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霞
摘 要:群文閱讀可以全面的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成績。教師選擇合適的文章進行整合,加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不斷的督促學生去分析和理解文章知識,全面的實現素質能力教育,促進學生語文水平的不斷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 群文閱讀 教學策略
一.引言
群文閱讀教學是一種新型的閱讀教學模式,它更關注學生的閱讀數量和速度,更關注學生在多種多樣的文章閱讀過程中的意義建構,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具有重要意義。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內涵是多層次的,而群文閱讀與課內閱讀,課外閱讀相結合的學習方法使學生閱讀領域不斷擴大,閱讀對象不斷更新。
二.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現狀
1.教學理念滯后
我國很多小學教學由于長期受到傳統的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師以及形成了單純借助教材的教學來促使學生在短期內獲得有效地成績提升,一些小學的語文教師甚至未進行系統化的教學理論的學習,在教學時大多根據自身經驗,注重在教學中讓學生將一學期中僅有的數十篇課文嚼爛、嚼透,這樣反復枯燥的教學方法達不到新課改的要求,使得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質量低下。
2.小學學生的主觀閱讀意識缺乏
小學學生在高段語文的閱讀當中常常表現出自身缺乏主觀的閱讀意識的缺點。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對小學學生的閱讀教育經常著力于閱讀完教材,理解其中的意思。學生在其中只是像完成任務一樣進行閱讀,缺乏在課后和課堂中的主動閱讀的意識,難以發揮自身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
三.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意義
1.群文閱讀訓練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數量
語文課程標準中曾提出,在學生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閱讀量應該達到四百萬字,如果閱讀量不足,不僅會給語文學習,也會給其他學科的學習帶來困難;而群文閱讀的開展則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一般情況下,語文教師會在一節課至少給學生布置三篇閱讀文章,即使不進行課外閱讀的學生,無形中閱讀量已經成三倍增長,閱讀量的增加,必將會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展學生的思維,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群文閱讀訓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
在教學中,老師們會發現有些孩子做題的速度特別慢,還有個別孩子會出現考試答不完卷子的情況。這種現象的出現就是因為學生的閱讀速度太慢。閱讀速度太慢不僅會影響語文科目的學習,也會導致學生所有科目的讀題速度過慢,如果任由這種情況發展下去,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而群文閱讀因為要求學生在一定時間內必須讀完多篇文章,其實就是強制學生提高自己的閱讀速度,長期堅持下去,一定能提高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
3.群文閱讀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文學欣賞水平
群文閱讀與傳統的閱讀教學還有一個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傳統的閱讀教學大都是在教師的指導講解下進行,而群文閱讀則更注重學生在閱讀中的建構性。所謂建構性閱讀就是讓學生成為閱讀的主人,讓學生自己看書、自主思考、自我陳述,進行一系列與“我”有關的活動,而不是一味地聽教師的講解和做筆記。在這種有我參與的閱讀中,必然會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學生的閱讀潛力,提高學生的閱讀鑒賞水平。
四.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1.注重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調動閱讀積極性和主動性
俗話說:“興趣是學生閱讀最好的老師,是學生積極參與閱讀教學的動力和前提。”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對于學生閱讀的重要性。生一旦對閱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把讀書看成是一大樂事,就會釋放巨大的潛能,覺得越讀越有興趣,越讀越想讀。有了這樣的日積月累,何愁語文知識不豐富,語文閱讀能力不提高。因此,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想搞好教學,提高教學效率,那么,我們就應積極的從學生的閱讀興趣入手,合理的結合教材、教學內容、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興趣愛好,積極的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快樂自主地參與到教學中來,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方式有許多,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閱讀教學的導入是非常關鍵的環節,導入巧妙會使我們的教學事半功倍。教學中,我們教師應充分的運用導入環節,各種導入策略優化運用,爭取在教學的一開始時就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變“苦讀”為“樂讀”。此外,教師還可以聯系生活實際,通過借助講故事、看報、聽廣播、看電視、評廣告、自創廣告等方式去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這樣,在有效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也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學生的知識面得到拓展,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2.多元開發單元主題
小學語文教材編寫者把挑選出來的課文分解成幾個單元,每一個單元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好單元主題,針對單元主題開展群文閱讀。首先,讓全體學生回顧上一單元的主題內容,圍繞這一內容,教師選定幾篇拓展性的閱讀課文,提出幾個具有探討價值的閱讀題目,規定閱讀時間后讓學生先自行閱讀,把握文章主旨。其次,小組合作交流探究得出問題答案。最后,鼓勵學生勇敢地說出自己的閱讀心得。
3.有效結合課外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群文閱讀法并非是局限于書本文章,教師也可以把一些課外文章同書本文章相結合,組成一個新的閱讀主題。例如,教師可以選擇同一作者的幾篇文章,讓學生去分析作者寫作的目的,分析作者的想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分析理解力;再如,教師也可以設定幾堂課外群文閱讀課,讓同學們在課堂中自主的閱讀他們喜愛的文章,最后自己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這樣新穎的語文閱讀課,會大大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教師通過多元化的閱讀方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在閱讀中讓學生感受到快樂,積累豐富的知識語句,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鍛煉學生對于文章的分析、理解、歸納和總結的能力,應用群文閱讀教學法,語文課堂不再枯燥乏味,學生更加熱愛閱讀,全面的促進學生獲得更好的閱讀知識,提升閱讀能力。
4.妥善引導學生提問,提升群文閱讀教學效果
在小學語文課堂實際教學過程中,群文閱讀方式需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進行適時提問予以輔助,才能有效的發揮其提高學生綜合閱讀素質的作用。科學合理的提問方式可以大幅度促進群文閱讀方式的教學效果提高,幫助學生們在閱讀中進行主動思考并自行發現問題。教師可以通過設計橫向比較性問題或綜合共通性問題,引導學生們進行積極主動的思考,培養學生們自行組織文章結構的能力,增強學生們良好閱讀習慣和綜合素養能力。
綜上所述,群文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得到有效的應用,可以全面的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成績。這種教學方法有很高的實用價值,是提高學生閱讀水平的較為主要的方法。教師選擇合適的文章進行整合,加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不斷的督促學生去分析和理解文章知識,全面的實現素質能力教育,真正的為學生以后的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促進學生語文水平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宋愛榮.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8):252.
[2]曾明鳳.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方法初探[J].讀書文摘,2016(28):229.
[3]劉亞洲.淺談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教學方法[J].新課程導學,2015(34).
[4]李婷婷.淺談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價值與教學策略[J].讀書文摘,2016(24):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