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雯
【摘要】 ?互聯網在教育教學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實現了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劃時代變革。在閱讀資源開發與利用上,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不僅僅豐富了學生的閱讀資源,促進學生知識輸入,同時使得閱讀內容呈現的方式生動具體化,有助于激發學生想象,增加閱讀的趣味性,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關鍵詞】 ?中職語文 互聯網+ 語文閱讀 閱讀資源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9-186-01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技術已經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中也逐漸響起了以互聯網技術變革教學的號角,《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笨梢?,中職教師與時俱進,在閱讀教學中積極利用互聯網技術開發利用豐富的資源,豐富學生基礎學科知識,提升學生基礎學科學習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豐富化閱讀形式,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知識輸入
互聯網+背景下,海量的閱讀資源是其一大特征之一,且其突破了時空的限制,以非一般的速度在傳播,并以驚人的速度在更新,使得隨時隨地閱讀成為了可能。這就啟發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從閱讀內容上,從閱讀呈現形式上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豐富學生閱讀素材,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豐富學生知識輸入的同時,激發學生閱讀的積極主動性。
比如,對于課本的閱讀內容,筆者利用互聯網技術將相關的畫面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更加直觀具體地理解文章的內容,此過程是將閱讀以別樣的方式呈現,色彩鮮明,生動具體,情境性強等多信息呈遞能夠充分調動學生感官思維,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有助于學生領悟閱讀的真諦。比如,對于一些特殊的文體詩歌、新聞、劇本等,在教學時,利用互聯網技術遴選相關經典的篇目讓學生閱讀,進行類比,讓學生在對比辨析中掌握閱讀的規律與方法,學生即學即用,促進知識與技能的正向遷移。比如,在互聯網技術下,可以將傳統的閱讀方式(主要是看)變換成聽的方式,在富有情感的朗讀中,學生能夠充分調用想象力,更加能夠集中精神,感受閱讀世界的精彩。互聯網技術豐富了閱讀的素材,豐富了閱讀的形式,使得閱讀更加具有趣味性。由此,豐富了學生知識的輸入,并激發了學生內在閱讀的積極主動性。
二、篩選針對性的閱讀內容,豐富學生專業知識,提升學生職業技能
中職教學一大任務之一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職業技能,以在社會職業中快速進入職業狀態,因此在校園教學中,中職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途徑加強學生專業知識技能培養,奠定知識與技能基礎。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遴選和學生專業契合度高的閱讀文章,豐富學生專業知識,互聯網總能夠給學生最新的職業領域的動態,學生通過閱讀了解社會,與時俱進,能夠很好助益進入這會職業中。
比如,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遴選與該專業相關的閱讀篇目,讓學生閱讀,篇目后方有網友(其他讀者)的評論,學生不僅能夠從閱讀本身獲得專業的知識,且能夠從網友的評論中,更加深入且全面地理解文章,看到獨到的見解,學生能夠從中增加新的認知。比如,形象設計(化妝美容方向)專業,該專業的操作性強,色彩搭配性強的特性,學生很難通過在一般性文字閱讀形式加強專業的技能。但互聯網技術下,圖文并茂,甚至可以實現圖、文、視頻結合的閱讀形式,極大程度上加強了知識的直觀具體性,學生結合文字閱讀,能夠在直觀具體的形式下掌握化妝的細節要領,并直接感受色彩搭配的效果,學生則可以在閱讀中豐富理論知識,學生甚至可以在課后自主跟著閱讀進行實操練習,從而真正掌握專業知識。在比如幼兒教育專業,筆者在實際教學中,遴選一些幼兒教師發表的論文以及教學感悟給學生閱讀,生動的文字承載著款款真情、真知,深切地打動了學生,由此也讓學生更加理性地認知幼兒教育這個專業,在此層面上,閱讀對學生的影響作用不僅僅是豐富專業知識,更是啟發學生高級的心智以及理性的情感體驗??梢?,利用互聯網技術開發利用閱讀資源,對促進學生專業技能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三、長期追蹤學生閱讀活動,進行科學化的評價與反饋,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教與學反思是教與學成長的重要一環,而教與學的反思都需要長期的追蹤,不斷進行總結,針對性提升,不斷發展。互聯網+背景下,學生閱讀足跡可以以電子形式記錄下來,學生可以隨時感思,隨時參閱,可謂“溫故知新”。而教師利用科學的數據統計分析,可以實施對學生更加科學合理的評價與反饋,緊緊陪伴學生的成長。
比如,互聯網網絡閱讀平臺中,學生可以發表評論,可以將閱讀篇章收藏或者分享,學生在思考之后發表感悟,可見學生在閱讀中的收獲,學生在需要的時候,可以再次細細閱讀,以溫故知新。因此,倡導教師要交給學生基本的相關方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筆者創建了自己的博客,QQ空間,并利用互聯網技術搭建了學生閱讀平臺,學生閱讀了哪些文章,學生閱讀了多長時間,都可以將之科學地統計下來,而筆者可以根據學生閱讀的情況適當給學生指導,比如有的學生很長時間不閱讀,但是一閱讀就閱讀一天的時間,筆者則倡導學生需要日積月累,改掉該不良的閱讀習慣。比如,有些篇目閱讀量以及閱讀感悟特別多,筆者則基于該閱讀和學生討論,分析文章的獨特之處,如此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學生和筆者的互動,筆者有了更多針對性教育學生的機會,了解學生內心世界,幫助學生成長。
互聯網+背景下積極開發利用中職語文閱讀資源,體現在教師可以豐富學生閱讀形式與內容,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豐富了學生專業知識,并使得對學生閱讀追蹤更加科學有效,更有利于教師開展教學。
[ 參 ?考 ?文 ?獻 ]
[1]殷志祥. 在“互聯網+”概念背景下拓展中職語文閱讀寫作教學空間[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沿(上)2016( 2): 17-18.
[2]王勇燕. “互聯網+”背景下整本書閱讀的現狀分析及策略探索[J].教學月刊:小學版(語文)2018( 6): 23-25.