情況,再根據學生遇到的具體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開導,這樣才能有效照顧到每個學生的成長,幫助學生朝著更有全面、健康的方面發展。
五、加強與家長之間的聯系,定期家訪
當然,學生的教育不僅要依靠班主任,都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最重要的還是家長對孩子的關注和投入。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班主任與家長聯系起來教學才能更好地達到教學效果。一般來說,家長工作時間比較多,相對的關注孩子的時間比較少,班主任就是幫助家長了解學生的情況的橋梁。由于大多數家長都處于這種狀況中,所以這需要班主任在學生的教學中更積極,與家長主動建立聯系,其中采取的最多的形式就是家訪,班主任可以定期開展家訪,這能夠有效加強與家長之間聯系,幫助家長了解孩子近況,及時發現孩子的問題。一般而言,家訪不管是時間還是精力都用的較多,所以說次數不在多而在精,班主任一定要把學生在學校的情況準確地反映給家長,特別是學生表現出的心理上的問題,班主任要與家長共同努力糾正并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
六、有獎有懲,形成良性競爭
為了督促學生進一步遵循規則,有效管理班級,讓學生能夠自覺地融入到班集體中,獎懲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有獎有懲才能進一步規范學生的行為。比如說在班級里實行操行分制度,違反規章制度,會被扣掉操行分,參加了比賽,為班級爭得榮譽可以增加操行分,這種制度能夠促進班級內部形成一個良性競爭,有利于學生之間的學習。
總之,初中班主任的責任和任務是非常艱巨的,要做到有效管理班級主要有以下措施,理解和尊重學生為前提,構建班級文化,加強班級凝聚力,加強與家長之間的聯系等,當然班主任也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才能保證有效管理班級。
參考文獻
[1]何翠.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辦法探討[J].南北橋,2018(3):191-191.
[2]陳玉英.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方法探討[J].人生十六七,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