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有
摘要:初中階段學生正處在青春期生長的關鍵時期,初中體育是幫助初中學生提高身體素質、養成鍛煉習慣的重要階段。隨著新課標改革的深入,初中體育教學,應將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相結合來考慮,注重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通過設計巧妙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體育;主體地位;教學方法;有效性
健康是影響社會經濟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體育教學在素質教育中得到了高度的重視。有效的體育教學是展現素質教育成功實施的重要因素,也是培養學生運動興趣,提高身體素質,促進社會經濟和教育發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實際的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與時俱進,不斷更新體育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式和方法,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運動環境,促進有效教學的順利開展。那么,如何才能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實現“有效教學”呢?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此進行簡單的探討。
一、初中生體育學科的典型現狀
1.忽視體育功能
因為長期以來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對孩子參加體育活動不重視。這些陳舊的觀念影響著學校體育工作新觀念的形成與發展,影響著體育教學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智育第一”、“分數第一”、“升學第一”。據調查了解,社會上很多家長,一方面崇拜象李寧這樣的體育明星,另一方面卻不讓孩子參加體育活動,認為搞體育“出息不大”或“沒出息”。由于受這種觀念的制約,給學校體育的決策、管理和發展帶來很大的阻力,因此很難發揮學校體育的各種功能和作用。
2.舊器材
初中的體育器材庫當中,雖然器材種類、數目也不少,但是器材質量卻難以恭維。這是因為很多器材是幾年前買的舊器材,還有不少已損毀甚至不能再用,學校卻并未對這些舊器材有所更新。
3.缺乏理論指導
如:自主學習―――發展學生個性;探究學習―――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綜合性評價―――改變現有的體育學習評價方式等等,大部分教師都不知道怎樣去做和為什么要這樣做。由于教育觀念落后,教學思想僵化,沒有理解和領會現代教學觀,使體育改革嘗試大多停留在追求形式的層面上,難以將“以人為本”“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的精神實質真正體現到體育教學中去。
二、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激發運動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是產生求知欲、探索欲的源泉,是促進學生提高創新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的關鍵因素。因此,在實際的初中體育課教學中,教師應該為學生創設合理的、有趣的課堂教學情境,激發他們對運動的興趣和動機,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各方面能力。同時,教師還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體育課中引入具有針對性的、啟發性的、創新性的、獨特性的、趣味性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形成強烈的體育動機和良好的運動習慣,提高他們掌握技術技巧的能力,促進有效教學的順利開展。例如:在教學生打籃球時,教師可以先在室內進行講解,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放映喬丹打籃球的視頻,進而吸引學生對籃球的渴望和興趣,讓學生感受到籃球的魅力,也讓學生感受到籃球技術技巧的神奇和奧妙。之后教師可以通過展示自己成熟的籃球技術,進而感染學生的情緒。最后,教師再讓學生自行練習,針對在練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而制訂出解決措施,為學生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使每一位學生都參與教學活動,活躍課堂氛圍,進而激發他們的運動興趣,形成一幅學生樂學、教師樂教的唯美畫面,最終達到初中體育課教學的最佳效果。
三、因內容而異,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法,促進有效教學
體育教學中的教學方法還需因內容的不同而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主要是為了讓學生能夠適應不同的體育內容,如針對立定跳遠這一個項目時,并不是每節課學生都在沙坑前輪流跳就能提升成績,立定跳遠主要鍛煉的是學生的下肢力量,為了使課堂內容更加豐富,可以考慮增加鍛煉下肢力量的練習項目,比如蛙跳、兔子跳、原地抱膝跳、原地跳高等,這一項目主要是學生的個人能力練習,上課場地應為田徑場地;在籃球內容中,除了練習運球、投籃,最重要的還是要安排小組練習,加強學生學習團隊合作精神,可將班內學生按男女比例分成幾個小組,在籃球場地中進行課堂練習,還可以發揮學生之間的幫帶作用。
四、進行教學反思是“有效教學”的生長點
反思性教學是指教師在先進的教育理論指導下,研究與解決教與學等方面的問題的教研活動過程。主要有以下特點:
(1)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2)在探索中使體育教學更趨合理性。
(3)反思教學使師生共同成長。
反思性教學正是新課程所倡導的一種全新的教學實踐研究。體育教師進行教與學的反思,發現和探究教學實踐中出現的問題,經過自我認識評價,從而認識不足,改進教學,最終使學生逐步增強自主探究意識和實踐能力,教師則在教學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取得最優的教學效果。體育教師要善于反思,及時對低效的課堂教學進行總結,吸取經驗教訓,質疑自己的教學,找出問題所在,進行研究,最終可探索出新教法、新措施,使低效的教學走向“有效教學”。
五、提升體育教師素質
體育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雙邊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管理者和實施者。無論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手段,也無論采取何種練習形式,這一切都需要一節體育課的主導者“體育教師”去操縱、去組織、去安排。因此,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應不斷加強自身素養,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我們也只有提高自身的素質和各種綜合能力,才能通過才藝展示吸引學生,才能通過各種“絕活”打動學生,激發他們的體育興趣,從而更好地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
綜上來看,體育教學的更加有效是可以通過豐富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來達成的,通過更多樣化的教學設計,讓初中學生喜歡上體育課,能夠在課堂中學到更多的體育理論知識并且提高個人身體素質,幫助學生養成自主鍛煉的習慣,完成教學的任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