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時延
摘 要: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對于基礎教育階段來講,德育在學科教學中的滲透已越來越受到關注,對于小學體育學科來講,德育教育的滲透情況又如何呢?帶著這一想法,筆者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從自身從事多年小學體育教學經驗出發,探索當前德育教育在小學體育教學的中滲透現狀,希望能為優化德育教育在小學學科教學中的滲透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體育;體育教學;德育教育
一、用好教材,切實把握好滲透主渠道
德育滲透內容主要包括德育情感、德育意志、德育認知、德育行為等,體育教材本身就包涵著其他學科無法相比的德育資源,因此,體育教師必須用好教材,注重學生的參與過程,重視學生的切身體驗。基于此,教師上課前要把課本研究透,深入發掘、把握每節課內涵的德育內容,選準體育技能教學和進行德育教育的準確點,巧抓時機,進行教育。讓同學之間進行評價,以及學生自我評價,旨在通過他人及自身的評價更加了解自己,改進自己。在教育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不同特征,做到因材施教,不能單方面的對學生進行說教,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手段上,尤其是體育教學,要重視娛樂性和趣味性,寓教于樂。比如開展游戲教學,緩解學生的學習及生活壓力,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不僅有利于學生的團隊意識的培養,而且對學生的動手能力及動腦思考能力也有幫助。
二、拓寬路徑,積極探索德育滲透方法
(一)積極鼓勵引導
首先是認識到說服教育、精神鼓勵法的重要性。說服教育指的是德育滲透過程中要講事實、擺道理,通過言傳身教,闡明觀點,辨別是非,提高學生道德認知,從而在行為上遵守紀律,外化于行。精神鼓勵指的是德育滲透過程中結合小學生必理特點,對體育教學過程中良好行為、積極拼搏精神,通過語言、手勢、眼神傳導等方法,及時作出肯定、好評和贊許。說服教育、精神鼓勵是開展小學體育教育德育滲透的常規方法,是鞏固、深化德育滲透原理的重要環節,應該高度重視。其次要依托合適的載體。依據小學生的身心、特點,聯系體育教學本身的特征,選擇合適方法,使學生易于接受。主要是通過體育鍛煉、球類活動、田徑比賽、春季秋季運動會等比賽項目,打牢德育滲透工作基礎。再次要明確說服教育的主要內容,這是確保教學內容與德育滲透合理運用的關鍵。以小學生足球比賽為例,對小運動員而言,要培養學生集體主義意識、團隊配合意識、意志品質磨練意識;對觀看的同學而言,要注重對學生行為習慣約束、道德情操培育、集體榮譽也和責任也養成方面的引導教育。同時結合“零零后”、“10后”的身心發展特點,要求說服教育精神鼓勵長期堅持,確保德育滲透效果。
(二)探索立體德育滲透
一是縱向開展德育滲透。低年級學生在集體活動中,主要是寓教于樂為主,適當統一學生行為,注意學生紀律性和個性化培養。富年級的學生集體活動中要注重學生人格培育,提倡學生發揮優點、補齊短板,培養學生自我獨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和綜合素質全面發展。同時,體育教師要在體育教學和日常行為方面,提高自身修養,做到舉止大方、談吐文明,言行一致。二是橫向開展德育滲透。主要包括體育課堂常規教學、教學內容、課程設置、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教材的因材施教等。橫向德育滲透,是實現強身健體、厚德育人的重要手段,能夠培養學生努力拼搏、不怕困難的堅強意志,激勵學生思想上熱愛體育,行為上參與體育,熱愛集體,團結互助,增強紀律約束品質。三是立體開展德育滲透。主要是將縱向德育滲透、橫向德育滲透有機融合,通過教材實踐、日常訓練、理論認知、教學評價、質量監控等方法,做到寓教于樂、寓德于樂。
(三)創新傳統德育滲透路徑
創新傳統德育滲透法,就是依托日常德育滲透方法,包括規范指導、意志鍛煉、評比競賽、榜樣教育等,將互聯網與傳統德育滲透方法結合,探索德育滲透的新方式、新途徑。一是互聯網與規范指導相結合,將體育課堂紀律、體育規則和規章制度可以通往網絡傳給學生家長,與家庭教育相結合,更好地發揮制度的作用和約束力,通過制度和紀律約束,規范學生行為,引導學生行動,養成良好的習慣和道德意識。二是互聯網與意志鍛煉、評比競賽相結合,依托對跳、跑、投擲等田徑類項目,通過艱苦訓練、難度突破等方式方法,提高思維品質。例如,適當增加設備的高度、距離、重量和數量,相應提高動作的數次,以提高難度和質量標準,行動變化的節奏、幅度和重也,增加阻力和對抗等因素。通過手機發信息、QQ、電子圖片等形式記錄學生體育教學課堂的點滴,在老師的鼓勵下,學生面對困難、辛勤工作,能夠觸景生情,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三是將互聯網與榜樣示范教育將結合。傳統榜樣教育是指運用模范人物的典型范例來教育學生的一種方法,對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熏陶他們的情感,培養他們的意志,形成優良品質和行為都有特殊作用。在互聯網時代,教師可以通過視頻、圖片等形式,以微信、QQ、短信、朋友圈等形式,講述體育名人、中國女排、中國兵巧球國家隊的勵志故事,對學生在愛國主義、勵志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方面起到良好的榜樣示范作用。
三、健全學生品德評價體系
首先,借助學校的德育特色評價方式,依托德育課程評價這一載體,關注學生的道德評價,讓學生的自信也在自我表現的過程中增強,催化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養成。如筆者學校的“五星卡”評價,就是鼓勵學生比學習、比紀律、比思想等多方面建立的一套體現學生發展的過程性評價體系?!拔逍强ā睂W生是通過日常表現得分、分小組評選、最后班級學生共同評定才最終確定的。“五星卡”的評選不僅能給學生帶來自信,而且激發學生們的優秀品質,達到靈活多元化育人的目的。其次,品德評價要因材施教。由于學生的體能、素質、喜好等方面有著很大差別,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因材施教,不能搞一刀切,運用不同的語言和差異性評價方法,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清楚的看到自己的進步和提高。小學生良好的品德不是速成的,而是在日常教育活動中一點一滴積累的。教學過程中沒有及時評價,累積到學期末再評價是沒有意義的,要及時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來加強教育評價的多元化和科學性。
參考文獻
[1]常雪麗,論德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之滲透 [J].教育現代化,2017-04-10
[2]胡松瑋 ,淺析小學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方法與技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02-15
[3]何磊,小學體育教學滲透德育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7-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