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燕
摘要:加強鄉村教育事業建設,不僅關乎到農村地區的經濟建設和文化繁榮,更是體現教育公平化的迫切需要。但是,當前我國鄉村地區受到環境、經濟、資源等因素的限制,小學英語教學嚴重滯后,師資力量難以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對鄉村學生綜合素質和英語能力的提升帶來了一定的阻礙。基于此,文章主要針對培養鄉村小學英語骨干教師的有效途徑進行分析和闡述,希望給予我國鄉村教育事業一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小學英語;鄉村小學;骨干教師;培養途徑
根據《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教學要求,在小學三年級要開展英語教學,并且在小學階段采用演、唱、做、說、聽等教學方式,促使學生運用英語大膽表達、積極參與,提升其對英語的初步感受與運用,形成基本的英語能力。在新課標全面實行的背景下,我國城市小學已經普及英語教學,教學質量穩中有升。但是,受到經濟、環境和師資力量等因素的制約,鄉村小學英語教學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尤其是英語教師的數量和質量,難以達到教學要求,其業務水平更是與啟蒙教育和國家規定相去甚遠。因此,如何通過有效的培養途徑提升鄉村英語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教學水平,是當前我國教育領域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
一、專業導師引領,完善學研機制
鄉村小學英語骨干教師的培養,是現階段我國教育領域的重要集體性事件。在具體培養中,需要以專業導師作為其領頭雁和帶頭人。在導師的引領下,完善鄉村小學英語骨干教師的培養機制和學研機制,明確培訓的要求和權利,保證通過培訓實現骨干教師能力和素質的全面提升。
1.面向研究
骨干教師的專業成長需要以教學研究作為支撐。教學研究不能僅局限于做課題和寫論文,要具有突破性和創新性。因此,專業導師需要發揮引領作用,自由暢談、現身說法,為骨干教師打開研究之窗。以教材解讀和研究文本為例,骨干教師需要突破教材表層信息的研究局限,深入教材,理解文本中的思想和觀點,并且掌握文本中蘊含的英語文化,這樣不僅可以傳授給學生基礎知識,還可以滲透英語文化教育。
例如,在學習“At Christmas”這一章節時,教師不僅要研究英語國家的圣誕文化,還要以此為切入點,對英語國家的風俗習慣、歷史文化及人文情懷進行解讀,從文化角度完成對教材的深度研究。
2.面向課堂
英語課堂是骨干教師專業成長的前沿陣地。在導師的指導和引領下,教師需要以課堂作為突破口,深入課堂、直面課堂,對課堂教學開展深度和有效的研究。同時,還可以通過課堂教學評價和觀摩等方式培養教師,為教師提供白我突破、發展與完善的平臺。
例如,導師可以組織骨干教師觀摩其課堂教學。在學習“Chinese Festivals”時,導師要注重引導骨干教師從生成應對、教師語言、課堂互動,以及學生狀態等方面展開研討,以實際教學為培養依托,實現骨干教師實踐智慧和教學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實行目標調控,喚醒內驅動力
1.發展目標
鄉村小學英語骨干教師需要結合自身具體情況制定發展目標,以目標為衡量成長的準繩。在目標的驅使下,喚醒骨干教師的內驅動力,進而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突破年級壁壘和各種困難,樹立共贏理念、實現共同發展。在骨干教師專業成長中,培訓導師需要發揮主導作用,為骨干教師壓擔子、提路子、想點子,鼓勵骨干教師結合發展目標不斷提升與完善自己。
例如,在學習“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時,首先,導師要組織骨干教師開展“鏡面觀摩”,將白己的課堂表現錄制下來,通過觀看視頻進行教學反思,在反思中提升自我;其次,導師可以組織骨干教師開展同課異構研究,觀摩彼此的課堂教學,在借鑒中實現共同提升。鄉村小學英語骨干教師培養是一個系統的復雜工程,導師需要采用伙伴示范、多人同課、同課異構等方式開展研究,帶動培養團隊的共同發展和互幫互促。
2.培養目標
在整個教師培養中,導師承擔著骨干教師培育的重任。因此,導師需要明確人才培育目標,制定及完善培育計劃。首先,鄉村小學需要給予英語骨干教師培養以高度的重視和支持,設立培育專項經費,確保培訓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其次,導師要設定培育目標,在擁有可操作性和指向性強的目標下,骨干教師才能完成專業成長,打造教師培育的理想國。
三、注重教學反思,構建成長坐標
1.教學日志
骨干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成長是一個實踐、反思與認識的反復循環過程。在具體教學中,骨干教師可以通過微信群、QQ群、博客、網絡日志等形式,記錄自己成長的點點滴滴,通過教學反思發現課堂中的盲點和誤區,進而不斷完善與改進自我。
2.學術交流
導師要在培訓中組織骨干教師開展學術交流。學術交流要具有權威性、指導性和前瞻性,其并不是簡單的英語沙龍,而是以論壇形式的英語教學經驗的分享。每次學術交流都要明確主題,如核心素養培養、繪本教學、深度學習等,通過學術交流實現教師教學思想、教學智慧和教學經驗的共享。
總而言之,要想提高鄉村小學的英語教學水平,骨干教師要發揮自身作用,開展鄉村小學英語骨干教師培養工作,這是實現教育公平的重要舉措和突jL體現。在具體培養中,需要堅持理論與實踐的有機融合,通過培訓促使骨干教師素質和能力盼陜速增長。
參考文獻:
[1]楊延從,黃碧慧.群體動力學視域下農村小學英語教師學習共同體建構的研究:以廈門市X區農村小學為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17).
[2]朱括,楊清軍.網絡研修:農村小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新途徑[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