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微 張萌萌
摘 要:互聯網時代下,藝術畫廊從線下走向線上。無論是展現方式,主題,還是傳播方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種變化突破了藝術展覽的時空束縛,常態化的頻繁視覺接觸,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互聯網對中國藝術畫廊的影響力正變得越來越不可低估。
關鍵詞:互聯網;畫廊;就業;藝術家
“大學生互聯網藝術畫廊”是一種以模擬畫廊為形式通過互聯網來傳播的一種新型畫廊,互聯網交易平臺與傳統畫廊大有不同。在傳統畫廊,高端藝術品的銷售屬于一種私人展覽和社交需要。互聯網藝術畫廊則通過網上報名和作品征集篩選等方式,來進行挑選出一些較為優秀的美術專業大學生進行宣傳和包裝形成一種培養藝術家的模式來促進當今社會的需求和發展。
從創建大學生互聯網藝術畫廊開始,申請微信公眾平臺并籌劃運營,再到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中期檢查,這一段時間積累了不少經驗,大學生的藝術作品逐漸多元化,期間發表了關于一篇“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研究論文。到目前為止大學生互聯網藝術畫廊已經初具規模,事實上畫廊的在線成交量有所上升。
因此我們接下來需要做的事情,需要最后四步完成,這樣才能為藝術類大學生的華麗轉身提供新的創業平臺和發展機會,借此論文為“大學生互聯網藝術畫廊”這個創新創業項目訓練計劃做一個期末總結。
一、如何推廣藝術家
藝術類大學生畢業后就會向藝術家轉變,藝術家的市場接受度和知名度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首先的需求是確定舉辦個展的時間和頻率,一般而言,畫廊每1.5—3年為藝術家舉辦一次個展。他們也非常希望能在藝術畫廊通過有節奏的個展規劃看到這個藝術家的創作歷程。在這個時候,畫廊不僅線下推廣,線上更要把藝術家推銷出去,利用互聯網擴大傳統媒體的傳播范圍,不再是僅限小區域范圍內或本國內,它涵蓋的范圍遍及全世界的各個角落。
另一個推廣藝術家的途徑是帶藏家們參觀藝術家工作室,藏家都對藝術家獨一無二的工作方式表示強烈的興趣,當然也必須保證這樣的參觀同樣令藝術家感到愉快。通常,藝術家負責介紹自己的藝術創作,結束之后,畫廊和藏家私下商談交易的細節,并在線上成交。
藝術博覽會如今已經成為畫廊自我推廣的重要途徑,在博覽會上,對于畫廊而言,策劃一個藝術家的個展往往比大雜燴式的展示更能顯示畫廊的定位,更能吸引人的注意。
二、為藝術家定價
為自己的藝術家作品定出一個合理的價格,對畫廊和藝術家的名譽和發展都很重要,這表明了畫廊對自己正在做的事有清楚的認知,為藝術品定價有諸多考量的因素(包括藝術家名氣、媒介、尺寸、版數等等),還有一個快捷的方式做參考,即去一個相對成熟的藝術博覽會問一圈價格,大概也就能對你的藝術家的差不多類型的作品有個基本定位了,年輕藝術家的作品因為沒有穩定的市場需求,所以價格要盡可能合理的低,價格的提升最好是由市場的需求來決定。
畫廊與藝術家間存在的矛盾之一往往是定價機制,作為畫廊而言,必須首先明白兩點:(一)藝術家是作品的擁有者,他有權利制定作品的價格;(二)經紀人的名聲是建立在對藝術家價值的正確的市場價格判斷上,定價過低和過高都無益于建立穩定長期的市場,尤其對于年輕藝術家來說,一開始相對低的價位是為了讓最先一批作品能夠進入市場,最好是給有影響力的藏家(他們在圈內能起到很好的宣傳作用),當第一批作品賣空而買家的名單還在增加時(意味著市場需求的增加),藝術家作品的價格自然會得到提升。
三、談談制的是與非
制帶給藝術家的好處:能夠得到相對穩定的展示機會,因此能將精力集中在創作上,而非在尋找合作伙伴上。年輕藝術家進入一家畫廊,其藝術創作的價值會因為畫廊的名聲和旗下其他藝術家的品質而得到提升。而且一般藝術家要等到第二個或第三個個展后,才會得到一些嚴肅批評家的評論,因此制定出相對穩定的個展計劃對藝術家地位的建立是非常有利的。總之,畫廊的制有利于藝術家長期穩定的職業規劃和呈現持續而有內在邏輯的公眾形象。
制帶給藝術家的壞處:藝術家可能感覺到畫廊對他的推動和宣傳能力不夠,效果不明顯,而加劇兩者間的緊張關系。而當這樣的合作關系不順暢時,藝術家也會苦惱如何終結這個關系。而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求藝術家和畫廊之間良好的溝通交流。
四、畫廊提供的服務
如果畫廊和藝術家之間是制,除了展覽外,畫廊通常會提供以下服務:
1.藝術家檔案整理。
2.藝術家與其他畫廊合作的協議:一般同城的經紀人想要部分藝術家作品,主要畫廊會收取交易額20-25%的費用,如果是其他城市和區域,大概為10%或者更少。
3.當藝術家與其他畫廊和機構合作時,處理相關的事務,如溝通、作品運輸等。
4.通過交流,畫廊向藝術家提供市場和學術界對藝術家創作和展覽的反饋。
5.擋箭牌,當藝術家不想參與某項活動,畫廊可以作為藝術家拒絕的借口:“這個事情你最好問我的畫廊.”
除此之外,一個正規的成熟的畫廊往往還為藝術家提供作品攝影、裝裱、裝箱、運輸和儲藏服務。
作為藝術類大學生,要懂得如何包裝自己如何提升自己的社會價值,創業不僅能解決大學生就業難,并進而形成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緩解就業壓力,而且能夠將創新成果轉化為社會和消費使用,帶動經濟轉型,實現產業升級。是大學生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根本途徑。
當然,挖掘和加盟一批有潛質的好中青年藝術家是我們大學生互聯網藝術畫廊向高檔次發展的方向。錢取之于藝術,用之于藝術是我們一貫的主張,目標是為藝術的繁榮發展作出我們自己的貢獻。的確,要成為真正一流的畫廊、一流的藝術經紀不是朝夕之事,需日月的積累,需不斷地創新,唯有堅定的信念,充足的自信,才能有互聯網藝術畫廊的春天。
項目:2018年“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研究論文
參考文獻
[1]牛長松著.英國高校創業教育研究.學林出版社,2009.01
[2]席升陽著.我國大學創業教育的觀念、理念與實踐.科學出版社,2008.05
[3]王英杰、郭小平主編.創業教育與指導.機械工業出版社,006.09
[4]郭廣生主編.我和創業有個約會——大學生創業教育理論與實踐.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0.01
作者簡介:
田微(1998.8—),女,漢族,籍貫:遼寧昌圖,沈陽大學美術學院,16級在讀本科生,專業:繪畫(版畫)指導教師:任志鵬
(作者單位:沈陽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