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志奇
摘 要:簡單地說,體驗式學習是通過經驗或實踐來學習的概念。通過這種方法,學生被帶出傳統的學習環境,進入現實場景,讓他們發展學科知識,數學技能,和對各類學科的理解。
關鍵詞:小學數學;體驗;實地考察;猜想;應用
在現代社會中,一個孩子的教育知識只有當他們所學的知識被以其應用于現實生活的方式保留下來時,這樣的教育才算成功的教育。老師可以滔滔不絕地講述事實、給學生布置任務,并且在每一門學科上提供指導,考試前進行測試輔導,但如果學生不吸收這些信息,這些信息就會變得毫無意義,單純只是為了應試教育而學習,更為了考試成績而學習。因此,現代的老師有責任運用各種能觸及學生心靈的教學方法,去幫助學生更好的接受知識,開發思維。
一、實地考察
對于大學生來說,這種體驗式的教育來自實習、工作學習和出門旅行等活動。然而,小學生要組織學生實地考察,讓他們親身體驗。
實地考察是體驗式學習的好例子。它們不僅為學生提供了走出教室的途徑,而且有助于鞏固他們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并激發他們對學習知識的興趣。想象一下給一群7歲甚至13歲的孩子講授中國歷史。一些人會吸收信息,另一些人根本不會掌握概念,對教育而言,會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然而,如果這些講座、課程閱讀、課堂項目和家庭作業都能以一種身臨其境的體驗作為支撐,比如參觀博物館,那么效果肯定會好得多。看到這些經過多年保存下來的繪畫、古董珠寶、雕塑和其他工藝品,他們會有另外一種不同的體驗,當他們親身體驗當時的情景,以及那種情景如何塑造了他們今天生活的世界,孩子們都會感到很新奇和興奮。因此,實地考察可以提供一種“有利于理解”的氛圍。學生們有很多機會獲取令人興奮的信息,與老師和工作人員進行互動和社交。這些有趣和令人興奮的經歷可以與課堂課程和學術概念聯系起來,從而增加孩子們大腦所保留的信息量。
二、鼓勵大膽猜想嘗試
植根于經驗和事實之上,數學猜想的重要性不可忽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善于引領學生對數學本質現象進行大膽猜測,并采用正確的方法加以驗證而形成結論,從感性上升理性認識。合理的數學猜想憑借的是直覺思維,但它離不開發生點,不是憑空瞎猜。數學知識、數學方法等方面往往存在著某些內在的聯系,這些都可以作為數學猜想的生發點。因此,教師在新知的教學中,要提供有連接性的教學材料,創設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讓學生觀察、比較,引導學生合理地猜想。
比如,在圓的認識過程中,學生們以三種不同方法畫圓為主要線索,通過動手實踐感知概念、理解概念,在反復實踐與反思的過程中,溝通并建立了實踐操作與數學概念之間的聯系,層層遞進地進行了概念的辨析,最終了解了圓的特征、豐富了對圓的認識。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經歷了三種不同工具畫圓的過程,結合操作經驗、自我反思,概念思辨,對圓的認識不斷深入。
三、“快樂應用”,培養學生應用意識
數學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學以致用是數學學習的目的所在。數學體驗式學習不僅注重培養學生創造性學習數學的能力,更重視學生養成善于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在課內或課外多組織學生開展一些“快樂應用”。
例如,教學認識人民幣后,組織學生模擬超市開展體驗活動,讓學生在收、付款中進一步認識貨幣單位元、角、分,并會正確地進行相應的計算。通過體驗提高了學生對數學的喜愛,使學生自然內化了元、角、分的知識,初步培養了學生應用能力。有趣的體驗經歷在數學與生活之間給鋪設了一條通道,讓學生愿意走進數學。
四、評價多鼓勵少批評
小學生有其獨特的心理特點,例如他們感知覺都得到了迅速發展,但無意記憶、無意注意仍占主導地位,尤其是低年級兒童擅長具體形象記憶,思維也以抽象思維為主。在情感上,他們更需要鼓勵,需要獲得成就感。而數學相比語文,略顯枯燥,因此掌握孩子的心理,用正確有效的方法來引導學生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學生在學習中體驗膚淺,教師應該走進學生內心世界,及時反饋錯誤的原因,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指導學生反思吸取教訓,以鼓勵攻心為上策。
比如,計算“840÷4”這道題時,學生出現了兩種余數位置質疑情況:第一種是筆算840÷4=210,在豎式中出現“4-4=0”,就是余數0對齊被除數的十位最下面;第二種是筆算840÷4=210,在豎式中出現“4-4”的下面不寫0,而是把余數0對齊被除數的個位最下面。學生眾說紛紜,各執一詞。這時,教師引導學生分別說說兩種豎式中余數位置的“算理”,同桌討論和互評。對于這兩種余數位置,學生最后明白了算理,都是正確的。評價過程中,教師并沒有立刻拋出標準答案,而是誘導學生去分析,去解疑。這道題的計算結果也許錯誤率小,學生卻能夠“火眼金睛”發現題目中蘊藏的算理奧妙無窮。在深度思考,多向互動中拓展訓練思維,對癥下藥,藥到病除“美麗的錯誤”,體驗了提高計算能力的重要性,培養了良好的計算習慣,并且舉一反三,學會善于檢查、驗算,在體驗學習中提升了數學核心素養。
總而言之,學校正與現代科技激烈競爭,現代科技及各種游戲動畫片給孩子們帶來的信息量太大。結果,這使學校變得索然無味,學生們只能問,他們什么時候會用到數學,物理定律之類的東西,或者只需要知道如何使用勾股定理之類的公式。所以我們得給孩子制造一個機會去體驗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培養孩子運用不同學習方式的能力,來更好的吸收和運用知識。
參考文獻:
[1]肖茜勻.探究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2).
[2]鄭慧敏.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應用的探究[J].才智.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