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艷妮
【摘 ? ?要】現如今,新課程改革正值全面深化發展的進程中,許多生物教師逐步轉變教學觀念,用他們的教學智慧為生物教學的發展錦上添花,通過對教學形式的創新和對教學內容的豐富,把思維導圖的教學價值充分應用在生物教學中,以此來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推動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思維導圖 ?高中生物 ?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2.020
高中生物雖然歸類于理科,但是它要求學生需要理解和記憶的知識點較多,許多學生在學習生物時常常會感受到一定的壓力,這主要來源于他們對生物知識的理解不夠透徹、概念常?;煜磺宓仍颉R虼耍瑸榱送七M生物教學水平的提高,高中生物教師應當利用思維導圖將多樣的知識串聯在一起,幫助學生在生物學習中更好的建構出一個系統化的、具體的知識框架。
一、加強思維導圖在課前預習環節中的應用
新課程改革的發展為高中生物教師提供了在教學上的啟發。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灌輸式教學模式往往是教師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常用的手段,這就導致了許多教師常常會遺忘了開展有效的課前預習環節。其實,課前預習環節對于高中生物教學的開展來說起到很重要的推進作用,教師可以加強思維導圖在課前預習環節中的應用。首先,學生能夠在課前對所要學習的新知識進行大致的了解,并且在一些輔助學習工具的幫助下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隨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必然會產生一些疑惑和思考,這時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將他們所找出的知識點的邏輯關系和相關主題來繪制出思維導圖,把有關知識和他們的分支知識清晰明了的呈現在思維導圖中。這有助于學生更容易接受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講的知識。
例如,學生在預習《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一課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圍繞這一課的教學難點和重點,引導學生在預習中繪制思維導圖來對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進行初步比較。首先,教師可以給學生一定的學習目標,讓他們自主從“細胞核”入手進行觀察和思考,這樣一來,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更好的對思維導圖進行繪制。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觀察教材上的圖片,嘗試用自己的語言來具體說明原核生物的基本特征,然后,學生就會自主思考并且進行知識的比較,主動繪制出思維導圖,直觀的了解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區別和聯系,進一步認識到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都是多種多樣的,有著相似的細胞膜和細胞質,即他們具有共同性。
可見,預習能夠幫助學生在自主學習中主動發散思維,在課前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從而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更好的投入到課堂學習中。
二、加強思維導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在素質教育新型理念推行的今天,傳統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已然不能適應新時期學生的學習需求。高中生物教師在開展生物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再像以往一樣只重視對學生進行知識的講解,而是需要有意識的滲透對學生知識技能的培養,以此來滿足學生綜合能力發展的需求。在以往的傳統課堂教學中,多數的生物教師往往會對教學的重點難點進行單方面的講解,引導學生對某一個知識點進行分析研討,卻忽略了知識之間存在的必然聯系。這種教學方法不能在生物課堂得到良好的適應,學生無法將零散的知識整理成一個完善的知識體系,無形中就會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從而導致他們喪失對生物知識學習的信心。為此,教師必須重視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對思維導圖的應用,引導學生對他們預習中繪制的思維導圖進行完善,以此來實現知識的有序性和結構化,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
例如,教師在開展《細胞的分化》一課的教學時,應當正確認識到學生的認知能力。對于這一課的教學而言,細胞分化的知識十分抽象,尤其是分化的穩定性與細胞的全能性對立又統一,許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較難理解分化具有穩定性和持久性的特點。為此,教師應當加強思維導圖在這一課教學中的應用,把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形象,從而幫助學生構建合理的知識體系。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掌握細胞分化的概念和意義,幫助學生理解細胞分化的特點,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所掌握的知識來補充自己繪制的思維導圖。同時,教師還需要加強課堂觀察,幫助學生及時發現錯誤。
由此看來,在課堂教學中加強思維導圖的應用,能夠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把握。
三、加強思維導圖在課后復習環節中的應用
由于高中生物的知識點較多,難度系數較大,高中生物教師若是忽視了引導學生在課后進行有效復習,學生很快就會遺忘所學知識。這樣,生物教學就失去了它的價值和意義。為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課堂所學的知識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鼓勵他們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在小組間的合作交流中共同完善和繪制出思維導圖,督促學生及時鞏固知識,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識之間的關聯性,從而提高生物教學的質量。
就如《染色體變異》一課來說,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染色體結構變異和數目變異的有關知識,幫助學生從觀察生殖細胞中的兩套不同的染色體來引導學生從全部染色體的多種特征中正確抓住他們共同的關鍵特征,從而達到這一課教學難點的突破。在課后復習環節中,教師首先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和真實學習水平來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讓學生能夠在他們的學習小組中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然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共同完成關于染色體特征的思維導圖的繪制,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表達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并且積極地對染色體相似的特征進行研討和辨析,以此來加深對知識內涵的理解,最后結合教材內容和有關資料,把小組的思維導圖進行完善。教師再根據小組的思維導圖給予一定的評價,促使他們生物學習能力的提升。
可見,思維導圖在課后復習環節中也起著重要的價值和意義,教師必須加以重視,從而達到教學水平的提升。
四、結語
為了更好地適應教學改革發展新要求,高中生物教學模式也在隨之創新變革。教師只有將思維導圖正確應用在生物教學中,學生才能不斷拓展思維,提升能力,從而減輕學習壓力,達到生物核心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偉艷.高中生物教學思維導圖的應用探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
[2]蔡偉瓊.高中生物思維導圖的運用淺析[J].考試周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