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偉
摘要:在新課改不斷深化的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師要積極探究實施高效課堂教學模式,運用合理有效的教學策略,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意識,提升教學效率。本文在提出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方法的基礎上,探討了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策略的運用,以期提供一些借鑒作用。
關鍵詞: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引言:
新課改下的課程標準重在強調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提倡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學習模式,全面提升學生學習素養。作為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運用高效課堂教學策略就成為必然要求。
一、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方法
1、順應課程教育改革,具備現代先進教學理念
新課標明確指出“數學課程改革首先就是理念的更新,因為在數學教學活動中,理念是行動的向導,所以數學課程的改革首先就應該從教師理念著手”。高中數學教師要主動摒棄傳統滯后的教育理念,注重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綜合能力[1]。只有具備了先進的教學理念,才能在課堂中積極主動探究高效教學模式,擺正教學中主體與主導的關系,認清傳統與創新的關系,有效提升教學效率。
2、提升課堂駕馭能力,具備良好綜合素質
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要求數學教師要具備較強的課堂駕馭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面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以及意外的突發情況能夠做出快速、正確的反應和決斷,及時采取得當的應對措施進行有效處理,這也是對高中數學教師是否具備高素質的要求。因此,課前,教師要做好充分的備課準備,精心設計好提問環節;課中,教學過程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組織學生充分討論;課下,要查閱大量有關資料,豐富知識儲備,做到從容應對。
3、做好主導角色,營造輕松、平等、民主的教與學的關系
現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師要正確認知教育的本質在于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師不僅要做好學生的教育者,還要善于做好學生的聆聽者和引導者。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對知識把握的深淺程度,耐心解惑答疑,進行中肯公平評價,課堂中注重營造輕松、平等、民主的教學環境,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配合教師進行高效教學,提升教學效果。
二、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策略的運用
1、實施高效備課,抓好教學設計關鍵環節
課前教師要針對每節課教學的重難點,精心設計好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從課堂內容構成、時間分配、問題討論到延展練習等,都要搭建好高效課堂平臺。以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儲備為前提,通過設計一些帶有啟發性的問題,有目的地培養學生有效解決數學問題的創新思維能力。例如在《平面向量》的教學設計中,可以首先創設一個學生們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課堂教學內容。“同學們下課后如果從教室到食堂去吃飯,再到宿舍休息,最后回到教室上課,那么你們的位移是多少呢?”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積極思考數學問題的興趣,又自然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解決數學問題中來。
2、加強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營造高效學習氛圍
新課改強調“自主、合作、交流、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教師要提前布置預習內容,在授課一開始就要使學生首先明確每節課的學習目標,不能讓學生找不準學習的方向,而不利于自主學習。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有意識引導學生主動合作討論、樂于交流探究,鼓勵學生對學習內容大膽發言質疑,探究不同的解答方法,加強討論的廣度和深度,啟發學生進行創新性思維[2]。諸如“兩個向量的和是一個向量還是一個數?當兩個非零向量共線時呢?”諸如此類需要合作探討的問題,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的課堂活動,讓各小組將探討結果在講臺前充分展示講解,教師再作進一步的總結點撥,及時進行反饋和鼓勵評價,既提升了學生們突破重點問題的效率,又收獲了知識,樹立了信心,營造了良好的高效學習氛圍。
3、有效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優化課堂教學內容
數學教師要深入鉆研教學內容,針對重難點進行優化取舍,善于化繁雜為簡單。數學教師要多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善于運用簡潔明了、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不易理解的數學問題,使學生不僅聽得懂,還能逐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愛上數學課。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是進行高效課堂教學的有效手段,其中多媒體教學就有著傳統教學不可比擬的優勢。多媒體可以形象地揭示數學內容的本質,具有很強的直觀性。例如立體幾何教學中,通過直觀圖的三視圖的展示,學生可以直接理解其內在聯系,更便于短時間內學生易于理解。
結束語:
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已然成為新課程背景下培養高質量創新性人才的必然要求。今后作為教育者還要進一步積極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通過高效課堂有效策略的運用,引領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討論、發言等課堂活動,進一步培養學生創新性數學思維方式、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等,以適應個性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吳偉勝.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07):34.
[2]王正軍.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的思考[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0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